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

2023-03-13 07:00赵翠娜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高中语文教材

赵翠娜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现代化育人任务,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业设计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采取新的设计形式,打造出新型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作业设计之间的联系

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价值,逐渐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高中生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阅读、书写、表达等基础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情感与审美创造力。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内容的应用,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从这些角度来看,核心素养与作业设计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教师需正确看待,设计出科学的作业设计方案。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一)科学设计基础型作业,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基础型作业是教师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一般这类作业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这是作业设计环节的重要内容,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在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分析教材内容,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以《将进酒》作业设计为例,主要让学生掌握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阅读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每个学生都整理出文章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如高堂、得意等,掌握诗歌中的典范,对文章内容做到全文背诵,下节课抽查。确保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时,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需求出发,保证作业设计的数量,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厌倦感。

此外,教师在设计基础作业时,还需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模式,既能改变传统“题海”的作业模式,带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理解教材中表述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知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引发学生的行为动机,主动配合教师,减少之前机械性的练习。以《春江花月夜》为例,作业可以这样设计:每个学生积累文章中出现的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等,摘抄在笔记本上,同桌之间在下节课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全文,下节课随机抽查。这样的作业,能够将核心素养贯穿在作业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教材基础、教学重点,从而帮助学生熟练总结语言特点与运用规律,在具体语境中同他人做到有效合作与沟通。

(二)创设探究型作业,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语文学习拥有自己的观点。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需尊重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探究型的作业形式,推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获得较多的知识内容。想要达到这种设计效果,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学习潜能。以《兼爱》教学为例,教师这样设计作业:每个学生学习完本章节后,以“兼爱与班级治理”为主题,运用教材中给出的治理方式,思考如何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写出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通过多维度整合,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将教材中墨子表现的兼爱思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辅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激发其自身的学习潜能。在这种方式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发散的机会,强化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多角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此外,教师要详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作业的层次性,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探究型作业中,锻炼自己的语文思维,继而通过作业,增强学生判断、分析、整理的能力。以《老子》四章作业设计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三种探究型作业。例如:课后搜索老子的历史背景资料,阅读《道德经》的某一章节,写出自己的發现;课后查找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节选自《道德经》哪一章,结合整个章节,描述核心思想;联系实际生活,思考教材选文体现的现实意义,写出道家文化的现实应用价值。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逐渐养成科学的逻辑思维,加深对文章教材内容的理解。确保学生能锻炼自己的综合思维,将理解、记忆、赏析、写作等能力,做到有机融合,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进一步立体化训练学生语文思维,为他们养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保驾护航。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培养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力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需要注重实践作业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推动他们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精髓,做到知识内容的有效迁移。由于实践作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在设计期间,要注重整合教育资源,保证作业效果。以《长征胜利万岁》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挖掘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源,设计对应的实践活动。如,每个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博物馆,或者采取运用信息技术查询当地历史发展资料的方式,寻找红军长征时期的资源,思考长征胜利的原因,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收获,再与其他学生分享。这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领悟其中的红色文化品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将课堂中学习的重点技能不断内化,为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提供新的生机与活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此外,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限,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实践型作业,为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科学地把学生分成小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合作探讨中体会到高中语文的深层内涵。以《长征胜利万岁》为例,教师先按照学生最近阶段的表现,把学生分为4~6人一组。然后这样设计:每个学生按照分好的小组,理解教材情感,以走访、查阅的形式了解长征相关内容,将整理的资料做成课件,之后在课堂上各小组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长征故事”的演讲比赛。通过这种手段,使学生不仅对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而且进行了再创作,延展了教材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想要提高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质量,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正确解读核心素养价值内涵,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整理教材资源,采用不同的作业设计形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此外,教师还需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作业设计的育人功能。通过这些举措,才能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做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长岭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高中语文教材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