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刑人员研究(2015—2023年)的进展、趋势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03-13 02:21华明朱应平李红艳
犯罪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服刑服刑人员矫正

华明 朱应平 李红艳

从现有关于服刑人员研究成果上看,研究者对该领域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鲜有研究者对服刑人员研究既定成果进行综述,仅有李丹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外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1)参见李丹:《国外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量化分析》,载《犯罪研究》2022年第1期,第100页。这虽然对服刑人员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但其研究对象为国外服刑人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经验。为洞悉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未来导向,本文使用中国知网CNKI(以下简称“知网”)收录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以下简称“核心期刊”)中有关服刑人员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结合文献计量和表格等形式,客观呈现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发展现状,识别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热点主题,预估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前沿趋势,从而为国内服刑人员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知网中期刊质量较好,代表较为权威的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样本来源。应用网站中的“高级检索”功能对检索条件进行设置。主题设定为“服刑人员”,期刊来源类别设定为“北大核心和CSSCI”。时间范围设定为2015—2023年,检索时间为2023年5月1日,按以上要求共检索到200篇相关文献,并剔除重复、报纸、无作者、无机构各1篇,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96篇论文,作为本文的数据源。

(二)研究方法

科学计量学研究文献知识图谱的软件有很多,学者们经常使用的可视化软件包括引文分析工具(HistCite)、共现网络分析(VOSviewer)以及可视化文献分析(CiteSpace)等。综合比较各个软件的优势之后,本文在文献计量学基础上借助CiteSpaceV.6.2.R2软件对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它是陈超美教授研发用于引文分析可视化的技术软件。(2)参见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载《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2期,第242页。国外也有学者使用该软件进行研究。朱开艳(Zhu Kaiyan)等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数据开展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现状,以及VR技术在MCI个体中的热点和前沿。(3)See Zhu Kaiyan, Rong Lin, and Hong Li, Study of Virtual Reality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Using Cite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Vol.9:1,p.129-136(2022) .该软件能够帮助研究者在探索研究领域前沿、辅助研究决策、选择研究方向上提供科学支持,在主观上保留原有文献的思想和观点,在客观上抓住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及趋势。

二、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年度发文和被引出版数量

研究成果在时间区域下的期刊发表和被引文献出版数量分布图,是客观呈现研究领域的热度和变化状态的外在表现(见图1)。2015—2023年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核心期刊历年发文量和被引文献出版数量变化情况能够帮助研究者对国内服刑人员的研究形成初步认识。从图1的年度发文和被引文献趋势看,2015—2023年发文量总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但变化过程中还有一定幅度的波动,核心期刊发文量递减的速率较为平缓。表明在这个时间段内服刑人员研究的热度和受到关注的程度在研究领域内不断下降。如果未来没有新的研究思路作为突破口,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很难掀起新的热度。

图1 服刑人员研究年度发文量及文献被引数量(2015—2023年)

(二)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

研究文献所属学科分布情况能够反映整体研究领域的学科溯源,把握学科交叉研究的主要类型。根据统计的学科信息,国内服刑人员研究主要学科类型分布见表1。公安学是国内服刑人员研究涉及的最主要学科,其文献占比达到35.19%,其次是诉讼法与司法制度21.46%,再次是社会学及统计学7.28%,其他主要学科有心理学6.9%、刑法6.13%等。国内服刑人员研究成为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

表1 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学科分类

(三)期刊和机构来源分布情况

根据知网中数据统计分析发表的期刊类型及各研究单位情况,了解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学术期刊和机构来源,并得出国内服刑人员研究排序前9位期刊和机构(见图2)。从排名上看,《人民检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在服刑人员研究上的发文量排在前3,占据主要地位,表明服刑人员研究发表主要集中在司法、法学和心理学期刊类型上。从机构来源上看,西南政法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是发文量的前3名,可以看出研究机构主要源于政法类院校。说明这些期刊和机构在服刑人员研究上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代表性。

图2 前9位期刊和机构来源统计分析

(四)研究合力情况

1.作者发文量及合作网络

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中作者模块的选择对现有文献数据中的作者合作情况进行分析,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考察不同作者间的合作情况。从图3可见,作者合作图谱中共有节点184个,连线149条,整体密度仅为0.0089,网络组织不绵密。表明目前国内服刑人员研究作者合作较少,研究相对独立,在该领域还未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研究作者合作群。从个人发表情况看: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是吴宗宪,在该领域发表论文5篇;刘政、张丹丹和哈洪颖各自发表了4篇论文;并列排在第3的作者有11位,分别是胡敏岭、刘强、张鹤、杨彩燕、赖晓璇、欧韵菁、谭芳燕、张凯、王优、吴思翰以及杨雪玲,发表数量为3篇;其余发表数量在2篇以上的有19位作者。这其中,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分别形成团队规模在5—8人不等,且以杨雪岭、王优、谭艳芳、吴思翰、杨彩燕等为中心的科研团队。此外,3人以上合作团体共有3个,其余合作群体主要为2人,更普遍的情形是以独立作者身份完成发表。

图3 国内服刑人员研究作者合作图谱

2. 机构发文量及其合作情况

研究机构的学术成果积累代表该机构在这个领域内所具有的影响力,从图4中可以发现,图谱中的节点有189个,共有连线130条,网络密度仅为0.0073,这表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独立。其中,研究机构大多来源为科研机构、公安司法院校以及高等学校法学院系。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各自共发表8篇;其次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发文7篇。其他发文量较多的机构还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6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5篇)、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4篇)、西南政法大学(4篇)等。中心度较高的发文机构有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图4 国内服刑人员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五)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关键词共现是呈现学术热点的重要方式。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可以明确该领域的研究主题,通常在图谱上以节点的方式呈现。从图5中可以发现,网络中节点共有183个,连线有214条,网络的密度仅为0.0129。而研究者某一主题的关注程度与节点的颜色深浅和尺寸大小有关。关键词重复出现次数越多,中心度越强,节点的颜色越深,尺寸也越大,说明节点在该领域的重要性越大。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最大,热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等形成共现网络,这些关键词背后折射出研究领域所聚焦的热点,节点之间的连线较为清晰且指向明确,而由“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形成的网络相对薄弱。根据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统计出的关键词信息,研究者重复使用的前10名热点涉及关键词如表2所示。研究者在一段时间内共同关注的主题用关键词的中心性和频次来反映,即这段时间研究的热点话题。中心性反映了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中心性越大,说明这个关键词在国内服刑人员研究领域越重要。这其中,临界值大于0.2的关键词有“社区矫正”,也是累计出现次数最高的关键词,达到62次,紧随其后依次是:“服刑人员”(60次)、“心理健康”(24次)和“社会支持”(23次),表明这些关键词影响程度很高。其他重复出现次数和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还有“刑罚执行”“监狱”等,这些关键词中心性均大于临界值0.1,并组织成图谱中的重要节点。这些关键词频次年份主要集中在2015年,即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表2 关键词共现频次、中心性及年份(时间跨度:1年)

图5 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三、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热点主题

关键词共现图谱仅能统计研究领域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而要分析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研究热点和趋势,还需要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本文使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模块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形成相应的聚类标签。根据图谱显示,聚类标签分别为:#0社区矫正、#1服刑人员、#2社会支持、#3心理健康、#4监狱、#5刑罚执行、#6教育改造。由图6可见,要证明聚类图谱是科学、严谨及可信的,需要检验聚类图谱中的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临界标准为Q=0.5及S=0.3。而图中Q=0.8584、S=0.9713,远高于各自的临界值。表明聚类结构显著,极度可信。

图6 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为全面了解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特征,需要研读关键词聚类背后关联的文献,并概括归纳为以下热点主题(见表3):

表3 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关键词聚类表

(一)服刑人员服刑主要模式及演进特征

该主题包含的聚类有#0社区矫正、#4监狱,主要关键词有社区矫正、机制、循证实践、司法行政改革、专业辅助者、监狱、监狱社会学、刑事执行监督、司法行政事业等。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服刑人员的概念界定与服刑模式。多数学者以关押在监狱的人员来界定服刑人员,这种理解,既关系到什么是服刑人员,更关系到服刑人员如何服刑的问题。而明确服刑人员的概念及服刑模式需要法律条文的支撑。《刑法》第32条明确了服刑人员的概念,即适用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人员。《监狱法》第2条、第3条、第27条明确了执行刑罚的方式和原则,即监狱改造和社区矫正,实行惩罚与改造、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4)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年修正)第2条、第3条、第27条。对于监狱服刑模式,有学者通过服刑人员的外部特征定义监狱服刑的方式。如贾洛川认为服刑人员的发型、服装、称谓是表达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的显著特征。(5)参见贾洛川:《监狱服刑人员的符号演进与文明治监》,载《河北法学》2015年第5期,第54页。还有学者从管理机关和管理模式来定义监狱服刑模式。如王志亮认为在现行的法治环境下,尽管监狱一改由过去《劳动改造条例》中定义的“劳改机关”,转型为《监狱法》定义的“刑罚执行机关”,但现实中仍然按照军队管理的模式运行,也就是在监狱中服刑的方式。(6)参见王志亮.:《监狱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合理定性》,载《法学》2017年第8期,第133页。对于社区服刑模式,有学者以服刑地点作为区分特征。如王牧等认为以社区为矫正地点的社会化服刑方式,其特点是能够避免监狱执行刑罚在诸如执行成本、改造效果、再犯罪率等反面的弊端。(7)参见王牧、陈丽娜:《中国社会化行刑措施的体系性完善》,载《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9期,第 201页。。

二是服刑人员服刑的演进特征。尽管监狱服刑和社区矫正两种服刑方式的对象因法律依据而不同,但社区矫正是服刑人员服刑模式改变的特征之一,由过去单一的监狱服刑模式,转向监狱服刑与社区矫正。从时间角度看,早在1994年颁布《监狱法》确定了服刑人员的服刑模式,直到2019年《社区矫正法》才予以颁布实施。在这期间,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试点,经过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高两部”)《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2009年“两高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2011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2012年“两高两部”《关于〈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2014年“两高两部”《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等树立和规制起来的。从目标角度看,社区矫正正在改变过去重监管轻帮教和重社会性惩罚轻个人需求的服刑模式。陈光等对社区矫正理念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社区矫正是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创新,应该逐步改变重监管轻帮教的理念。(8)参见陈光、路新宇:《论规范与理念双重视角下社区矫正制度之改进——基于规范文本和实践维度的分析》,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136页。张绍彦认为社区矫正的目标应在一定的规则和界限下,合理考量服刑人员的需求基础上来设定,其结果可能更有利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9)参见张绍彦:《社区矫正的基础、目标和发展方向》,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6期,第174页。

(二)服刑人员服刑过程管理与监督

该主题包含的聚类有#1服刑人员、#5刑罚执行,主要关键词有自我控制、权威为本、实现路径、法治宣传、假释实质条件、刑罚执行、减刑、完善、身份认同整合、价值判断等。服刑人员的服刑过程和约束效果是体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服刑人员的改造目标和社会化效果。因此,如何确保刑罚执行到位和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如何管理服刑人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主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服刑人员服刑过程的管理。服刑人员服刑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有效,需要相应的考核标准来衡量,这离不开服刑过程中的考核机制。何显兵等认为目前服刑人员的分级处遇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分级标准模糊、处遇等级之间差异较小等方面不利于节约改造资源,更不利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10)参见何显兵、廖斌:《论社区矫正分级处遇机制的完善》,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5期,第112页。在服刑人员的身份认同方面也需要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能够帮助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提升服刑人员改造信心对整个管理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杨彩云等编制了适用于服刑人员的身份认同整合量表并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评估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的身份整合能力,寻求服刑人员社会融入的方法。(11)参见杨彩云、顾胜花等:《社区矫正对象身份认同整合量表的编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年第12期,第1043页。

二是服刑人员服刑过程的监督。监督机制是保障服刑过程管理的公正性的关键。赵珊珊认为监狱体现了惩罚改造与威慑预防的功能,关系到刑罚执行的完善程度,监狱羁押巡视制度能够有效防范权力滥用。(12)参见赵珊珊:《中国监狱适用羁押巡视制度研究——以美洲国家经验为例》,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5期,第81页。尤其是在涉及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案件中更需要完善的评估保障机制。董邦俊等针对假释的实质条件在实操中标准不清晰的问题,引入再犯罪评估系统,保障实施过程中的公正性,进一步体现假释的价值追求。(13)参见董邦俊、赵聪:《假释的实质条件及其评估保障机制研究》,载《政法论丛》2019年第5期,第106页。要确保合理的监督机制能够顺利实施,还需要法律监督机构保障监督机制的顺利施行,这些都离不开检察院对服刑过程的监督。袁其国提出检察机关的刑事执行部门的专项整治工作,有利于司法规范化建设,确保刑事执行的监督质量。(14)参见袁其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载《人民检察》2015年第12期,第10页。有的学者认为除了专业的监督部门外,公众监督也是保障服刑过程公正的重要手段。如程绍燕认为在减刑、假释方面相比传统的书面审理和开庭审理,公众参与的刑事听证更能确保法治目的的实现,提高司法公信力。(15)参见程绍燕:《我国减刑、假释听证制度研究》,载《政法论坛》2016年第4期,第138页。

(三)服刑人员主体及影响因素

该主题包含的聚类有#3心理健康、#6教育改造,主要关键词有异常行为分析、儿童期逆境、心理推理能力、共情、受教育程度、再犯风险评估、危险性评估、全狱阅读、价值目标等。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服刑人员主体进行分类研究。明确服刑人员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才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改造措施。从整体上看,服刑人员研究主体主要涉及男性服刑人员、女性服刑人员、未成年服刑人员等,相关学者对服刑人员主体进行了研究。郭剑楠等采用人格障碍诊断方式研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能力。(16)参见郭剑楠、张芹等:《男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服刑人员的心理推理能力及共情特点》,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年第7期,第530页。麻余倩等实证研究女性服刑人员在监狱教育干预中提高认知能力对艾滋等疾病的了解程度,用以降低女性服刑人员感染风险。(17)参见麻余倩、蒋黛西等:《女性服刑人员对艾滋病、梅毒、淋病的知晓情况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估》,载《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年第2期,第223页。李晓娥等设计并使用问卷调查对未成年犯管教所的304名未成年服刑人员开展研究,认为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司法保护,关注不良行为转化的边界。(18)参见李晓娥、宋秋英等:《未成年服刑人员司法保护社会力量参与状况调查》,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10页。

二是关于服刑人员影响因素研究。服刑人员能否顺利改造成功以及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改造效果,受到教育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避免服刑人员再犯罪的问题,什么情况下服刑人员会产生再犯罪的可能,有些学者给出了具体答案。吴宗宪等以监狱服刑人员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认为服刑人员受教育的程度与再犯罪可能性成反比,要努力普及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文化教育。(19)参见吴宗宪、张旭芳:《受教育程度与再犯罪关系研究——以监狱服刑人员为样本》,载《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第204页。为了提高服刑人员文化水平,避免传统改造的弊端,就需要提供给服刑人员良好的阅读环境。郎筠等抓住服刑人员在刑期间的阅读需求,结合地方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构建监狱的阅读体系。(20)参见郎筠、韩亮:《四川省嘉陵监狱的全狱阅读体系构建》,载《图书馆论坛》2020年第10期,第127页。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认为改造服刑人员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其具体情况,针对心理特征开展研究,从而使得改造服刑人员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张洁婷等用实验和问卷的方式分析男性服刑人员的攻击性与儿童期逆境的关系。(21)参见张洁婷、张境锋等:《儿童期逆境与基因对男性服刑人员攻击性的影响》,载《心理科学进展》2019年第8期,第1344页。也有学者从影响人的行为指导准则和目标追求的价值观出发对服刑人员进行探究。付有志等使用监狱服刑人员的调查表,对比不同类型的犯罪人和普通人价值观念的差异进行分析。(22)参见付有志、孔萍:《犯罪人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HS监狱服刑人员为样本》,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16页。

(四)服刑人员研究未来与进路

该主题包含的聚类有#2社会支持,主要关键词有契合共生、司法社会治理、内外整合、身份认同整合、经济社会发展、安置帮教等。服刑人员的改造和回归是相关研究的逻辑起源和落脚点,而对服刑人员如何改造和服刑人员融入社会是研究价值归属和标记点。学者们从提高专业辅导、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改善社会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服刑人员研究的未来与进路。

从宏观制度设计层面上,有学者立足于服刑人员融入社会的角度,深入思考司法行政部门与社会工作的组织架构,提出能够帮助服刑人员改造的关系机构。康姣等认为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契合共生关系有利于司法制度的深度转型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此类助人制度的设计更利于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23)参见康姣、董志峰:《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关系结构》,载《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第179页。也有学者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出发,借助社会力量,思考新型司法治理社会化格局的实践路径。王雨磊等认为专业辅助者是司法治理社会化的有效着力点,是帮助解决政策制定、司法实践和社会工作的重要纽带。(24)参见王雨磊、陈柏成:《专业辅助:社会工作在司法社会治理中的定位》,载《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7期,第67页。

从微观个体认知与亲缘关系层面上,有学者从服刑人员二重身份角度,分析服刑人员与社会关系的疏离关系对其回归社会的影响。杨彩云认为服刑人员与社会关系的亲与疏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既要避免外在歧视现象,又要注重提升服刑人员的个体身份认同整合,才能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25)参见杨彩云:《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第127页。还有学者从家庭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互动关系对服刑人员改造和融入社会的积极作用。刘威等认为服刑人员家庭内外的功能替代与社会支持能够为服刑人员提供策略性弥补,打通两者的资源渠道既能帮助服刑人员家属正常社会化,也能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更利于其改造。(26)参见刘威、单希政:《服刑女犯未成年子女家庭支持缺失与内外整合性替代》,载《学术交流》2018年第10期,第118页。

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上,服刑人员就业、扶贫济困问题不仅关乎社会关系融入,更关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格局。王华菊等认为在永续发展层面上,让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够拥有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减少服刑人员再犯罪风险的重要手段,结合改造中与改造后工作,激发服刑人员能动属性,帮助其更好回归社会。(27)参见王华菊、才凤伟:《诊断、干涉和重塑:安置帮教工作的运行逻辑》,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28页。王鹏飞以服刑人员就业保障相关政策对服刑人员安置帮教目标开展研究,认为服刑人员关系融入与社会接纳的互动效果需要立足于服刑人员的个体需求,解决其就业和困难帮扶。(28)参见王鹏飞:《恢复性司法介入刑释人员安置帮教问题研究——以“关系融入”为内容的探讨》,载《齐鲁学刊》 2019年第5期,第103页。朱晓静认为社区矫正与精准扶贫在目标上存在一致性,都是关乎民生,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存在对话的可能性。(29)参见朱晓静:《当社区矫正遇见精准扶贫: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新模式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21年第4期,第51页。

四、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演进趋势

为了更好地展现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本文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的关键词突发性分析和关键词时序图谱揭示研究进展与演进趋势。

(一)关键词突发性分析

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的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功能,能了解服刑人员研究的前沿和趋势,其原理是探测关键词在一定时间区域内出现较多,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关键词突现图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关键词、起始和终止年份以及突现强度(见图7)。图中的深色条块代表该关键词成为热点的持续时间。由此我们从关键词中选取突现强度最大的五个关键词,从微观层面分析服刑人员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可以发现:“社区矫正”“监狱”“心理健康”“法治宣传”“未成年子女”是服刑人员研究的热点。这其中“法治宣传”“社区矫正”“未成年子女”成为研究热点的时间持续较短。而“监狱”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热度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段。并且从新颖程度上看“心理健康”在近期时间具有最高的突现值,是近年来服刑人员研究领域较受关注的热点。

图7 服刑人员研究关键词突现(时间跨度:1年)

(二)关键词时序图谱分析

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中的时间线视图(Timeline View)模块可以生成关键词时序图谱。需要先在聚类图谱基础上,先进行时间线图谱绘制,然后才能生成关键词的时序图谱,从而更好地描绘聚类中重要关键词的变化轨迹与时间跨度的关联性。从词频和中心度高的关键词出发,可以由点及面展示服刑人员研究热点和趋势,其核心在于:一是关键词共现,二是时间线图。操作方法是先对关键词聚类(时间切片为1年),选择时区模块后再选择时间线视图得到时序图。采用这种绘图方式的原因是基于该软件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可以使时序图中的字体大小一致,使得时序图更美观,方便研究者进行解释。图谱中节点大小依次代表频次和中心性,反映了关键词的影响力。而时序图的连线则代表关键词在不同年份上重复出现并且研究文献在这个热点上产生了互动效果。通过图8的关键词时间变化,可将2015—2023年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发展分为如下几个时期阶段:

图8 服刑人员研究关键词时序图谱

第一阶段为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起步期(2015—2017年)。这一阶段研究发文量较多,涉及的关键词数量较为广泛,涵盖面较广。研究成果主要探讨服刑人员的概念、服刑人员的服刑模式、服刑人员过程管理与约束等,这一阶段是服刑人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且主要关键词已经出现,如“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心理健康”“刑罚执行”“社会支持”等。与此同时研究文献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第二阶段为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探索期(2018—2020年)。这一阶段较上一阶段研究有显著降低,涉及的关键词和聚类数量减少,主要关键词包括“未成年子女”“儿童期逆境”“共情”“内外整合”“分级处遇”等。和第一阶段研究主题的互动效果较强,关键词数量明显减少,研究热度降低。尽管研究篇幅逐步减少,但对后续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扩散作用。研究重点侧重于服刑人员主体方面的研究,这一阶段涉及服刑人员过程管理以及影响因素。

第三阶段为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深化期(2021—2023年)。这一阶段整体发文量大幅下滑,研究方向延续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研究主题产生互动效果。研究文献数量少,涉及心理学领域关键词较多,如“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程度”“儿童期虐待”“风险评估”等。这一阶段涉及服刑人员受教育程度和心理影响因素对改造效果的研究,说明学术界开始重视服刑人员的心理特征,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分析结果与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较为契合。即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很可能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更佐证了关键词突现分析的有效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使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知网中有关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相应的图谱,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多维、分时、动态解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从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外部表现上来看:其一,2015—2023年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发文量和被引出版数量整体上呈递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领域反而出现了发文量和被引出版数量持续走低的现象,研究成果更像是进入瓶颈期。其二,国内服刑人员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法类期刊,也涉及其他学科类型,学科交叉研究显现。其中,政法类学科总和占总体服刑人员研究的56.65%,而社会学及统计学与心理学总和仅为14.18%。服刑人员研究不仅属于司法领域范畴更是关系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此,需要扩展研究视野,从学科类型中寻找突破口,均衡整个期刊分布情况。从而为更有效地研究问题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其三,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已经形成了作者和机构合作群。吴宗宪、刘政、张丹丹、哈洪颖等在服刑人员研究上发文量较多,且这些作者已形成网络合作的关键节点。发文作者间有着相似的专业和工作背景,但合作关联却不够紧密。揭示了服刑人员研究领域延展性还不够丰富,学者间需要深层次合作与交流,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不仅如此,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且主要集中于政法类院校。未来还需增强宏观研究视角,建立长效的跨领域合作机制,促进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大循环。

从国内服刑人员研究内部特征上来看:其一,服刑人员研究关键词共现具有热点镜像的作用,能够明确现有研究的关注焦点。反映到图谱上,热度较高的关键词包括“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等,这些关键词形成共现网络组织架构。值得后续研究者仔细研读涵盖这些关键词的文献,从而形成服刑人员研究的体系框架,寻求研究方向上的突破口。其二,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热点是在共现网络图谱上聚类得来的。可以将其主要归纳为服刑人员服刑主要模式及演进特征、服刑人员过程管理与监督、服刑人员主体及影响因素、服刑人员研究未来与进路等四个大类,基本包含了服刑人员从服刑到回归社会的整个过程。尤其是有关刑罚执行期间的内容明显多于回归社会的内容。这也是提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性。其三,国内服刑人员研究的发展时序可以理解为从第一阶段的起步期逐步转向第二阶段的探索期和第三阶段的深化期,研究的各个时期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和较强的互动效果。关键词时序和突发性结果都显示“心理健康”将是服刑人员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研究者可从前沿趋势上获得创作灵感,提高发文量和被引出版数量,均衡目前的期刊分布状况。但结合现有学科类型分析,社会学及统计学也具有很高的研究潜力,值得更多研究者思考。

六、研究展望

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国内服刑人员研究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并以此提出如下研究展望:

一是国内服刑人员研究体系可以进一步扩大。当前的理论研究多集中在服刑人员服刑方式、服刑过程、服刑人员主体等方面。这些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大多数集中在司法系统环境中,这导致在无形中研究人员把视野缩小。相比较而言,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如何发展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远不及目前的研究热点话题,在跨学科交叉研究过程中,会发现可交叉研究的学科类型较为匮乏的情况出现,需要更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

二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更需要思考服刑人员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从《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刑满释放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等的发布,可以发现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也会回归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再创价值,做一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而有利于提升服刑人员立足社会的自信及社会对服刑人员的容纳度,这些都与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目标相一致。(30)参见梁军:《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载《理论视野》2022年第12期,第12页。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群体,也应努力实现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掉队。服刑人员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服刑人员也可以成为共同富裕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三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救助体系已包含对因服刑经历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体。对不同的救助对象采用系统、联系的角度看待被救助者,进而使获得救助的人员由生存型救助转向发展型救助。(31)参见张浩淼:《以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筑牢共同富裕底板》,载《学术研究》2022年第9期,第115页。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动态检测管理,确保信息及时有效;用主动救助化解被动救助,拓展社会融入救助新格局;线上线下形成合力,为不同类型的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救助。但由于服刑人员群体的特殊性,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同时,形成研究成果的应用还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随着服刑人员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必将改变目前社会公民对服刑人员身份认知上所具有的特殊性,改善社会对服刑人员所处环境的歧视性,拥有社会和服刑人员都获益的受惠性。因此,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在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社会救助等方面的问题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议题,从而不断完善整个服刑人员研究体系,丰富研究内涵。

猜你喜欢
服刑服刑人员矫正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服刑中的劳教人员可以结婚吗
87例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之我见
大选登记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中国关工委中秋慰问干警帮教服刑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