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干粉吸入剂用药指导模式构建、效果及影响吸入剂用药规范性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3-03-14 00:49赵艳敏于小杰王娜牛春密
安徽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干粉规范性阻塞性

赵艳敏, 于小杰, 王娜, 牛春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病人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相关报道显示, 全世界的COPD发病率超过10%, 国内的调查显示, COPD的发病率在3%以上[1]。COPD疾病的发病与气道以及肺实质对有毒颗粒或者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水平的刺激显著相关[2]。临床上对于COPD病人的治疗主要采取吸入性干粉治疗, 该方式可显著提高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是, 在实际的应用中, 病人的临床用药规范性以及依存性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3-4]。所以, COPD病人的治疗期间如何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 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COPD病人干粉吸入剂用药指导模式构建、效果及影响吸入剂用药规范性的高危因素研究, 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 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98例CO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性69例, 女性29例;年龄(65.33±3.39)岁, 范围为55~81岁;体 质 量 指 数(24.22±2.33)kg/m2;病 程(18.66±2.27)年;疾病严重程度:轻度病人34例, 中度病人41例, 重度病人23例。按照用药指导的教育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Teach-back教育模式进行用药指导)和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各49例,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病人或其近亲属对研究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均符合COPD诊治指南[5];②年龄在50岁以上;③肺功能检查结果为Ⅱ~Ⅲ级[6]。排除标准:①颅脑损伤以及胸骨损伤病人;②精神异常无法沟通病人;③昏迷病人。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8例的基础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1)对照组病人入院后采取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Glaxo Operations UK Ltd, 批次20180514, 进口注册证号H20180005;规格:(62.5 μg/25 μg)/吸, 30吸/盒]每日吸入1次进行治疗, 共治疗4周。(2)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Teach-back教育模式[6]。在病人的治疗中对其用药的注意事项、用药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二次使用干粉剂病人进行再次健康教育, 通过提问的方式, 判断病人对于用药方式的掌握情况。采用自研的问卷调查评价病人的对于药物的使用方法情况是否了解, 问卷调查过程中, 让病人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掌握知识的过程,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对不能回答的问题, 及时给予实践操作方式的二次教育;针对病人出现焦躁以及抱怨情绪时, 停止健康教育;当病人表现出有兴趣时, 则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每次教育内容不超过3~4条。本次健康教育模式在病人的用药过程中共进行5次。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病人的用药规范性分析 分别对两组病人的吸入剂药名、调整呼吸方法、用药时间和频率、屏气时间、漱口目的正确率进行比较。

1.3.2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 评价标准为显效:病人的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以及紫绀等临床症状显著好转, 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以上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血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以上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血气指标不正常[7]。总有效(例)=显效+有效。

1.3.3 用药规范病人与用药不规范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 随访病人至2021年6月30日, 根据随访期间病人是否规律使用药物分为用药规范组和用药不规范组, 对比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药情况以及病程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 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的用药不规范情况。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用药规范性分析观察组病人对于吸入剂药名、调整呼吸方法、用药时间和频率、屏气时间、漱口目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 详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8例的用药规范性(正确率)分析/例(%)

2.2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8例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3 用药规范病人与用药不规范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通过对用药规范病人与用药不规范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药情况以及病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4。

表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规范病人与用药不规范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2.4 多因素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药情况以及病程均为病人不规范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详见表5。

表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8例用药不规范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COP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 其治疗方式主要为控制病人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其中长期规范的吸入治疗是控制治疗的主要措施, 但是多数病人长期的接受程度不一致, 其用药的规范性和依从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8]。相关研究显示, 在吸入干粉剂的治疗过程中用药的规范性与持久性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9]。

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让病人有效掌握干粉吸入剂的使用方法, 从而改善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Teach-back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对用药病人的首次用药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 在病人的第2次用药过程中, 针对此次用药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健康教育知识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提升其的用药依存性[10];同时, 针对病人可能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解答, 了解其心理情况并进行干预, 提高其临床用药的知识, 从而改善病人的预后, 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11]。

多因素分析发现, 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口服用药情况以及病程均为病人不规范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原因可能是COPD病人的用药过程需要多加调控, 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提升其用药依存性[12]。此外, 老年病人大多合并较多的基础疾病, 用药品种较多,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此类病人大多用药总数在3种以上, 每增加一种用药, 病人的停药风险就会明显增加[13-14]。同时, 家庭收入较低的病人容易受到药品价格的影响, 在其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后, 就可能有停药的风险[15], 而这些病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持续性用药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极为重要[16], 短暂的停止用药则会激发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气道炎性反应的级联式反应, 最终造成疾病恶化[17]。男性病人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认知水平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18-19], 比女性病人的用药风险更高, 可能是由于女性更细心, 更注重身体健康, 因而应加强对男性病人用药安全性的教育。而随着文化程度的下降, 病人对于药物的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倚, 进而降低干粉剂的用药依从性[20]。

综上所述, COPD病人干粉吸入剂用药指导采用Teach-back模式, 治疗效果显著, 年龄较大、男性病人、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病程较长、口服用药较多的病人是用药规范性的高危因素。

猜你喜欢
干粉规范性阻塞性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浅析解冻温度对生化干粉质控品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水成膜泡沫与超细干粉灭火剂联合灭火试验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
菊叶香藜干粉熏香抑菌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