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汉语国际教育 提升跨文化传播效能
——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

2023-03-15 00:55张婧
传媒 2023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汉语学习者

文/张婧

书名: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作者:刘继红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定价:80.00元

在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越来越成为构建多元文化世界格局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远古传说仓颉造字到如今对外汉语教育,汉字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力量,是民族文化之魂。如今,以汉字为中心的中文语言文化在国际舞台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汉语国际教育成为国内语言教育中新的热门发展领域。

作为一种对外语言教学的主要手段,汉语国际教育在无形之中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到本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并进一步促进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以达到多元共生、共同繁荣的文化盛景。由刘继红所著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一书,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路径、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为以上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答案。

创新性的跨学科研究视角,立足当下推陈出新。作者巧妙的思维方式带来新的研究视角。作为一名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领域的学者,作者对对外汉语的课程教育内容十分了解,但并没有局限于语言教育层面,而是积极将传播理论沿用到语言教育过程当中,为国际语言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作者借鉴了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经典传播理论“5W模式”,将汉语国际教育提升至文化传播的理论高度,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是当代学术研究的现实所需,如今的学术问题所指向的社会现实已逐渐脱离了单向度的学科层面,走向更为复杂、多元交织并相互作用的局面,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已不仅是语言教育、教学的内容指向,也是经济发展、社会政策、文化传播等多种力量参与并重的文化现象,面对这样的研究对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是作者创新研究范式、开拓研究边界的重要选择,体现着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

丰富详实的内容,全面细致详尽客观。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分别对汉语教师(文化传播的主体)、教材(文化传播的内容)、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文化传播的途径)、汉语学习者(文化传播的对象)以及学习者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最终认知(文化传播的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刻分析。在研究中,作者将汉语教育的全过程嵌入到文化传播的理论范式中去,创造性地为国家语言教育的各个环节找到了传播学的理论支撑。但作者并没有将思维局限于理论探究之中,而是大量运用自身已有的丰富的对外汉语教育的经验,深入对外汉语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对细节进行专业、精准的把控。如在对学习者的研究和分析中,作者明确指出,语言的学习者(传播的受众)的学习受到是否有目的语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有目的语环境的学习者和非目的语环境的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这种关键因素的把握来自作者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深刻了解,以及多年对外汉语教育的丰富经验。在书中其他部分,如教学教材评定、文学与影视结合的课程设置等,都体现着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作者还将大量的实践案例融入到理论研究和推论当中,如第五章节,作者用留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个案为研究案例,为分析现实实践过程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提供了充足的现实依据。书中大量具体的实际案例和可操作的教育策略,丰富了作者对语言国际教育理论的探究,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丰富详实的文本内容。

见微知著的研究思路,承接传统巧妙恰当。本书聚焦于跨文化传播这样宏观的全球性话题,是全球化趋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议题。但作者并没有空谈宏观理论和庞大的时代潮流,而是选择从小的切入点出发,在对外汉语国际教育中窥见语言的跨文化传播功能与现状。这样的学术思路,正是与传统文化“一叶知秋”的中华智慧一脉相承,体现着学者的智慧和巧思。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无形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变得有迹可循,成为有形、可感、可控,甚至可量化的考察对象,汉语教育的学习者和教育者都成为跨文化传播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语言了解文化,研究者亦通过了解语言教育过程透视文化传播与交融,这样见微知著的研究思路是作者学术智慧和巧思的完美呈现。

猜你喜欢
跨文化汉语学习者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