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3-03-16 10:14赵丽娟周小青刘宏栋闵建新朱金华
中成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萜类专利号苯基

赵丽娟,周小青,刘宏栋,闵建新,朱金华,李 斌*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黄荆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Linn.的干燥成熟果实,别称布荆子、黄金子、五指柑。黄荆子资源丰富,主产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等地,是民间常用的中药。《中药大辞典》 中记载其性温,味辛、苦,归肺、胃、肝经,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疟病、中暑、风湿、跌打肿痛、肝胃痛、女性经前综合征等疾病[1]。现代研究表明,黄荆子具有增强免疫、镇痛、抑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主要含有黄酮、萜类(单萜、倍半萜、二萜类及含氧衍生物等)、甾体、苯丙素等化学成分。本文对黄荆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荆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 目前,从黄荆子中分离得到21 个黄酮类化合物,其母核结构为黄酮、二氢黄酮,详见表1。

表1 黄荆子中黄酮类化合物

1.2 萜类化合物 目前,已从黄荆子中分离得到54 个萜类 化合物,包括环烯醚萜、二萜、三萜类等,详见表2、图1。

图1 黄荆子中萜类化合物结构

表2 黄荆子中萜类化合物

1.3 甾体类 目前,从黄荆子中仅分离出7 个甾体类化合物,基本骨架为螺甾烷衍生物,详见表3。

表3 黄荆子中甾体类化合物

1.4 苯丙素类 目前,黄荆子中分离得到50 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其中以木脂素类化合物为主,还包括少量苯丙酸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详见表4、图2。

图2 黄荆子中苯丙素类化合物结构

表4 黄荆子中苯丙素类化合物

1.5 其他 张利、胡浩斌等[29-30]通过蒸汽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等从黄荆子中分离鉴定得到烯类、醇类、酮类酯类、香豆素类、甾类、萜类等挥发油成分。郑承剑[16]从黄荆子中分离得到阿魏酸、松柏醛、对羟基肉桂醛、桂皮酸等小分子化合物。青山等[13]从黄荆子亲脂性成分中分离鉴定得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化合物。何熙[14]年从黄荆子40%醇提物中的EDTA-2Na 沉淀物中分离得到十七烷酸、4,4′-硫代双(5-甲基-2-叔丁基苯酚)等化合物。

2 药理作用

2.1 增强免疫 通过氧爆发吞噬实验评价黄荆子氯仿提取物PMNs 的作用,结果发现,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在质量浓度为0.5 μg/mL 时表现出免疫增强活性[31-32]。

2.2 镇痛 钟世同等[33]发现,黄荆子水提液能够降低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体温升高,表现出良好解热效果,同时通过传统的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镇痛作用发现,黄荆子水提液使小鼠痛域值提高率达118%,对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46%,具有镇痛作用。孔靖等[34]观察黄荆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发现其水提物的镇痛作用较强。Zheng等[26]研究黄荆子80%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的镇痛作用,发现其乙酸乙酯部位在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中抗伤害感受活性最高,且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有镇痛作用。

2.3 抑菌 熊彪[35]通过乙醚、无水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提取黄荆子的活性物质,并研究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杆菌等细菌的抑菌作用,发现3 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苏云金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不明显。而另一项观察黄荆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发现,黄荆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上述4 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以黄荆子抑菌效果最佳,但其对真菌作用不明显,尤其是对黑曲霉没有抑制作用[36]。

2.4 抗肿瘤 研究表明,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为其主要抗肿瘤有效组分,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5-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7)是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 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37],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 的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38],能有效诱导HeLa 细胞凋亡[39],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李妍岚[40]发现,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体内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并不明显,代谢过程则为失活过程。

2.5 抗氧化 张旭红等[41]采用溶剂萃取法对黄荆子总黄酮进行初步分离,使用体外抗氧化法筛选其主要抗氧化活性部位,并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其氯仿部位抗氧化活性最高,氯仿部位铁还原力、总抗氧化力高于抗坏血酸,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略低于抗坏血酸。郑承剑[16]发现,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6,7-二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3,4-二氢-2-萘醛(98)、2,6-二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3-萘醛(99)、3,6-二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萘醛(100)、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5-甲氧 基-2-萘醛(102)、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萘醛(104)、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3-氨甲基-2-萘甲酸-γ-内酰胺(127)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郑公铭等[28]还发现异嗪皮啶(131)具有抗氧化活性。

2.6 抗炎 孔靖等[34]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郭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建立炎症模型,观察黄荆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发现其氯仿提取物抗炎作用较强。郑承剑[16]发现,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3-氨甲基-2-萘甲酸-γ-内酰胺(127)具有体内抗炎作用,(rel5S,6S,9R,10S,13R)-6,20-二羟基-异海松烷-7,15-二烯-14-酮(62)、(rel3S,5R,10S)-3,9-二羟基-9,10-开环-松香烷-8,11,13-三烯(63)、(rel3S,5S,8R,9R,10S)-9,13-环氧-16-降半日花烷-13E-烯-15-羧酸甲酯(64)、(rel3S,5S,8R,9R,10S,13S,16S)-3-乙酰氧基-9,13-环氧-16 甲氧基-半日花烷-15,16-交酯(65)、(rel3S,5S,8R,9S,10S,13S,16R)-3-乙酰氧基-9,13,15,16-双环氧-半日花烷-16-醇(66)、(rel3S,5S,8R,9R,10S)-3-乙酰氧基-9,13-环氧-16-降半日花烷-13E-烯-15-醛(67)、(rel3S,5S,8R,9R,10S)-3-乙酰氧基-9,13-环氧-16-降半日花烷-13E-烯-15-羧酸(68)等具有体外抗炎作用。Zheng、Jing等[42-43]发现,黄荆子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赵湘湘[44]发现齐墩果酸(26)、熊果酸(53)、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6,7-二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3,4-二氢-萘醛(98)、3,6-二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萘醛(100)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岳海洋等[45]观察黄荆子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大鼠血小板水平及体积的影响,发现其可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大鼠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分布宽度。

3 临床应用

黄荆子临床应用广泛,配合相关中药可以有效治疗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等,但黄荆子属于有毒中药,质量控制也是重点。

3.1 神经衰弱 黄荆子具有止痛功效,与薤白、徐长卿、爵床和石刁柏等中药联合使用(专利号CN105963499A)可宁心安神、补肾固精、通经活络、活血行气,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临床表明其对神经衰弱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3.2 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专利号CN108114089A)中也含有黄荆子,还包括灯盏细辛、熟地黄、白芷、钩藤、川芎等常见中药,且毒副作用小。

3.3 胰腺炎和结肠炎胃溃疡 通过将黄荆子与广木香、藿香、降香、神曲、麦芽、炒谷芽、酒军、槟榔等多种中药配合,制作出一种治疗胰腺炎和结肠炎胃溃疡的口服药物(专利号CN106540148A),该药物对急、慢性胰腺炎有特效,对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结肠炎也有治疗效果。

3.4 耳鸣耳聋 黄荆子归肺、胃、肝经,具有祛风除痰、行气止痛的功效。中医认为,耳聋耳鸣多由风热、肝火、痰火、肾虚、脾虚、瘀血导致,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耳聋的汤剂药物(专利号CN107441284A)包括黄荆子、仙鹤草、蔓荆子、牛蒡子、白蒺藜、路通通、葛根等二十多种中药,该汤剂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

3.5 止咳平喘 黄荆子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开发得到治疗咳痰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或小儿疳积的中药配方(专利号CN106620305A、CN105878582A、CN106266775A),其中百草哮喘灵药丸(专利号CN105213801A)克服现有中药制剂对哮喘治疗方法的不足,效果良好。

3.6 炎症 黄荆子提取物(主要是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制备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药物中(专利号CN104825668A),还可用于制备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专利号CN110638965A)、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剂(专利号CN106039080A)、治疗胆结石的中草药丸剂(专利号CN105456883A)、治疗老年性肺气肿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CN110548100A)。

3.7 质量控制 黄荆子属于有毒中药,张宗利等[46]通过给予SD 大鼠黄荆子提取物发现,当剂量为1 500 mg/kg 时,黄荆子提取物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有害,因此,将黄荆子制成产品时要注意黄荆子用量不得超过此剂量。且不同来源黄荆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郑承剑[16]建立黄荆子药材的指纹图谱,70 min 内有22 个色谱峰是13 种黄荆子样品共有的,为便于分析比较,将整个色谱图分为Ⅰ区和Ⅱ区,不同来源黄荆子在峰貌上主要在Ⅰ区或Ⅱ区相似度高,因此建立黄荆子药材的2 种对照图谱,使结果较为客观,具有适用性。

4 结语

黄荆子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萜类(单萜、倍半萜、二萜类及含氧衍生物等)、甾体类和苯丙素类等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镇痛、抑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方面活性。其中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6)、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5-甲氧基-3,4-二氢-2-萘醛(97)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这2 种化合物对人乳腺癌、人卵巢癌、人肝癌、人结肠癌细胞均有作用,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该类化合物是抗肿瘤药物作用重要靶点Akt-mTOR 通路的抑制剂,为研究抗癌药物提供思路。同时,黄荆子临床应用广泛,是多种复方制剂和保健产品的组成,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及胰腺炎等多种疾病。但黄荆子有小毒,今后研究工作应重点阐明其作用机理,明确毒性成分及毒副作用,完善质量控制方法,从而扩大临床应用和加强产品研制。

猜你喜欢
萜类专利号苯基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摇摆撞击洗涤装置
洗衣机
深海来源真菌Alternaria tenuissma DFFSCS013中混源萜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可将合成气转化成燃料的嗜热微生物
植物中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李日铭陶瓷艺术
营养健康研究院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7项专利
3-(3,4-亚甲基二氧苯基)-5-苯基异噁唑啉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