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风险·进路: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维探赜

2023-03-16 02:51薄一凡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人工智能思政

薄一凡,赵 杰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21世纪,人工智能为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并逐渐成为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1]。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伴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如何化风险为契机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一、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价值向度

(一)甄别教学对象需求,增强课程育人导向性

“在AI的赋能下,思政课可创设出精准、创新、高效的高质量教育生态”[2],它以强大的数据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智能感知设备精准把握学生学情。人工智能通过精良算法、用户建模,将学生的人脸识别、行为识别、文本识别等智能识别采集的数据参数,整合传递到教学数据资源库,再由数据库规划分类建立个性化用户模型,以图表化、动态化的形式即时呈现,这一过程便于思政课教师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规律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进而精准把握学生学情。其次,智能计算技术有效对标学生需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校思政课中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矛盾之一。为有效化解高校思政课的供需矛盾,智能信息技术可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理论,把事先采集好的学生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排序、分类、过滤,进而“借助AI可实现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精准对接,做到供需平衡的有效循环”[3],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教学的有效“滴灌”。在智能技术对教学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基础上,数据的合理运用是重中之重,智能调度系统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和话语偏好等基本情况,及时调出符合学生学情的相应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上调或者下滑学习难度,提供学习意见并指明下一步的学习路向,以更加科学的形式助力生态课堂的建构,进而真正做到课程育人。

(二)搭建智慧教学场域,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地区的思政课智能跨界教学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应然诉求和发展走向。其一,跨学科网络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技术可“充分利用STEM教育‘跨学科整合’‘循证教学’‘主动学习’的优势,使学生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跨学科知识技能”[4],通过多个平台整合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设置相应阈值并找到学科交叉点,不断延展思政课的教学边界,打破学科壁垒和学科界限,使思政课教学不囿于单一学科发展,保护并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素养不断提升。其二,跨领域云端融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VR、AR、MR等智能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领域的结合,一改传统语言文本和图片视频的单向输出,通过虚拟的三维成像画面向学生展示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多人交互的网络智能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极强的“临场感”和“体验感”,不断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三,跨地区线上课堂改革,延展学生学习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化思维打破学区教学间隔,能够将各地区特色思政课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并在掌握所在地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定制地方配套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本地域的各项教学资源优势,覆盖辐射周边地区,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现网络育人。

(三)破除数据信息壁垒,突出课程内容延展性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打破数据“信息孤岛”效应,有效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高速流动,不断丰富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具体而言,一方面,人工智能打破数据信息的时间限制,做到教学资源实时共享。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技术无须任何数据接口即可直接将指标参数信息快速采集和即时推送,可以促进多方的数据交互流通,综合性的数据模块将所有的数据资源合力汇集,这极大提升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实现课程资源提供者和受众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师生能够充分享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科技红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突破数据信息的空间距离,实现教学内容的交叉融合发展。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加快了思政课教学空间由原本的“现实环境”向“虚拟环境+现实环境”的转变,推动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在相当程度上延伸了思政课教学的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多样化的课堂教育环境,也为其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使原本政治意蕴浓厚的思政课增添了一份梦幻的科技色彩,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应有价值。

(四)精准反馈课堂学习效果,确保教学考核科学性

人工智能在教学考核方面的优势也是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它强大的数据资源优势,在精准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能够把真实情况即时反馈给思政课教师,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考核的科学性。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科学定制教学实施方案,为科学考核标准的设定提供重要依据。人工智能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海量的数据加以分类、整合,并能够以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性、阶段性成绩进行明晰呈现,科学化的数据为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对学生的专注度进行偏离分析、对学生成长轨迹进行阶段性考察,进而查找诱因科学制订教学实施方案,个性化的教学实施方案是设计教学考核标准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置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人工智能拥有庞大的内存体系,它依托建模评价技术及计算机的评价、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基于游戏的评价、嵌入式评价、技术增强型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5],多维度、多方面针对每个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量化分析,并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人行为表现的平均值,它的追踪检测机制不仅能从整体上看到整个班级的平均值,而且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多维度考察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之风险评估

(一)师生思辨能力弱化

师生对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不仅导致思辨能力弱化,同时也日渐“表现为对扩大政治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装置的屈从”[6],这不仅有悖于智能技术的发展初衷,也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进展。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不合理利用助长着思政课教师的思维惰性。智能技术的出现创新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减负增效。但是,当思政课教师过度依赖智能技术,特别是当智能技术一时赢得了学生的“欢呼雀跃”、达到了一定的课堂效果之时,这就使思政课教师一味沉浸在自己“良好的教学”之中。殊不知,学生“良好的教学反应”并不能与最终的教学效果等同,这就容易使教师陷入“虚假教学”中无法自拔,在日常教学中更加依赖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弱化了教师自主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不合理利用也助长了教育对象的思维惰性。要知道教育不是对人才的规模化培养和无差别制造,人工智能的融入是为了更好满足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教育需求,智能技术的现代化运用促使教学过程更有趣、更便捷,但当主客体过度沉浸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化的世界中就可能被智能化技术牵着鼻子走,甚至会迷失自我。对于自制力较强的教育客体而言,智能技术的课堂融入使其更为直观地体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并能够借助其庞大的资源优势完成对目标任务的学习,进而对知识点的学习更为牢靠。但对于自制力不强的教育对象来说,该技术则成为调取答案、作业抄袭的“辅助工具”,这极大降低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减少了他们的思考机会,进而逐渐统摄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助长学生学习的惯性和惰性。因而,在智能化教学情景下如何把握好人机之间的平衡、规避此类风险,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泛娱乐化”初现端倪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本质上是为思政课教学赋能,但人工智能技术为思政课堂带来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一旦被教育对象误读,则容易诱导学生向“泛娱乐化”方向演变,这不仅背离了智能技术助推教育的发展初衷,而且对于学生发展而言也极为不利。一方面,数据信息的自动推送可能会对教育对象产生误导。算法是智能技术的核心优势,智能算法的精准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个性化、定制化信息,然而这一优势在某些情况下适得其反,由于信息具有多样性,加之学生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智能算法一味推荐用户的偏好信息,其推送的学习内容可能会偏移教材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用户个人对于信息的自主选择权。加之智能算法对目标用户进行片面的定制传播,也加剧了低俗媚俗、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风险,这些不良信息的数据推送容易误导教育对象。另一方面,当教学形式大于教学内容,两者之间权重分配的平衡被打破时,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性就会被反利用,这就使得师生双双陷入“泛娱乐化”的怪圈之中无法自拔。人工智能被误用,使得教育主客体被迫让位,进而导致双向互动与交流的减少,这与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踊跃参与的要求截然相反,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教育的形态、形式占了上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被让渡,智能技术的僭越愈发禁锢学生主体性的张扬。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智能技术的操作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这时思政课教师的价值也日渐被忽视,这就为“泛娱乐化”倾向的发展提供了温床,进而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数据信息泛化、滥化

偌大的数据库和超强的算法能力既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又是致使数据信息泛化、滥化的“罪魁祸首”。其一,智能技术的运用容易使自制力不强的个体沉浸在算法营造的信息世界中难以抽身。思政课教育对象大多为90后、00后,该类群体呈现出思维高度活跃、价值追求个性化等显著特征,受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他们极易对智能信息技术进行盲目追随,加之此类年龄阶段的学生对良莠不齐的数据信息缺乏鉴别力、判断力,这就使其容易沉浸在算法营造的信息世界中而难以抽身。其二,碎片化信息的不规范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市场的严肃性。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严肃的政治课堂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其海量的数据和碎片化的信息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资源素材。然而,也正是由于覆盖面的广泛,碎片化信息的不恰当使用极有可能使教育对象的非理性因素占据上风,偏离正确的价值导向、背离理性与道德的标准,这在降低教育市场的严肃性的同时也使得教育对象日渐被这些非理性数据信息所左右,成为信息技术的附庸。其三,人工智能的数据信息资源虽为丰富,但其真实性有待考究。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多种渠道、依托多样平台,将大量数据信息囊括其中,呈现出十分强大的数据资源优势,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尽取所需,取之而用”,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并未考究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实时性,这就使得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掺杂流传,易导致数据信息的泛化与滥化。

(四)科技异化产生伦理风险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裹挟之下,科技的运用逐渐演化为“技术崇拜”并蜕变为一种惯性或惰性,其异化程度的接续演进引发着一系列伦理风险。这一风险首先就体现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分离。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乏一些思政课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过度沉迷技术红利之中,过度关注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而致使自身隐蔽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世界,思政课教师的理性阙如使得教学实践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自身主体性与课堂教学的意义性和价值性受到漠视,智能技术的异化对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和教育对象的学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其次,数据信息管理不慎导致学生隐私泄露。在数据管理层面,由于部分信息设备、程序系统的尚不完善,一些系统漏洞及软件的恶意攻击可能造成学生数据信息的外泄,加之人工智能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获取个体用户的网页浏览、购物出行等相关记录,整合出个人的行为轨迹、偏好习惯,进而预测未来行为,这无意中的用户信息搜集和内容分析,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就泄露了隐藏在个人数据中的敏感信息,进而引发一定的伦理风险。最后,数据与信息的算法歧视影响教育公正。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移动设备、传感器和物联网等方面的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的摄取、分类、运用变得愈发困难,因而会呈现出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当下真实信息不符的情况,数据的误差则影响教师的研判与教学,这就很容易出现教学事故,加之智能算法背后是由人进行设计与编程,这就使得算法编制所运用的一系列数学结构看似客观公正,但受到特定群体的算法偏好和主观意念的影响,其中的算法依据仍缺乏不透明性和自主性,由此产生的算法歧视极不利于社会的公正和教育的公平。

三、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之实践进路

(一)提升教师驾驭智能教辅介质的能力,实现“人机协同”的教学效果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7]人工智能教学的应用,促使教师价值从“教书”转移到“育人”上,为了更好促进这一角色的转变,思政课教师应适应性调整升级,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着力突出主客体的双向互动,进而实现人工智能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第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智能技术素养。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智能素养的培养者,自身首先要熟练操控移动终端系统,弥补“数智鸿沟”,提前了解与之相关联的系统使用与数据解读的方法,将智能设备及其功能合理地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大量培训和实践来提升、巩固自身的信息技术与数据素养,变革传统教育观念,进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智能教学场景开展不同的课程讲授,将“人机协同”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第二,强化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素养。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己要先接受教育,应及时“充电”,精心打磨教学课件,用心思考教学设计,打牢基本原理基础,把握时政热点内容,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身头脑,常学常新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唯有如此,方有能力与学生互动、敢于与学生互动,进而有效实现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第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思政课教师形成高尚人格,促进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有效开展。

(二)建立“人机联防”机制,清除娱乐主义对思政课的消极影响

为更好发挥人工智能应有价值,避免娱乐主义所带来的诸多潜在风险,思政课教师要建立“人机联防”机制,逐渐清除娱乐主义对思政课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并合理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课程供给。高校最终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有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学习规律,人工智能教学作为辅助教学媒介,在嵌入思政课的过程中,不能打破学生的自主发展规律,要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曲线,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在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划、施行个性化定制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信息筛选功能,为师生提供优质且真实的数据信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特殊的程序设计和系统语言能够将大量数据进行搜集整合并规整分类,极大程度上破除了学生的“信息茧房”桎梏,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需要考察和过滤。为此,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信息筛选功能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不良娱乐信息的渗入。同时,面对如此海量数据,思政课教师也要学会过滤筛选数据信息,借助数据算法,将核心专业知识进行结构细分,构建知识图谱,对标需求精准发力,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有用且优质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正向发展,进而清除娱乐主义对于思政课的消极影响,实现“人机”的协同发展。

(三)加强思想引导和信息预警,有效防范化解信息风险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工智能也毫无例外,它除了作为教学辅助之外,也极易“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8]。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教育的赋能工具,要避免沦为反噬学生的工具,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加强对学生思想正面引导,做好信息预警工作,有效防范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信息风险。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主动加强正面思想引导。思政课教师通过智能技术对学生的思想特征、行为特征作出数据化分析,从思维曲线的变动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另外,加强信息预警。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提高政治敏感性,借助海量数据分析以及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关注,对有害信息、污染数据、虚假信息进行甄别,对一些无序软件进行严格管理,进而有效防范化解信息风险,守好网络主流舆论阵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防止人工智能的技术异化,避免陷入“技术主义”误区

“技术是人类的一种能动性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9]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赋能技术,我们既要肯定它在思政课中的价值,也要与之明晰边界,防止技术异化。一方面,要明确人工智能的辅助地位。人工智能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是“助理”或“代理”身份,它的核心是数学逻辑与程序设计,只能呈现单向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位得力助手,它的功能主要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出错率,进而为思政课教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但其毕竟是虚拟的工具产品,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互仍是程序化、符号化的互动,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把握好自身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坚持“技术服务于人”的基本立场,不断提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健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监察制度,完善数据加密、访问限制等保障数据安全的系统设置,确保数据信息的搜集、抓取、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并成立监察小组即时对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预判和科学性评估,进而避免“技术威胁论”成为现实。此外,思政课教师作为使用主体,也要自觉规范使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保持理性头脑,不能过度依赖与滥用,加强前瞻预防和约束,确保人工智能与思政课的有效衔接。

总之,高校思政课既要拥抱人工智能,也要清醒地认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要学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探索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教育,又要预判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育相融合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人工智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风险与机遇并存,如何转“险”为“机”,是新时代教育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思政课人工智能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