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视角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构及路径优化
——基于中南大学的实践经验

2023-03-18 08:39朱学红谢日安戴吾蛟
现代大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人文

朱学红 谢日安 戴吾蛟

课程体系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2020年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培养单位要完善课程设置,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1]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开出版《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为中国各大高校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提供指导依据。[2]

长期以来,中国研究生培养一直注重知识结构的完善而非能力的提升,造成了研究生能力与社会需求错位等问题。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提升[3]、从内涵性建设向卓越化构建的历史性转折和划时代跨越的重要时期[4]。为此,国内学者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深入探讨。仇鹏飞提出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要形成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5]刘培军提出要从社会需求、学生收获、校外实践、互动多元四大方面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6]王红雨以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为例,提出通过设定“倒看板”式课程目标和生成“均布—贯通”式课程结构,促进工程研究生的课程建设。[7]陈谦以南京大学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提出从知识结构、授课方式、师资队伍和课程系统性等问题出发设计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8]廖英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提出通过课程必修学分、开发课程群、强化全校课程群间的衔接关系,形成研究方法类课程体系。[9]向智男基于美国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提出通过课程国际化、知识结构国际化、培养方法国际化培养学术研究生。[10]

以上研究内容和视角大都基于研究生课程的构建与设计,很少涉及课程与研究生能力提升的关联分析。在国内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研究生课程建设也依然存在“因人设课”“课程重复”等问题。如何在系统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提升研究生的能力,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命题。在急需高层次人才的新时代,探索建立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能力提升视角下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研究生核心能力建设是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同时也为课程体系建设指明方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不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1]在中南大学研究生培养与实践中发现,课程体系设计与研究生能力培养相辅相成。[12]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需要着力提升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原始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国际胜任力、人文素养。

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包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具体包括思想境界、精神风貌、人生价值追求,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行为以及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等。[13]在人才素质诸要素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14]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研究生教育首先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核心素养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15]因此,提升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出发点。

二是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是指针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提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能力。只有首次的发现与成果才能称之为原始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16]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准,研究生教育要把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放在优先的位置。

三是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是指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专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能力的有机综合。[17]我们认为,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主要包含专业思维与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思维与实践技能,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构成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机整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需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职业技能的衔接,服务行业创新与发展。

四是国际胜任力。国际胜任力可定义为拥有多角度批判性分析跨文化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观点、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互动、为人类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能力。[18]全球胜任力已成为评估学生国际化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1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际胜任力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五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能够提升人的自由创造、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综合素质能力。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20]在研究生的能力指标中,人文素养通常会被忽视。实际上,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健全人格和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至关重要。2019年,教育部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1]

二、中南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状况调查

2019年11月,中南大学组织开展了研究生培养方案问卷调查,着重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研究生对各自学科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的评价打分,直观了解研究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反馈情况,也为新版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全校往届毕业生及已基本完成课程学习的在校一、二两个年级的研究生,共回收硕士研究生有效问卷4844份,博士研究生有效问卷1127份。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后,我们整理出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的相关数据。

(一)研究生对培养方案中课程数量的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79.4%)和博士研究生(77%)认为开设课程数量比较适合,部分硕士研究生(4.3%)和博士研究生(10%)认为开设课程较少,一小部分硕士研究生(3.2%)和博士研究生(2%)认为开设的课程数量过多。

表1 研究生对培养方案中课程数量的评价 统计表 单位:%

(二)研究生对课程内容专业性的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专业性的评价呈现出明显差异。仅有8.4%的硕士研究生和11%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中专业知识覆盖面很广,36.9%的硕士研究生和31%的博士研究生认为本专业开设课程专业知识覆盖面一般,还有6.3%的硕士研究生和6%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专业知识覆盖面较窄。值得注意的是,仍有0.8%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课程专业知识覆盖面很窄。

表2 研究生对课程内容专业知识覆盖面的评价 统计表 单位:%

(三)研究生对课程内容前沿性的评价

在课程内容前沿性的维度上,研究生对于课程内容前沿性的评价总体较低。如表3所示,有40%的硕士研究生和30%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前沿性一般,9.7%的硕士研究生和6%的博士研究生均认为研究生课程前沿性较弱,还有2.1%的硕士研究生和1%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前沿性很弱。

(四)研究生对课程设计是否有助于提升科研能力的评价

在课程设计是否有助于提升科研能力方面,研究生对于该维度的评价普遍较低。如表4所示,有29.9%的硕士研究生和35%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设计对科研能力提升的作用一般,14.1%的硕士研究生和10%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设计对科研能力提升帮助较少,还有2.1%的硕士研究生和2%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课程设计对科研能力提升没有帮助。

表3 研究生对课程内容前沿性的评价统计表 单位:%

表4 课程设计对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作用的评价 统计表 单位:%

(五)研究生对本专业课程学分设置的评价

在研究生对于本专业课程学分设置的评价方面,79.4%的硕士研究生和81%的博士研究生认为本专业的课程学分设置合适,也有13%的研究生认为学分较多,还有一小部分研究生认为课程学分设置过多(见表5)。

表5 研究生对本专业课程学分设置的评价 统计表 单位:%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的评价之外,调研结果显示,有80.5%的研究生认为开设全英文课程非常有用,70%的研究生觉得开设人文素养类课程非常有必要。此外,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类、素质类课程的需求最为突出。

三、能力提升视阈下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和路径

参考本次数据调研所发现的课程设计问题和研究生实际需求,本研究认为,在建立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内容标准时需要融入研究生能力要素。在主动研判国家、企业及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构建目标需求与能力体系映射网络,整合目标需求—能力体系—课程体系的三级映射网络,设计并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探索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模式等(见图1)。依此,中南大学创新性提出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3O+3A+2Q”研究生课程体系。

图1 研究生课程体系五大构建环节

针对调研和实践中发现的关键问题,中南大学不仅统筹修订了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而且还逐步摸索出一套以“3O”(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为宏观指引,以“3A+2Q”(即思想道德素质、原始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国际胜任能力、人文素养)提升为核心的“3O+3A+2Q”研究生课程体系建构路径(见图2)。

图2 “3O+3A+2Q”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一)“3O”:基于问题、需求、效果的课程体系宏观设计

一是问题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框架,压缩课程数量,整合教学团队。

首先是课程体系框架不合理的问题。根据对研究生能力水平的要求,在保留原有课程类别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整体框架进行统筹调整,优化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重点突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课程的区别,突出学科自身优势和特色。公共学位课除思政课、外语类课程外,增加职业伦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设置学术论文指导与规范、工程伦理等课程;专业课设置为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选修课在学科专业选修课、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人文素养等公共性素养类课程。同时,各学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与要求,对四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赋值进行优化调整。

其次是课程数量多的问题。从培养方案的调研情况可知,个别学科课程门数超过了70门。针对课程多和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在充分考虑多数研究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按照理工类、医科类、人文社科类三个类别分类设定了学科课程数量上限,采取“15+8”的模式,即单个学科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不超过15门,选修课不超过8门。针对外语、数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通选课程教学任务较多的学科院系可适度增加课程,一级学科跨培养单位较多的也可适当增加课程。

最后是课程教学团队分散的问题。教师是授课的核心,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但是,学科跨单位、课程跨校区的问题给教学带来现实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学校集中优势教学资源,由学科牵头单位统筹、学科带头人负责,充分整合教学资源,组建高水平跨校区、跨院系教学团队。如临床医学学科组针对“医学科研设计”“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群,“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由基础医学院牵头,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等多学科专家参与,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优化整合。

二是需求导向。完善课程建设长效制度机制,建立高水平课程准入制度和跨学科选课制度。

首先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完善课程建设长效机制。研究生教育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22]课程体系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建设,如学校工程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大需求和重大企业关键性技术突破需求,集中高水平师资力量开设课程,实现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的有机结合。

其次是建立高水平课程准入制度。强化新开课程的审核,学校建立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专家、学校督导专家、研究生代表共同参与的课程审核机制。申请新开课程必须以研究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学校对课程的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并开展课程试讲,确保新开课程的质量。

最后是建立跨学科、跨层次选课制度。学校建立跨学科、跨院系、跨校区、跨层次选课制度,增强选课的灵活性,研究生可按照培养方案选课。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修课计划,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课程学分的要求下,结合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课程,每个研究生有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三是效果导向。建立课程分流淘汰制度和多维度全过程考核制度。

首先是建立课程分流淘汰制度。建立以教学督导、研究生、外校专家、行业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监督机制,对研究生课程开设、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淘汰综合评价较低的课程。在修订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前,学校通过问卷调研等方式,请研究生对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评价打分,对于近三年选课人数少、评分较低的课程予以淘汰。同时,通过国家组织的“双一流”学科评估等专业性评估,在校内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开展诊断式评估,进一步优化学科课程体系。

其次是设立多维度全过程考核制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对研究生课程学习后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核。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将过程考核、教学考核、能力评价三方面相结合,采用笔试开卷、笔试闭卷、口试、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设计作品、文献综述、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并结合柔性淘汰机制进行考核评价。严格课程考核,从2019年起,对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及实验报告等利用研究生课程论文诚信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二)3A+2Q:聚焦“五力”提升的课程体系微观设计

一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提高研究生道德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23]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研究生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是实行“三三制”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基础是“三化”,即实现教案专题化、案例化、教学过程实践化;手段是“三微”,即用慕课打通课内课外、用微电影记录实践、用微课丰富课件;目标为“三精彩”,即做到精彩讲解、精彩实践、精彩成果。通过修订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全面梳理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其一是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工程伦理”等思政类慕课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其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其次是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反复强调学术道德规范,将“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道德”课列入研究生必修课程。2019年起全面启用研究生课程论文诚信检测系统,对研究生课程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已有超过4万篇课程论文通过系统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同时根据学科特色,开设多层次的学术道德讲座,提升研究生的使命与担当意识,培养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追求,使他们践行学者的学术道德和伦理准则。

二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基础前沿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基石,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24]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在研究生课程设计上,从基础类、方法类、前沿类、交叉类课程着手,全面提升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学发现的原始创新。

首先是数学类课程。结合学科特点并侧重于学科需求,以打基础为出发点,建设多元化数学类课程,打造“数学物理方法”(能源、矿业、安全等学科)、“信息处理数学方法”(计算机学科)、“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力学、土木工程学科)、“矿物加工数学模型与仿真技术”(矿业工程学科)、“冶金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冶金工程学科)、“生物数学模型”(生物学、临床医学学科)等具有学科特色的数学类课程。

其次是方法类课程。全校开设31门方法类课程,涵盖工医文理各学科门类,使研究生能深入掌握研究方法和工具,以深入探究学科关键问题,同时开阔研究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前沿类、交叉类课程。前沿类、交叉类课程建设秉承学术大师群引领、科教融合培育的理念,集中各学科卓越师资、校内外学术大师团队开展联合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科前沿以及自身的科研体会融入教学过程。如粉末冶金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粉末冶金新技术及新材料的研究进展”的授课团队包括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及其他专业领域卓有建树的教授,同时配备助教团队,注重老、中、青结合,每位授课老师讲授2至4个课时,使研究生深入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与趋势,激发研究生原始创新动力,促进原创性成果产生。

最后是课外教学。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名师讲坛、研究生暑期学校,搭建多层次、多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进行集中讲习交流,使研究生了解国际学术和科技前沿,开拓学术视野。同时,通过交流碰撞创新火花,助推学科交叉创新。

三是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着眼于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学校统筹开设与本行业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课程教学,促进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融合。如法律专业聘请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等实务专家开设“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刑法学专题”“刑罚论专题”等课程。

其次,强化教学案例库的建设,突出案例与实践的结合。近年来,学校立项支持32个学科(领域)建设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并率先在理工医专业学位成建制建设课程教学案例,如冶金学科博士研究生的专业课80%以上采用案例教学,硕士研究生的前沿类课50%以上采用案例教学。

最后,针对重点行业开设定制式特色人才班,成建制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和中国五矿、山河智能等优势企业共建校企特色人才培养平台,开办“绿色矿冶”“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特色人才培养班,根据国家重点产业领域人才能力水平要求,定制式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定制式培养行业急需人才。此外,学校成建制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学校近年来与中国中车等行业领先企业建设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7个,校级基地250个。目前,学校聘任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工程师等在内的校外兼职导师超过2000人。

四是提升国际胜任力。提升国际胜任力,外语教学与全英文课程是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将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化设计,从而使研究生深入了解国际议题,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25]

中南大学持续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组织实施了“研究生国际胜任力提升计划”,如资助在读研究生赴国(境)外学习、参加国际高水平国际会议、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共建研究生课程等。国际化课程建设实行点面相结合。在面上,通过修订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双一流”建设学科原则上至少开设5门全英文专业课程,除少数人文社科类学科,其他学科原则上至少开设2门全英文专业课程。在点上,学校设立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建设专项,每年专项建设100门国际化课程,课程的布局充分考虑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并充分融合学科的整体课程体系。通过成建制建设国际化课程和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从整体上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化意识与视野,形成从课程到科研的全方位国际化训练。学校在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护理学、工商管理等学科制定基于国际师资与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涌现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团队,基本形成了国外知名教授主讲与学校青年学术骨干协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之外,学校近五年资助500多人次在读研究生前往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为期3至12个月的国际访学;资助300多人次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形成立体化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体系。

五是提升人文素养。研究生人文教育对于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6]

中南大学作为以理工医科为优势的高等院校,高度重视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适合理工医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体系。以人文素养课程为核心,开设全校性人文素养公共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提高理工医科专业人文素养课程数量,增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鉴赏等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同时,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营造开放多元的人文交流氛围,使研究生成为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问渠长廊”是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实践课外载体之一。“问渠长廊”通过邀请名家引经诵典、晨读打卡等一系列活动,如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教授、杨雨教授、罗翔教授在内的多名学者进行名家诵读,解读名篇经典,营造了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形成治学、乐学的学习风气,有效助力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

四、总结与反思

中南大学以“3O+3A+2Q”模式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和培养条件,服务于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形成分类培养、特色突出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原始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国际胜任能力、人文素养稳步提高,研究培养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领军后备人才。学校卓越科技论文总数连续6年位居全国高校前6,博士研究生作为共同作者发表的论文超过三分之二,学校获得的国家奖励均有研究生参与。近三年,研究生获国际性和全国性学科竞赛奖720个,其中特等奖、一等奖71个,并荣获中国互联网+国赛金奖。研究生在国际学术舞台的活跃度显著提升,短期出访与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人数逐年倍数增加,2名博士生受邀参加诺贝尔获奖者大会。

研究生能力提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课程教学、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等多个层面。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在学科,提升课程质量的核心在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才能带动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在基本形成课程体系架构的基础上,下一步应着重调动教师及研究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助推研究生课程质量与水平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体系人文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人文绍兴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