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活流”叙事

2023-03-21 16:41李玉翠
今传媒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世间共情生活

李玉翠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一、引 言

在2022年的开年大戏中,电视剧 《人世间》的开播,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该剧收视率创CCTV-1黄金档电视剧近五年来的新高,达3.351%,收视份额达12.777%,稳居同时段第一,成为爱奇艺平台首部站内破万的影视作品。不仅如此,在网络平台,《人世间》微博热搜高达527个,总话题的阅读量高达138亿。作为以50年代中国百姓生活史为表现内容的现实题材作品,该剧讲述了周家三兄妹等人所经历的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国企改革、反腐倡廉……他们的人生故事,呈现了中国式家庭生活的变迁史,也展示了中国近5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故事描绘的是周家三兄妹的命运,但折射的却是中国百姓最平淡的漫长岁月。老周家的故事就像是一个时空按钮,将观众带入那个真实的年代,深深触发着观众的审美共情。

《人世间》的生命在于“真”,不论是浓浓气息中呈现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不同生活背景中的社会群体,都让观众在剧中看见人生百味,看见人性,看见自己,这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下现实题材创作从“反映生活”到“表现生活”观念的正确转变。该剧没有特别虚构强烈的矛盾冲突,而是于细节处凸显人物的生活智慧,于平凡中呈现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共性,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共情。《人世间》中的人生百味、众生百相带给观众“共情不滥情、共情不煽情、共情不矫情”的共情状态,用共情力提升了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成就了影片自身的影响力和观众对它的赞誉度。

二、以百姓史诗呈现人生百态

真实是现实题材剧的基础,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能够通过影像呈现社会现实,围绕大众现实生活进行演绎。《人世间》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从宏大叙事中剥离出来,剧情的强质感、弱故事,强铺垫、弱冲突,既展现了周家三代人的温情生活,也展现了中国50年来的社会巨变。总体来看,该剧呈现的是中国百姓的史诗。剧情故事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工人子弟周家三兄妹的生活为主线,以春燕、国庆、骆士宾、曲秀贞等人的故事为支线向外延展。

周秉昆和他的朋友赶超、国庆等人是工人阶级和个体工商户的代表,在大时代改革的裹挟下,周秉昆等人纷纷下岗,自谋出路,生活的艰辛带来的是对社会改革进步的反思。工人子弟出身的周秉义是清明刚正、寄情家乡的官员象征,即使官职越做越大,仍然坚守初心,正如他在剧中所说:生命的质量比生命的长度更重要,可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永远为理想主义热泪盈眶的周蓉是新时代知识女性的代表,自带光芒、追求自我。《人世间》借助个体人物的命运折射中国历史时代的变迁,如知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特区建设、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等,剧中对此类事件没有进行详细的书写,而是将时代的变迁与改革融入人物的生活中,或通过剧中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凸显社会的变迁。该剧的创作符合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采取“以小家庭的悲欢离合透视时代风云和人情世态的创作手法,对历史、社会进行的伦理化呈现既吻合民族审美心理,也能得到 ‘以小见大’传统叙事技巧的支撑”[1]。

三、“生活流”的场景

影像场景是判断一部现实题材剧是否真实再现生活的第一道屏障。在 《人世间》的“生活流”叙事中,所营造的逼真场景和生活细节,正如当年评论者对《渴望》的肯定:是“用无数细碎的、逼近生活原貌的细节,垒起了一个虚构的生活大真实”一般。为了还原历史,剧组征集旧物件,搭建了1000平方米的道具库,演员服装近万件,所搭棚景近4万平方米……拼接起来的“光字片”所营造的真实质感,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影像场景,这些场景将街道和家刻上了年代的印记,给观众带来年深岁久的生活气息。

街道作为描摹“生活流”的主要场景之一,“从其广义上来说,不仅是转瞬即逝的景象和偶然事件的荟萃之所,也是“生活流”必然表现的地方”[2]。《人世间》一开场便用广角镜头由远及近逐渐过渡到江辽省吉春市的一片破旧区域——光字片街道,剧情也是围绕光字片展开的。镜头下的“光字片”带有强烈的年代感,“老式自行车、国营照相馆、雷锋帽、收音机、毛主席像章”等60年代末标志性物品的出现,为故事发生的场景营造了真实的环境和氛围,成为再现生活的图景画卷。剧中的“光字片”是对照60年代的场景模拟搭建的,比如,墙壁的砖头是经过工作人员一遍遍的刷漆磨旧,才呈现出历经岁月的年代感;雪景中的房檐冰凌也是经过师傅的手工制作一根根地进行安装;房顶上的杂物、墙上没有撕干净的标语、墙角的青苔、起裂的水泥路面等细节的呈现,也为剧情内容添加了生活气息。故事从街道向外延伸至车站、工厂、书店、饭馆等场所,通过街道而相互串联,使剧中曾经出现过的散落个体,在街道这一“生活流”的场所中,再现着人世间的真实生活。

而作为另一个描摹“生活流”的主要场所,“家”也是评判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是否呈现生活真实的重要部分。在 《人世间》中,家中的家具陈设、一杯一盏经由镜头强调,都可作为“时间仿佛注入了空间并在空间中流动”[3]的“时空结”,呈现经年累月的人生日常。在 《人世间》第12集中,郑娟第一次来周家照顾昏迷不醒的周母,导演细致地展现了郑娟擦柜子、洗碗、清理油桶、用火柴生火做饭等细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纵观 《人世间》中对“家”的呈现,从家具的陈列到各种大小物品,无一不呈现出经年累月的年代刻度。

四、“生活流”的人物

电视剧是写人的艺术,人物的成功塑造,是“生活流”叙事的另一特征。“生活流”的人物,复杂而真实。在 《人世间》的“生活流”叙事中,所展现的丰满、立体化的人物形象是每一个平凡人的缩影。导演用平实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不同阶级、不同语境中的人物群像,能够让观众从不同人物和场景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点。具体来说,《人世间》的“生活流”人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世间》巧妙地运用了人物之间的“闲聊”话语,不仅真实还原了家庭生活画面,而且起到了对人物的修饰作用。比如,在周秉义下乡后第一次回家探亲的场景中,导演用了将近18分钟的时间描写周秉义与母亲晚上闲聊的话语:“冬梅放弃大学名额推荐陶俊书去读大学”“我因揭发知青点作恶多端的戴主任而丢失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这些事情的始末都是在闲聊中呈现,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还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其次,不刻意美化人物、不回避人物缺点。现实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时间的流转不无关联,所谓日久见人心正是此意”[4]。在 《人世间》中,人物的性格是由点及面逐渐展现刻画出来的。比如,剧中的郑娟善良、温顺,默默承受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直到孙小宁暗恋周秉昆,蓄意破坏她的家庭以及周秉昆因失手打死周楠亲生父亲入狱服刑时,郑娟不再退缩、隐忍,她坚强、柔中带刚的人物形象跃然荧屏。随着剧情的推进,人物形象的全貌逐渐展开:孝顺、仗义却偶有冲动的周秉昆,拥有“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的无私情怀;拥有“好领导、好干部”形象的周秉义和一直默默支持他工作的妻子郝冬梅,多年来互相体谅,最终也因为多年分居、缺乏沟通而争吵;聪明美丽、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周荣,最终为了帮助第二任丈夫蔡晓光的事业而打破自己理想主义的生活认知,等等。

五、心理认同:情感的体验与回归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婴儿在6-18个月时,当他与别人一起站在镜子面前,婴儿会从镜子中辨认出自己的影像,从而变得兴奋起来,这是一种自我认证、自我确立的标志。”[5]在观看影视剧时,观众产生的心理认同与拉康的“镜像理论”相似,即通过剧情内容不自觉地在影视剧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人世间》像一面镜子,凭借贴近生活、感触人心的剧情内容与观众有着相通的情感,情感的表达是这部剧最浓墨重彩的部分,它所渲染的感情润物无声却直击观众的内心深处。叛逆的周荣为了爱情离家出走,与父亲在贵州见面时,周父含泪跟周荣说:“你可以不要我这个爸,但是我还想要女儿”;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周妈,满心欢喜地为多年不回家的女儿,递上自己每年给她织的红毛衣等情节,感动了无数观众。剧情内容通过缓缓流淌的情感和层层铺垫的细节,将平淡无奇的生活延伸到精神领域。

除了浓厚的亲情之外,宽容与无私也是引发观众审美共鸣的重要因素。在 《人世间》中,周秉昆面对好兄弟曹德宝对大哥周秉义的实名诬告,最终还是选择原谅;好友常进步后天性失聪,周秉昆主动拿钱为常进步买耳蜗;在最后光字片拆迁时,于虹因户口原因无法分房,郑娟和周秉昆经过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后,还是决定将郑娟养母留给自己的房子过户给于虹。这种善良、美好的情怀,还体现在剧中孙赶超、乔春燕等人身上:周母昏迷、周秉昆两次进监狱时,镜头呈现出孙赶超、于虹、吴倩等人对周秉昆家里人的照顾和生活琐事的忙碌,为的就是帮助郑娟减轻她的家庭重担,不少网友评论“羡慕这样的友情”“真想有这样一群朋友”……在 《人世间》的“生活流”叙事中,没有枝节丛生、曲折离奇的戏剧化情节,而是“犹如从百姓的日子中流淌而出,柴米油盐、热气腾腾,满溢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6],剧情将观众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创作中,使观众在获得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完成了情感的体验与回归。

六、结 语

总而言之,《人世间》建构的“生活流”叙事在展现现实生活、宣扬人性之美上的确令不少观众感同身受,不论是“生活流”的场景、“生活流”的人物,还是演员们对情感的精准把握,都呈现得尤为细腻。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要扎根生活,呈现真实感人的细节,又要“把审美表现对象纳入历史的长河中,用哲学思想加以观照”[7]。《人世间》通过“生活流”的现实创作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的情感体验与回归,与广大观众共鸣共振,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还通过正向情感的传递,使观众从剧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猜你喜欢
人世间共情生活
看《人世间》谈家庭教育
人世间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活在这荒诞的人世间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