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地智用”东阳试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3-03-22 02:55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楼慧峰吕金剑
浙江国土资源 2023年1期
关键词:智治东阳市工业用地

□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楼慧峰 吕金剑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成为必然选择。东阳市作为主要试点单位之一,从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改革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数字化改革要求,推动“浙地智用”改革试点落到实处,打造浙江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标志性成果,为“浙地智用”场景在全省贯通落地,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建设背景及实施意义

为积极贯彻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对土地利用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积极筹备参与“浙地智用”场景建设工作,在“浙地智用”省级框架的建设思路基础上,打造具备东阳特色的工业用地、养老用地等全链智治子场景、浙政钉低效用地处置等应用及土地利用分析评价工具,打造数据更全面、应用更广泛、业务更翔实的“浙地智用”东阳节点,深化实现土地供应、监管、评价、盘活的全要素、全方位、全链条整体智治,为东阳市土地利用管理、分析、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促进全市用地结构和总体布局的持续优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东阳市经济更快更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探索路径

(一)资源整合多跨协同

东阳市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已拥有良好的数字化基础并实现了通过“空间码”关联各项业务联审联办。此次“浙地智用”东阳节点场景建设结合局内良好的数据及应用现状基础,进一步开展工业用地、批而未供用地、养老用地等空间数据核查工作,全面理清东阳市土地利用一本总账。同时全面梳理资规、发改、经信、不动产、镇街等部门监管职能,打破以往闭包式管理模式。通过对各业务环节的集成,建设围绕“一块地”全生命周期链式管理,横向打通局内一码管地综合服务平台、国土空间动态监管系统等;纵向协同大数据、住建、经信、教育等部门,对接“投资审批3.0”“亩均论英雄”“不动产智治”等场景,实现链上事项可办理,链上环节可追溯,链上信息可查看的集成管理。

(二)打造特色智治场景

东阳市立足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工业用地、批而未供用地、养老用地管理中的痛点难点,探索打造符合东阳实际,具备推广共享价值的特色智治场景。

其中,工业用地智治场景围绕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立项许可、开工建设、利用评价和盘活处置六大阶段展开设计,集成一码管地平台的空间码构建工业用地全周期业务数据串联,实现了工业用地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批而未供处置用地智治场景围绕“资源一本账(数图一致)、过程数字化、成果可视化”的核心思想,全方位构建从批(农转用征收审批)到供(土地供应)全链智治体系,建立完善批而未供土地“降存控新”动态化管理机制。

养老用地智治场景的管理探索以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快全省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切实提高养老用地使用效率的指示精神为重要目标,率先摸排全市养老用地基本情况,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服务和监管,并结合就近便利、医养康养结合等布局原则,进一步探索养老设施科学布局。通过容量分析,存量盘活等能力,为保障人均养老用地面积、老年人口人均养老床位等基本需求提供应用支撑,实现未来养老有保障。

(三)探索用地管理新模式

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和建设用地管理实际需求,东阳市探索搭建了统一权威的一套全面灵活、可调整、可量化的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形成了标准规范,为科学评判建设用地效益,精准识别低效用地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具备可视化、可复用、可共享能力的土地集约节约评价工具,目前已上架至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中的“一箱”,用户可通过申请注册工具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选择指标和评价模型,实现不同地区的专属评价;二是通过土地利用评价工具,各地区可自行导入基础数据导出分析结果,摆脱原有片面冗杂的评价方式;三是通过可视化手段实现对用地现状数据的深度挖掘,明确各类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水平、规模及分布,便于决策者因地施策,全方位提升建设用地治理水平;四是结合空间底账和评价基础上,针对各项用地开展出清协商、审查、落实等工作,做到覆盖链上用地利用全过程,通过跟踪监测各宗地后续项目建设,全面掌握建设用地现状及规划情况,最终实现存量用地全面消化整治。

(四)实行特色场景先行

按照“急用先行、迭代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建设思路,东阳市组织专班小组积极配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开展首批应用建设,扎实推进子场景和应用工具建设,目前在省级专班建设方案框架内,在治理端已完成工业用地、批而未供处置用地、养老用地全链智治应用场景建设;在服务端依托浙里办东阳资规一件事,上线东阳“读地云”应用;建设完成浙政钉低效盘活处置应用,目前正在上架中。

三、初步试点成效

2022 年6 月,“浙地智用”东阳节点应用场景正式上线运行,在场景建设和运行中,对东阳市实际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产生了诸多成效。

(一)形成了土地供应一本“明细账”

“浙地智用”东阳节点打通了“投资审批3.0”“亩均论英雄”“不动产智治”等场景,对接资规、发改、金融、科技、经信、电力、人社、税务等部门,整合形成土地供应一本总账,累计对接了8 个部门,8 个系统,共梳理了工业用地2664 宗,共计3.62 万亩,养老用地27 宗,共计330.4 亩,批而未供1071 宗,共计1.01 万亩,为“浙地智用”东阳节点的场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二)建设了一批东阳特色应用场景

1.工业用地全链智治子场景

工业的有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规范东阳市工业用地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东阳市依托“1+2+N+X”的总体框架,构建了工业用地一本账共2664 宗,共计4.95 万亩。其中存量资源3.62 万亩,即用资源0.18 万亩,潜力资源1.15万亩,动态监测分析工业用地关键指标并构建持续稳定的动态更新机制,通过横纵协同对接多个场景,构建一条工业用地“管理链”,对工业用地土地报批、规划许可、土地供应、开发建设、利用评价、盘活处置等全流程进行监管。截至目前,通过全环节监管,实现了工业用地自动化监管,有效减少了开竣工延期率。通过建设对比分析、区域分析、趋势分析等“热点应用”,进一步掌握了工业用地供应情况、市场动态、产业结构、标准地监测、建设周期情况,辅助了工业用地管理决策。

2.养老用地全链智治子场景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相继出台,对此,东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政策需求为导向,归集全市老龄人口、养老用地、养老设施数据,以“1+1+1”为底座展开总体设计,打造全市养老设施与养老用地展示、查询、监管、预警功能为一体的养老用地全链智治场景,包括一本“明细账”,一条“链式管理”,一批“信息集成”三大功能模块。通过场景建设,对全市养老用地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为养老用地的分析决策提供智能支撑。

3.浙政钉低效用地处置应用

浙政钉低效用地处置应用作为“浙地智用”东阳节点的特色应用之一,将低效用地的处置流程数字化、自动化。通过浙政钉多跨协同各部门的业务办理,构建统计分析、消息通知、任务下发、流程审批、文件上传、处置填报等功能,该应用不仅简化了低效用地的处置流程,更加明晰了各部门间的职责边界,形成办理环节可追溯、业务协同监管的创新应用。

(三)打造了好用实用可复用的工具组件

以科学评价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不断提升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为目标开展土地利用分析评价工具设计,通过与各地市反复商榷和调试,科学制定出14 个普适、多维的评价指标。建设了支持自定义评价模型,灵活选取指标,便捷导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一键生成可视化评价成果的土地利用分析评价工具,摆脱了原有的工具指标体系不全面、标准规范不统一的经验式评价,并在推广复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战实效。目前,该工具支撑了多个应用场景,工具的好用实用性受到广泛好评。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

1.以数字化改革助推政策机制变革

在“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要求下,进一步强化应用场景建设工作,突出综合集成、迭代升级、数字赋能、闭环管理。东阳市以数字化改革撬动自然资源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场景建设政策制度,主要包括《东阳市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办法》《东阳市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优化我市低效工业资产收购收储流程的通知》《东阳市整体工业用地收回实施办法(试行)》,为宏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以技术优势助推业务高效管理

“浙地智用”东阳节点为工业用地、养老用地、批而未供等不同用地类型提供了“求同存异”的业务管理新思路,形成了一条以“管理链”为核心的土地利用链式管理新模式。并通过打通财政、经信、税务、住建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和业务链路,建设了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多跨协同场景,推动土地利用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稳步向前。同时,“浙地智用”东阳节点建设了可复用、可推广的土地利用分析评价工具,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提供了便捷智能的技术支撑,后续也将以此为经验,不断探索更多业务管理模块的工具组件开发,形成标志性成果多点开花的新局面。

(二)经济效益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用地效益

“浙地智用”东阳节点自上线以来,通过多端统建用地智治场景应用和智能化应用工具,累计完成批而未供数据核查104 批次,共计9571.21 亩,正在组织进行全市工业用地调查,包括工业用地2664 宗、企业8170 个及地企关联关系的构建。后续还将依托政钉低效盘活处置应用助力完成东阳市2022 年度500 家6000 亩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目标,进一步挖掘土地可再生资源的潜力,辅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能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营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助力便民惠企

“浙地智用”东阳节点在服务端通过浙里办东阳读地云应用公开土地出让的各类信息,目前归集东阳公告出让地块16 宗,合计287.35亩,为企业提供云上读地及用地政策服务。搭建了政企沟通渠道,营造了公开、透明的土地交易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和群众“好选地”“选好地”,引导资源精准配置,促进资源有效流通。

五、未来工作展望

“浙地智用”应用场景作为重点项目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未来“浙地智用”东阳节点要以持续推进业务协同、深化子场景建设和推广复用为迭代的重要方向。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在工业用地、养老用地等重点工程处置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形成利好民生的理论制度体系;打通信息公开和反馈回流渠道,构建完善的动态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享受更优质、更贴心、更便捷的找地、用地服务;以现有场景为基础逐渐完善存量“三块地”、住宅用地等全链智治场景建设,扩大场景应用范围,迭代升级特色应用工具。通过“浙地智用”东阳节点及其建设经验形成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多跨协同、服务高效的建设用地智治体系,打造更多具有东阳辨识度、可复制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东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分析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智治东阳市工业用地
东阳市海峡艺术学校
东阳市海峡艺术学校简介
基层数字治理的“智治”逻辑
强化信用联动 助力整体智治
党建引领筑根基 “三治融合”强治理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社区治理“自治+智治”模式探索与优化路径研究
东阳市社区教育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东阳市天力磁电有限公司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