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三个坚持”精准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03-22 02:55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朱雅妮
浙江国土资源 2023年1期
关键词:三个坚持临海市台州

□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潘 霞 朱雅妮

2022 年,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上级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以自规之干推动临海之先”的工作理念,坚持将“勇担当、高效率、优服务”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在空间优化、要素保障、生态保护、数字化改革、不动产登记服务等各方面持续加压、精准发力,实现自然资源之效赋能提级临海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实干为先,在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中担当作为

时代洪流、奋楫者先。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是推动项目快进的“助推器”。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三突出”全力助推经济稳进提质。

(一)突出“优配”,重点项目应保尽保

坚持规划引领,精心谋划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高效完成“三区三线”成果上报,最大程度优化全市发展空间,同步聚焦城市风貌提升,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高效完成佩弦湖、健康城详细城市设计,启动灵湖北岸文化中心、两水区块旧工业区等重点区块研究。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理念,坚持保重点、保民生、保发展,在上级新增用地指标日益趋紧的形势下,积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重大产业项目包装、增减挂钩等“上争+内挖”途径争取用地指标,累计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738 亩。提前排摸建立重点项目库,科学分析项目优先序,将指标与项目一一对应,逐一落实,有效保障了城市快速路南段、台州学院国际护理学院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重点项目需求。

(二)突出“挖潜”,要素保障支撑有力

加大存量土地挖潜盘活力度,着力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强势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攻坚专项行动,召开专题推进会,以超常规力度全域挖潜增效,累计消化处置2009—2018 年批而未供土地1556亩,为省定目标的216%,居台州第一。依托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海经济开发区两大产业平台,深入实施“土地保供优供”工程,累计完成供地9726 亩,其中供应工业用地5457 亩;盘活存量用地5822 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843 亩,伟星服饰辅料科技产业园、永强高端家居产业园、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二期、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首期、永太福瑞达等重大产业项目实现精准落地。全市供地总量、工业用地供应量、存量用地盘活量、用海报批量、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量五大指标均居台州第一,创五年来新高。优化矿产资源布局,加大矿产资源挖潜增效,全市首个矿地综合利用项目顺利落地,有效保障了全市用矿需求。

(三)突出“修复”,资源管护成效显著

持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台州首个田长制实施意见,率先建立市镇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落实市级田长5 名,镇级田长85 名,村级田长631 名,村级巡查员641 名;在全市新增铁塔视频探头314 个,建立耕地保护“人防+技防”工作机制,累计完成巡查3.5 万余人次,初步建立“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闭环管理新模式。全面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行动,优化农村“三生”用地空间布局;启动垦造万亩水田三年行动,全年新立项垦造水田项目3896 亩,加快实施上盘北洋“万亩方”、永丰白毛“千亩方”等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推动农田归并提质。持续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全面推行林长制,在台州首创环境资源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量,提前超额完成绿化造林5425 亩、森林质量提升1.66万亩,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湿地保护先进集体、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深耕“蓝色海湾”建设,海洋生态保护不断优化,北洋涂历史围填海生态修复项目有序推进,白沙湾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蓝湾验收。

二、坚持效率为要,在改革创新中提速增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改革攻坚推动效能提升。

(一)变“坐等审批”为“审批前移”

积极构建主动对接、精准订制、全程跟踪的项目审批管理体系,深化测绘、规划、统征、耕保等全业务科室协调,梳理把握关键节点,通过并联审批、协同会办等硬核措施,全面压缩审批时限。主动加强跨部门合作,深入对接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互认共享,最大限度提升审批效率。如在台州1 号海上风电项目推进中,按照“能并则并、能早则早”的原则,制定项目清单,倒排时间节点,一体化推进多条业务线工作,从“选址、规划、拿地、报批、发证”全流程审批仅用90 天,项目落地速度大幅提高,成为全省首个开工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

(二)变拿地“等待期”为拿地“加速期”

深化“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验合一”改革,深入实施土地、规划竣工联合验收,以制度革新、流程再造为企业拿地、开工、竣工投产按下“加速键”。创新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全盘梳理项目审批渠道,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等程序提前,通过容缺预审完成部门内部业务流程,同时精简整合审批材料,强化内部流转,以一套材料一用到底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拿地、办证“零时差”衔接。如全市首个受益项目朵纳智能家居供应链产业园项目24小时内完成“三证齐发”,在自然资源规划环节审批速度同比提高80%以上。

(三)变“要我快”为“我要快”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优化临海节点,赋能用地审批大提速,临海节点获评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最佳县级节点”。持续聚焦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数字化改革,建设完善县级“地灾智治”特色应用场景,重构地灾风险动态管控新机制,再造“风险识别、动态监测、研判决策、预报预警、闭环处置、复盘评估”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流程,在迎战“轩岚诺”“梅花”台风期间发挥了有效作用。

三、坚持服务为本,在解忧纾困中坚守初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人民至上、执政为民,在“三聚焦”中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综合服务水平。

(一)聚焦服务镇街

先后开展“百日破百难”“项目攻坚年”“城中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百日攻坚”“接续干、理旧账、破难题”等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在岗在干、人人尽责”,局班子带队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提供自然资源相关业务指导,实地解决镇街诉求,国庆片区收储、城中村改造等一批多年未解的历史遗留问题破冰见效。如以“局长领衔、全局包干”模式,专班入驻大洋街道桑园村,全力攻坚城中村改造中涉及政策处理、住房分配等难点堵点问题,提前11 天超额完成百日攻坚行动目标。

(二)聚焦倾情惠企

创新企业服务,成功上线不动产三大企业服务专区,内设“商家会客厅”,优化不动产办证审批流程、深化数据融合共享,打造优环境、优服务、优效率的“三优”助企新模式,专区设立以来累计办理涉企登记业务3855 宗,在企业回访调查中满意率达100%。紧盯企业需求,深入开展调研座谈,在台州率先出台不动产分割登记管理办法、临时改变房屋用途实施办法等新政策,进一步规范企业交易转让和改变用途行为,着力解决企业用地、办证难题。

(三)聚焦真心为民

坚持守牢民生保障底线,临海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汇交工作,作为唯一县级市在全省作交流。常态化开展农房确权集中办证上门服务,率先在台州试点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全面实施二手房交易不动产买卖预告登记。针对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理清难点堵点,分类制定处置方案,累计召开联席会议40余次,解决300 余个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如针对困扰原鹿城摩托车厂职工20 多年的集资房办证难问题,多次牵头召开跨部门专题协调会,探索研究解决办法,并开辟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落实专人对接服务,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为全厂84%职工完成产权证办理,得到高度评价。

猜你喜欢
三个坚持临海市台州
临海市白水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临海市古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以“三个坚持”做好水利人事工作
突出“三个坚持”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历史研究要做到“三个坚持”
临海市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连续14年实现“零伤亡”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