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猪腹泻

2023-03-22 09:18陈冰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染病寄生虫病毒性

陈冰

(广西融安县长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广西柳州 545400)

生猪患病的原因主要与环境、传染以及自身免疫能力有关,通过生猪腹泻的类型看,主要有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三种,染病猪的临床表现虽然都是腹泻,但是由于染病原因不同,最终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养殖人员只有在明确染病原因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治疗。

1 猪腹泻的原因分析

1.1 寄生虫引发的腹泻

无论是成年猪还是仔猪,其体内均存在带有寄生虫的可能,寄生虫对猪群的影响较大,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猪群的消化系统当中,通过吸食猪体内的营养物质为食,且携带寄生虫的猪会出现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以及腹泻等现象,诱发寄生虫疾病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因素为饲料质量不达标以及卫生条件较差等,这些饲料中通常带有蛔虫以及肠道寄生虫等,当虫体进入到猪群消化系统中就会产生肠道感染问题,进而导致猪染病腹泻。

1.2 饲养环境引发的腹泻

通常情况下饲养环境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当前在一些中小型养殖场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养殖户中大多都存在不重视饲养环境的现象,生猪以及仔猪排出的粪便清理不及时,没有做好的消毒管理工作,仔猪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环境中,其自身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影响后就会染病,并导致腹泻。

1.3 疾病防控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腹泻

除了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导致的腹泻以外,一些疾病在发生时也会出现腹泻的临床表现,猪腹泻疾病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而降低发生几率的,其他疾病也是如此,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人员缺乏对于各类疫病的正确认识,对于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识比较浅薄,缺乏对于各类疫病的防控措施,当疫病出现后没有做好隔离等,这些均会导致生猪染病并出现腹泻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染病猪死亡。

1.4 病毒产生的腹泻

在众多能够引发猪染病猪的原因当中以病毒性腹泻的危害较大,病毒性腹泻多发生在春季,病毒性腹泻的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且防控难度较大,导致病毒性腹泻的原因较多,但是主要与病毒相关,如肠胃炎疾病或者受到轮状病毒影响等均会导致猪群腹泻。

2 猪腹泻的防控措施分析

2.1 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在由寄生虫引发的腹泻疾病防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驱虫工作:①养殖人员应当严格控制饲喂饲料的品质,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进行喂养;②做好驱虫工作,现阶段市场中驱虫药种类较多,养殖人员可以结合实际养殖情况,选择最为适用的驱虫药进行驱虫,且尤其是要重视仔猪的驱虫工作。若发现腹泻猪,且确定腹泻原因由寄生虫导致,则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的方式进行干预,而后展开科学治疗[1]。

2.2 由饲养环境导致的腹泻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重视提升养殖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包括卫生、养殖管理以及消毒等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定期打扫猪舍内的垃圾和污染物,清除养殖场所内的污水粪便,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猪舍的卫生打扫和消毒至少应当1 次/d,且在清理完成后还应当使用清水进行冲刷,确保能够降低猪舍内细菌等病原体的密度;②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猪舍应当定期通风以清除舍内病菌,保证猪舍的采光性,此外在秋冬季节还要做好防寒工作,这一措施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对生猪产生的应激刺激,且能够提升猪群的自身免疫能力,这些工作在仔猪养殖过程中尤其重要,仔猪发生的腹泻的原因与饲养环境存在很大联系,因此养殖人员要不断完善养殖管理工作,为仔猪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进而保证养殖收益。

2.3 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不断强化对于各类疾病的认知,树立对于疫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养殖人员应当主动学习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防控方式、发病规律以及治疗方式等,腹泻只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所以对于这些疾病,若仅仅采用腹泻治疗原则,则难以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必须从根源处解决问题,才能够缓和病猪的腹泻问题,此外,养殖人员要转变发病后才治疗的理念,尽量通过日常防控降低猪群的发病几率。

2.4 病毒性腹泻的防控

病毒性腹泻对染病猪的影响较大,所以养殖人员要切实做好对于该病的防控工作,年龄不同,病毒性腹泻对猪群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成年生猪在染病后存在自愈的可能,但是仔猪染病后就会出现极高的死亡率。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种类可以分为多种,常见的有白痢类型以及肠胃炎引起的腹泻,前者可以通过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进行防治。

3 猪腹泻疾病的治疗

3.1 细菌引起的腹泻

1)仔猪的黄白痢通常是由大肠杆菌所导致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泻,黄痢多发生于低日龄的猪群当中,受到黄痢影响,染病猪会排出黄色的稀薄粪便;仔猪白痢多发生在40d 以下日龄的仔猪当中,超过这一日龄的仔猪一般不会感染白痢,染病猪排出的粪便为糊状,粪便的颜色为灰白色,一些病猪也会排出黄白色的稀粪,粪便往往还会伴随着难闻的味道,相对于黄痢,白痢的发病风险较高,但是染病猪一般不会死亡。仔猪黄痢和白痢多发生在日龄较小的仔猪当中,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 三价灭活菌苗免疫仔猪。此外,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和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能够应用到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当中。

2)仔猪副伤寒是通过沙门氏菌导致的疾病,该疾病多出现在1~4 月龄的仔猪当中,在潮湿环境或者多雨季节中的发生几率较高,染病猪除了会出现腹泻症状以外,还会出现体温升高以及食欲减退的现象,虽然副伤寒疾病的发生几率较低,但是却有着极高的死亡率。仔猪副伤寒多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进行治疗,按照染病猪体重,每20kg 用药1mL,间隔48h 再次用药,此外,也可以使用土霉素或者多西环素治疗,多西环素为内服药,按照5mg/kg 的剂量进行使用,用药1 次/d,连续使用5d 左右病情就会出现好转,最后也可以使用磺胺甲噁唑进行治疗,首次用药时按照0.1g/kg 的标准进行使用,用药2 次/d,且用药间隔为12h 左右[2]。

3)猪痢疾是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发病时不区分性别、品种以及年龄,但是4 月以下的猪患病几率较高且哺乳期的仔猪染病风险较低。染病后病猪会出现剧烈下痢的现象,患病初期粪便的颜色为黄灰色,后期为水状腹泻,且粪便中还会带有的黏液或者血块,当养殖场内出现染病猪后,首先要使用1%氢氧化钠或者1%甲酚皂溶液进行消毒。猪痢疾的治疗途径较多,首先,可以使用庆大霉素进行注射治疗,用药2 次/d,连续使用5d 左右;其次,使用泰妙菌素进行治疗,用药1 次/d,连续使用3d;若出现群体性发病的现象,则应当在饲料或者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多西环素或者泰乐菌素进行治疗,连续使用的7d 左右。最后,若病情比较严重,则应当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者安钠咖溶液进行配合强心治疗。

4.2 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生在冬季,断奶前后的仔猪患病几率较高,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传染性较强,染病猪会出现水状的腹泻,粪便颜色为黄绿色或者白色,在粪便中带有凝乳块,一些染病猪会逐渐康复,但是也有一些会死亡,且还会出现“僵猪”现象。猪传染性胃肠炎可以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首先,准备黄连、三棵针、白头翁、苦参、胡黄连各40g,白芍、地榆炭、棕榈炭、乌梅、诃子、大黄、车前子、甘草各30g,研末,分3 次灌服,3 次/d,连用2d 以上;其次,使用盐酸土霉素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7mg/kg·bw,采用肌内注射的给药方式,用药2 次/d,连续使用7d;最后,使用穿心莲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10mg/kg·bw,用药2 次/d,采用肌内注射的给药方式,连续使用7d 左右。

2)流行性腹泻通常使用庆大霉素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此外还应当配合使用蒙脱石散以及益生菌展开治疗。最后,猪流行性腹泻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准备党参、茯苓、藿香等中草药煎煮,温凉后向染病猪灌服同样能够起到治疗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腹泻是猪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且腹泻对养殖经济影响较大,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导致猪腹泻的原因较多,在治疗前需要掌握病猪腹泻的原因,而后依据病因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进而保证养殖收益。

猜你喜欢
染病寄生虫病毒性
偶感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爱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