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腹泻性疾病及防治措施

2023-03-22 09:18廖跟东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圈舍寄生虫猪只

廖跟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百色 531500)

在养猪过程中,猪群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而生猪腹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对各年龄阶段猪群造成一定死亡率的常见疾病。所以,广大养猪场户一定要能够知道发生腹泻的原因,并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有效遏制生猪腹泻的发生,降低其死亡率,保障养猪户的养殖收入。

1 腹泻的病因

导致猪只发生腹泻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分为病原性和非病原性腹泻两种。其中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均属于病原性腹泻;而非病原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养殖环境所致,可以分为饲料营养性腹泻、应激腹泻以及日常管理腹泻。

1.1 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占生猪发生腹泻病的比例较大,尤其是仔猪易发生,造成较大的死亡率,严重影响生猪业的发展。细菌性腹泻通常是由于生猪肠道菌群失衡,致病菌大量繁殖,分泌的一些毒素破环肠道内环境,造成猪只的腹泻。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等均属于常见的细菌性病原。其中仔猪的黄痢、白痢通常是由大肠杆菌造成的;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造成的;仔猪红痢是由产气荚膜梭菌,也就是魏氏梭菌造成的;猪增生性肠炎一般是由胞内劳森氏菌造成的;耶尔森氏菌易造成猪耶尔森氏菌病[1]。

1.2 病毒性腹泻

多种病毒感染会导致生猪发生病毒性腹泻,并且由此引起的腹泻具有传染性,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毒包括传染性肠胃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随着生猪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导致生猪养殖数量越来越多,舍饲密度越来越大,生猪生活的圈舍环境较差,蓄积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增大;另外,猪只在圈舍的活动空间较小,导致其自身抵抗力、免疫力以及体质下降,给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了条件,进而导致其发生病毒性腹泻,给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导致的;猪流行性腹泻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造成的[2]。

1.3 寄生虫性腹泻

猪球虫、隐孢子虫、蛔虫、鞭虫、类圆线虫等寄生虫会引起猪寄生虫性腹泻,通常与细菌、病毒性腹泻一起发生,而往往忽略了寄生虫的存在,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患病猪只的死亡。根据寄生虫引起的猪只腹泻发生是否有季节性规律。隐孢子虫导致的猪隐孢子虫病、兰氏类圆线虫引起的猪类圆线虫病、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导致的猪球虫病均属于明显的季节性寄生虫病。而猪蛔虫引起的猪蛔虫病、猪鞭虫引起的猪鞭虫病均属于无明显季节性的寄生虫性腹泻[3]。

2 治疗及预防措施

2.1 治疗方法

导致生猪发生腹泻的病因较多,必须根据其发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如何治疗每种病因导致的猪只腹泻进行简单总结,希望给广大养殖户朋友提供参考。

1)细菌性腹泻的治疗。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①西药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势,目前仍是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一般常用的西药包括青霉素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林可霉素等抗生素。根据患病猪只的体重,使用0.33mL/kg·bw 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1 次/d,连用1 周可取得较好效果[4];②中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按照2.5mg/kg·bw 的剂量使用乳酸环丙沙星,同时每天使用3 次的参苓白术散(扁豆15g,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肉、砂仁各10g,桔梗、薏苡仁各8g,炙甘草5g),连用3d,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可达92.1%,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另外,对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也可以使用商品化的中兽药制剂四黄止痢颗粒。

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由沙门氏菌导致的仔猪副伤寒病,使用西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由于副伤寒病的消化道部位为主要病灶,因此用口服的方式(拌料或者饮水)给患病猪饲喂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复方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新霉素、多西环素等西药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若发生此病,一定要及早治疗,发病早期时肠黏膜还未出现器质性破坏,只是功能性病变;但发病后期,则很难完全治愈[5]。

魏氏梭菌引起的腹泻:①由于魏氏梭菌引起的生猪的腹泻一般为急性型,发病较快,数小时内就会死亡,且治愈率较低,因此西药是治疗魏氏梭菌引起的生猪腹泻的最佳药物。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一般将林可霉素、盐酸大观霉素、甲硝唑、磺胺嘧啶等抗生素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饲喂病猪,若病猪出现采食困难的情况,则可通过灌服给药的方式饲喂;②对于患病的临时出栏的育肥猪,使用中药白头翁口服液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6]。

2)病毒性腹泻的治疗。由于病毒性腹泻的传播速度较快,并且任何阶段的生猪均可感染,故一定要做好其治疗和隔离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生猪病毒性腹泻常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首先要做好患病猪的补液工作,避免严重脱水,常用口服补液盐与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进行补液,使用2,000IU/kg·bw 的硫酸庆大霉素,2次/d。同时,患病猪肌肉注射1mL 的猪白细胞干扰素,1 次/d,连用3d 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除上述治疗方法之外,也可使用19mg/kg·bw 乙酰甲喹,2 次/d,连用3d,之后再将氟苯尼考拌入饲料(30mg/kg),2 次/d,连用3d[7]。

3)寄生虫性腹泻的治疗。在生猪养殖中,由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经常被养殖户所忽略,但是其导致的损失很大,必须要重视,并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准确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西药:首先,选用阿苯达唑灌服,20mg/kg·bw,连续用药7d,并且将患病猪只的采食量减少为正常情况下的1/3~1/2,减少活动量。然后,对养殖场区内的全部猪只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一般在投药24h 后开始排虫,在96h 时全部结束。

中西药联合治疗:对于由猪蛔虫引起的腹泻,以“驱虫、健脾补气”为基本原则,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首先,对患病猪进行驱虫,即一次性内服含量为25mg 的盐酸左旋咪唑,每10kg 体重3 片。然后使用功效为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参苓白术散,可使用中兽医配制的中药进行煎煮。

2.2 预防措施

引起生猪腹泻病的因素较多,因此一定要从日常养殖的方方面面加强预防,避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做好免疫接种。疫苗免疫是生猪获得被动免疫的有效途径,也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省略的重要步骤。广大养殖场户根据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轮状病毒三联苗等预防腹泻的疫苗接种时间,制定详尽的接种计划,并按照时间要求接种疫苗,使全部猪群增强腹泻相关抗体免疫水平,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另外,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接种工作的消毒管理,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一定要保证每头猪只使用一个针头。

2)加强饲养管理。首先,根据天气变化,在易发生腹泻疾病的季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脂肪酸、维生素、复合酶制剂等,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生猪良好的生长速度,发挥最佳生长潜力,而且还能够增强生猪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效避免生猪腹泻等疾病的发生。然后,做好圈舍环境控制,确保圈舍适合的温湿度条件,日常通风换气均有助于改善卫生环境,从源头上杜绝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强生猪体质,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最后,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消毒程序,并且对于不同的器具选择不同的消毒方式和消毒药剂。一些难以消毒的设施设备可以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对于空圈舍,可以采用熏蒸法进行消毒;对于粪便等排泄物,可以采用密封、生物发酵处理,或者向粪堆上喷洒消毒药物的方式。

3 结语

生猪腹泻是养猪业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比较多,且多数情况下为混合感染,故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广大养殖户一定要深入了解发生腹泻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及早对症下药,掌握最佳治疗时机;另外也要加强养殖场的日常管理,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在养殖源头扼杀疾病的流行,保证生猪健康,保障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圈舍寄生虫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