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藏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3-03-22 09:18潘玉洁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口疮羊群患病

潘玉洁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农牧业技术服务站 青海果洛 814099)

高海拔地区的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的户外放牧养殖管理模式,羊群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多种病原,并且很容易和多种生殖类动物接触,造成病原逐渐扩张,构成严重的污染范围,对羊群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威胁。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注重加强流行病学的有效调查,明确具体发病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特征

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的成员,该种病毒粒子的外观呈现椭圆形,有些病毒粒子外观呈现砖形、锥形或者缩形等多种形态。病毒粒子的大小通常在250~170nm 或者280~200nm 之间。口疮病毒的外观会被一层脂质囊膜所包裹,外观呈现螺旋环绕结构,该种结构是与其他痘病毒科成员最大的区别。病毒侵染动物机体之后,会在细胞当中大量增殖并进行定位编码和复制。羊口疮病毒的基因两端为反向末端,基因区中间部分是核心基因区,属于典型的双股DNA 病毒,病毒在繁殖生长过程中能够编码130 多个基因。由于该类病毒主要在动物的细胞当中大量繁殖复制,因此具有自身特殊的DNA 转录和复制机制,中压核心区域的基因保守性十分高,因此该类病毒的变异能力相对较差,能够编码与病毒转录和复制相关的蛋白[1]。另外口疮病毒的核心区两端的末端基因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属性,可以编码与病毒毒力、免疫调节、发病机制相关的功能性蛋白。口疮病毒基因两侧的基因区域种内变异性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病毒经过几代传代处理之后,可能会造成基因突变,使得病毒的制毒能力逐渐减弱。

1.2 流行特点

在养殖场当中,患病羊和带毒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能够通过损伤的黏膜皮肤或者呼吸道进行传播。口疮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具有顽强的抵抗能力,能够长期危害羊群,导致养殖场出现周期性的感染现象[2]。另外由于羊口疮病毒具有传染人的特征,很容易造成部分地区的畜牧养殖人员感染该种疾病。从当前我国羊口疮病毒的发生流行现状来看,主要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藏羊养殖区发病较为严重。从发病季节来看,羊口疮病的传播流行不存在典型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以秋冬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大多呈现群体性发病。从易感宿主来看,任何年龄品种的羊群都可以受到病毒的入侵,其中对幼龄阶段的羔羊造成的危害相对较为严重。在羔羊群体当中,一旦出现个别患病病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造成短时间内整个羊群全部感染。由于该类病毒主要寄生在羊群的口腔、鼻腔、黏膜等部位,很容易造成羊群饮食困难,如若没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经常会出现细菌混合感染的现象,导致羊群的抗病能力逐渐下降,出现继发性死亡。成年羊群对病毒的易感性会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若养殖场当中存在诸多应激因素,羊群存在严重的免疫抑制,均可以造成该种疾病的死亡率显著升高。大多数情况下,羊群感染该种疾病之后4~8 周能够自行恢复健康,但如若受到其他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之后,会表现出重复感染、反复流行,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治愈。

2 临床症状

在早期发病阶段患病羊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口腔、鼻腔黏膜表面出现丘疹和脓疱,随之溃烂形成结痂组织。疱疹的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口腔周围,有时会向着体部外阴等处的黏膜蔓延。口腔型是羊口疮病主要的类型,任何年龄的羊只都可以受到该种类型的感染。发病初期阶段患病羊的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能正常采食,口腔温度显著升高,口腔、齿龈都会出现红肿的现象。在患病羊的鼻腔末端、嘴唇位置会出现特征性的红色小斑点,随后小斑点会逐渐增大,形成绿豆大小的结节或者丘疹,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丘疹会逐渐转变成脓疱或者水疱,当水疱破裂之后,从中会流出淡黄色的液体,并且会形成黄色的结痂组织,一般经15~20d 左右,结痂就会脱落,但在结痂当中会残留大量的病毒。病情较为严重时水疱脓疱之间相互联合形成一个大的病斑。病斑形成结痂组织之后皲裂,从中会流出大量的污浊液体。将结痂组织剥离之后,下部组织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采食。由于结痂周围会夹杂有大量的异物,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杆菌、坏死杆菌会通过破裂的结痂组织侵染机体,造成局部出现坏死病变,严重的可以造成舌头、硬腭出现坏死,甚至羊只的舌头脱落,进一步会威胁到羊只的呼吸器官,导致肺脏组织出现严重病变[3]。有少数患病羊眼睛会出现病变,导致羊只失明。绵羊在蹄部组织也会出现病变,发病之后在蹄部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丘疹溃烂,之后会发展成腐蹄病,严重影响到羊只的正常行走和正常生长。患病羊长时间卧地不起,严重的可以造成全身性的衰竭死亡。外阴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

3 科学治疗

当前羊口疮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原则上要加强患病部位的有效清洁和卫生消毒,做好对症治疗工作。对于口腔存在病变的患病羊,每天选择使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病部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保证患病部位清洁,将结痂组织软化之后轻轻剥离,然后在伤口上涂抹上碘甘油或者土霉素软膏,同时口服VB2,使用剂量为0.2mg/kg·bw,上述药物连续使用5~7d 能够自行恢复健康,也可以选择使用云南白药适量涂抹,早晚各涂抹一次,连续使用3~5d,能够逐渐恢复健康。对于结痂组织相对较为严重的患病羊,可以先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之后使用温肥皂水对所在区域进行浸润处理。结痂软化之后轻轻的揭除,然后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创面进行全面冲洗,铺上冰硼散,每间隔1d 使用一次,连续使用7~10d,结痂组织能够逐渐脱落。对于蹄部存在病变的患病羊将蹄部放置在甲醛溶液当中进行浸泡处理,将结痂组织轻轻剥离之后,涂抹上碘甘油或者土霉素软膏,用纱布进行包扎处理,将羊群放置在干净整洁的环境当中单独养殖,每间隔1~2d 更换一次药物,直到创面恢复健康。

4 预防措施

防控羊口疮病应该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注重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基层地区的养殖管理人员和畜牧兽医人员要切实提高藏羊口疮病的防范意识,对引种的藏羊一定确保不在发病区域范围当中,引进的藏羊应该至少保持30d 以上的单独隔离养殖和针对性的观察,确保检疫安全不存在任何问题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高海拔地区的藏羊在放牧养殖管理期间,应该对放牧场地进行有效的清理,及时清除放牧场所的尖锐凸起物,不可向羊群投喂带有尖刺的饲草并做好粗饲料的柔化处理工作,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青贮处理技术。日常要保证圈舍通风良好,确保整个养殖环境干燥整洁,垫料定期更换,对羊舍过道、地面、饲料槽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添加适量的食盐,注意仔细观察羊群的采食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患病羊舍应该做好针对性的清理,坚持每天上午下午选择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调控好饲料配方,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适口性相对较好,确保羊群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应该保证维生素添加合理,保护黏膜快速更新,提升抵御能力,避免病毒通过损伤的黏膜入侵。

5 结语

综上所述,羊口疮病具有高度接触性高度传播性的特点,一旦发生流行将会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原传播渠道多种多样,能够造成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羊群发病,并且在传播阶段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的现象,严重威胁到羊群的健康生长,对此就需要养殖管理人员和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另一方面要注重观察羊群的黏膜完整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将口疮病毒的传播渠道及时切断,确保羊群能够健康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口疮羊群患病
羊口疮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羊口疮治疗方法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不止一个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