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羊常见线虫病的防治

2023-03-22 09:18皇菲胡亮卢春芳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线虫病食道虫卵

皇菲,胡亮,卢春芳

(1.巴彦淖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2.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3.巴彦淖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在牧区,羊养殖业是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牧民主要的动物性食品来源之一,因此羊养殖在牧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牧区,羊养殖主要采取放牧养殖的方式,在草地中,各种野生动物和昆虫活动频繁,因此在放牧过程中羊接触寄生虫及其虫卵的概率较大,因此极易发生寄生虫病。在羊常见的寄生虫病中,线虫病是一类十分常见的寄生虫病,不同的线虫寄生部位以及感染后引发的疾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均可对羊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1]。由于寄生部位以及致病机制的不同,不同线虫寄生后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牧民及兽医了解羊常见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本文对牧区羊常见的线虫病进行综述,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建议,为牧区羊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夏伯特线虫病

夏伯特线虫病是由圆形科夏伯特属的线虫寄生于羊、牛、骆驼等反刍动物的大肠引发的疾病,该病在我国广泛分布,在内蒙古、西北和山西等地发病率较高,部分地区羊感染率可达90%以上[2]。常见的夏伯特线虫有绵羊夏伯特线虫和叶氏夏伯特线虫。

1.1 流行病学

夏伯特线虫病主要发生于1 岁龄以内的羔羊,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成年羊感染后临床症状较轻,发病率较低。夏伯特线虫的虫卵和感染性幼虫可在低温下长期生存,卵在-8~-12℃的环境中可长期存,在干燥或阳光直射的条件下10~15min 死亡,感染应幼虫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存活1 年以上。羊感染夏伯特线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患病羊的粪便中可存在大量的夏伯特线虫虫卵,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下仅2 次蜕化形成感染性幼虫,之后通过牧草等进入宿主体内。

1.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羊感染夏伯特线虫后极度消瘦,黏膜苍白,排出带黏液和血液的粪便,部分羊可出现下痢。羔羊发育迟缓,被毛脆弱,食欲减退,下颌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病羊死亡。剖检时可见夏伯特线虫吸附于肠壁,黏膜苍白、肿胀,有小点状出血和大量黏液,肠黏膜上皮脱落,有时可见溃疡。

1.3 防治

患夏伯特线虫病的羔羊可使用左旋咪唑、阿苯达唑和阿维菌素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方面,在流行该病的地区应在春季和秋季各驱虫一次,注意羊群放牧和饮水的卫生,避免在低洼地区放牧,夏天不在清晨、傍晚或雨后放牧。羊粪便应采取集中收集生物发酵处理,以消灭其中的虫卵和幼虫。

2 捻转血矛线虫病

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毛圆线科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和小肠引发的疾病。有多种毛圆线虫可引发反刍动物的毛圆线虫病,如马歇尔属、长刺属、奥斯特属、细颈属等,其中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的致病力最强[3]。

2.1 流行病学

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第四胃,偶见于小肠,捻转血矛线虫雌虫的产卵量较大,每天可排卵5,000~10,000 个,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在适应的条件下发育成幼虫,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牛、羊等动物吃草或饮水时摄入第三期幼虫,随后幼虫进入瘤胃内脱鞘,之后到达真胃,钻入黏膜开始摄食。在低洼的牧场,随着牧期的结束幼虫数量到达最高。在山地牧区,幼虫数量在夏季增多,八月份数量最多,冬季牧场几乎没有幼虫。

2.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在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后,发病过程较慢,病羊日渐消瘦,精神萎靡,在放牧时极易掉群,患病严重的羊卧地不起,贫血,下颌间隙和头部发生水肿,呼吸和脉搏加快,体重减轻,育肥不良。羔羊生长受阻,食欲减退,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红细胞减少。轻度感染的羊可出现带虫现象,污染牧场成为感染源。

2.3 防治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治疗可使用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和伊维菌素等。预防方面,在牧区应适时进行预防性驱虫,可根据当地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驱虫计划。此外,由于捻转血矛虫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在春秋两季即放牧前和放牧后进行一次驱虫。在牧期应注意避免羊吃带有露水的牧草,不在低洼地区放牧,禁止饮用死水或积水,有计划的进行轮牧,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的抗病能力,加强粪便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并堆积发酵处理。

3 羊仰口线虫病

羊仰口线虫病又名钩虫病,是由钩口科仰口属的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羊的小肠引起的疾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主要引起病羊贫血,严重时可造成死亡,对羊养殖危害较大[4]。

3.1 流行病学

感染羊仰口线虫的病羊粪便中可排泄出大量的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虫卵形成幼虫,并进行两次蜕化形成感染性幼虫。羊感染羊仰口线虫可通过消化道摄入被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发病,感染性幼虫还可通过再钻入羊的皮肤感染易感羊。在夏季,感染性幼虫可存活2~3 个月,春季存活时间较长,但一般在夏季8 月份左右羊感染率较高。

3.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感染羊仰口线虫的病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严重消瘦,下颌水肿,顽固性下痢,粪便带有黑色血液。羔羊发育受阻,部分羊还可出现后躯无力或进行性麻痹等神经症状,病死率较高。病死羊的尸体消瘦,贫血,水肿,皮下浆液性浸润,血液颜色较浅,稀薄,凝固不全,肺脏有淤血性出血或点状出血,心肌软化,肝脏呈淡灰色且质地较脆。病羊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有大量的虫体,游离于肠内容物中或附着于肠黏膜上,肠黏膜发炎,上有出血点,内容物颜色为褐色或血红色。

3.3 防治

羊仰口线虫病可使用阿苯达唑、左旋咪唑或伊维菌素进行驱虫治疗。预防方面,需要对羊群进行定期驱虫,在羊群舍饲过程中要保证羊圈干燥清洁,饲料和饮水不被粪便污染,在夏秋雨水较多的时期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羊圈内积水。

4 食道口线虫病

羊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科食道口属线虫的幼虫和成虫寄生于羊的肠壁或肠腔引起的,由于部分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寄生后可使肠壁出现结节因此又名结节虫病[5]。食道口线虫病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其中主要寄生于羊的有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以及甘肃食道口线虫。

4.1 流行病学

食道口线虫可在宿主的结肠等寄生部位产卵,随后卵随粪便被排出体外。虫卵在体外孵化并进行蜕化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羊通过摄入被感染性幼虫污染的牧草或饮水被感染。幼虫在羊的胃肠内脱鞘,随后进入羊的小结肠和大结肠固有膜深处,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包囊和结节,随后进行两次蜕化发育成成虫进入肠腔。食道口线虫虫卵在低于9℃环境中不发育,在相对湿度为48%~50%,平均温度为11~12℃的牧场环境中可存活60d 以上。一期和二期幼虫对干燥极为敏感并且极易死亡;三期幼虫有鞘,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存活几个月,但在35℃以上或冷冻可使幼虫迅速死亡。

4.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食道口线虫寄生后无特殊的临床症状,轻度感染时病羊不会表现出症状,重度感染的羔羊可出现典型的顽固性下痢,粪便呈暗绿色,内含黏液,有时可带血液,病羊弓腰,后肢僵直,有腹痛感,严重时可因脱水和极度衰弱死亡。剖检主要病变为成年羊的结肠壁上可出现结节,6 个月以下的羔羊肠壁不会形成结节。在病羊的结肠中可发现食道口线虫的存在。

4.3 防治

羊食道口线虫病可使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药进行治疗。预防方面,应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驱虫,此外应注意放牧时羊群采食的牧草和饮用的饮水的卫生情况,避免羊群摄入食道口线虫的感染性幼虫。加强羊群的粪便管理工作,可采取生物热处理方法杀灭粪便中可能存在的虫卵和幼虫。

5 结语

在牧区放牧过程中,由于牧区草地中可能会存在大量的虫卵或幼虫,因此在牧区羊线虫病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由于羊线虫病的病原种类较多,不同线虫病原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可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线虫感染后病羊虽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其寄生可影响羊的增重和发育,从而造成间接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牧区应加强对羊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在每年线虫发病率较高的季节进行驱虫,也可在放牧前和放牧后两个主要的时期开展驱虫工作,从而降低线虫感染给羊养殖造成的影响。此外,在羊线虫的防控工作中,粪便管理是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做好羊圈舍的卫生清洁工作,羊粪便应在集中收集后进行生物发酵等无害化处理,从而杀灭虫卵和幼虫,防止羊接触线虫幼虫而感染。

猜你喜欢
线虫病食道虫卵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