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肉鸡育雏鸡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

2023-03-22 09:18蓝响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雏鸡肉鸡鸡舍

蓝响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烟台 264006)

在良种肉鸡的育雏阶段,需要按照饲养程序,做好各个细节的管理工作。肉鸡体质脆弱,各个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和营养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粗放,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不仅引起肉鸡生长缓慢、平均日增重不达标,甚至还会诱发一系列疾病,引起大批次死亡现象,给肉鸡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肉鸡育雏鸡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为实现肉鸡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 育雏前准备

1.1 全面清洗和消毒

保证环境干净卫生,为肉鸡生长营造一个健康环境。对空置鸡舍进行彻底清理、冲洗和消毒,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使用3~5种消毒药物轮换消毒3 次以上,最后封闭鸡舍进行熏蒸消毒,这样可以将环境中的病原体彻底消灭。

1.2 准备好饲料、药品和疫苗

雏鸡入舍前,根据饲养肉鸡数量,结合饲养方式和饲料营养水平,计算出肉鸡每天需要的饲喂量,然后准备好第一周的总饲料量。肉鸡在育雏阶段最好使用颗粒破碎料,这样有利于提高肉鸡生长速度,达到目标体增重。为了预防肉鸡感染细菌性疾病,需要准备一些毒性小、广谱的抗生素药物作为开口药。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法氏囊等疫苗,避免肉鸡受到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1.3 提前预温

在肉鸡入舍前根据外界温度需要提前进行预温,一般夏季需要提前1~2d 预温,冬季需要提前2~3d 预温,将鸡舍温度提高到28℃以上,以便肉鸡入舍后鸡舍温度能够快速升高到32~33℃。鸡舍湿度需要提高60%~75%。如果使用地面平养育雏时,还应该不断翻动垫料,促使垫料温度达标。因为雏鸡入舍后,直接与垫料接触,所以垫料温度管理也非常重要。

2 科学养殖

2.1 及时饮水

在雏鸡入舍前1~2h,先将饮水器灌好饮水,在雏鸡到达后能够及时饮用到充足的饮水。在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能够尽快帮助雏鸡恢复体力,消除运输途中带来的疲劳感。如果肉鸡经过长时间运输且外界温度较高时,饮水中不要添加葡萄糖,避免加重机体脱水反应,给肉鸡带来严重危害。饮水温度可以控制在20℃,规模化肉鸡场需要在雏鸡入舍前,用锅炉提前烧好水,然后晾凉备用。这样可以减少冷水给鸡带来的腹泻现象,还可以杀灭饮水中含有的细菌。肉鸡刚入舍前3d 建议使用真空饮水器,同时结合使用水线乳头饮水,这样可以帮助弱小鸡只饮用到充足的饮水。

2.2 及早开食

在肉鸡入舍前半小时将饲料铺撒在料槽或料盘里面,这样肉鸡入舍后能够同时饮水和开食。在饲喂过程中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第一次饲喂料量应该按照每只5~10g 的数量,然后每经过2~3h 饲喂1 次,前三天饲喂6~8 次/d,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饲喂量逐渐增加,饲喂次数逐渐减少,4~7 日龄饲喂4~5 次/d,2 周龄到出栏期间,饲喂3~4 次/d 即可。在饲喂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肉鸡采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一方面可以给肉鸡提供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还避免饲料发生霉变和浪费[1]。

3 科学管理

3.1 温度控制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温度要求较高,需要做好温度管理,有利于提高肉鸡成活率。在前3d 需要将鸡舍温度控制在32~33℃,随着日龄的增加,正常情况下,每天降低0.5℃,一周末舍温降低到29~30℃,在3~4 周龄鸡舍温度控制在24~25℃。在温度降低过程中需要根据鸡群活动情况料灵活掌握,如果鸡群表现扎堆、不愿活动、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等症状,表明鸡舍内温度过低,需要及时升高舍温。如果肉鸡出现远离热源、饮水量增加、张口呼吸等症状,表明鸡舍内温度过高,需要及时降低舍内温度。

3.2 合理通风换气

育雏阶段肉鸡饲养密度相对较大,鸡只活动范围小,单位面积内粪便数量多,如果通风管理不当,舍内容易蓄积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给肉鸡呼吸道黏膜产生严重的危害,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需要合理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工作需要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和鸡群活动情况来合理实施。

3.3 光照方案

肉鸡刚出壳时,视觉对环境不敏感,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尽快寻找到食物和饮水,在前2 周光照强度建议使用60lx。在育雏前3d,建议使用23h 光照,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肉鸡增加采食和饮水时间,还可以通过停止1h 光照来刺激肉鸡的食欲,或者让肉鸡适应黑暗环境。4~7 日龄将光照降低到20~22h,在育雏第2~5 周光照实施18h,这样逐渐减少光照时间,满足肉鸡采食和饮水需要,促使肉鸡提高成活率和体增重。还可以适当控制肉鸡摄入营养数量,避免生长过快引起死淘率增加现象。2 周后实施5~10lx 即可,这样可以减少肉鸡活动量,有利于后期沉积更多的脂肪[2]。

3.4 饲养密度适宜

引起肉鸡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是饲养密度过大,因为肉鸡生活在封闭环境中,如果饲养密度过高,不仅引起鸡只之间相互争抢饲料和饮水,还加重环境空气的污染程度,肉鸡极易发生腿部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必须保证肉鸡饲养密度合理,为其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在育雏前3d,可以饲养40~50 只/m2,在1~2 周饲养30~40 只/m2,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肉鸡在生活空间内活动自如。

3.5 适时出栏

随着遗传育种的进展,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得到大大提升,一般饲养在42 日龄时就可以出栏。在出栏前6h,需要停止饲喂,供给充足的饮水,这样可以减少长途运输对肉鸡产生的应激。在抓鸡过程中,应该轻拿轻放避免对腿部和翅膀造成损伤,否则会降低肉鸡的胴体质量。

4 疫病防治

4.1 加强消毒管理

育雏阶段肉鸡对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抵抗力较弱,如果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就会增加病原微生物对肉鸡产生的侵害风险。所以肉鸡雏鸡养殖管理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按照程序认真操作,保证消毒工作质量达标。对于鸡舍内部可以使用酸类、醛类或卤族类消毒剂,每周带鸡消毒2 次,对于鸡舍外面可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周对道路、活动场所消毒1 次。并且肉鸡使用的料槽和水槽及时清洗和消毒,避免饮水或饲料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4.2 加强免疫接种

给肉鸡进行免疫接种是防治传染性疾病的首选措施,首先应深入了解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对肉鸡疾病的发病规律和动态正确掌握,然后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同时选择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的优质疫苗,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免疫接种工作,保证免疫效果良好。

在给肉鸡免疫接种前后,需要实验室进行抗体监测,根据抗体消减情况来调整免疫计划。免疫之前需要认真登记疫苗生产日期、批号和有效期等,在接种后认真观察肉鸡精神状态和反应,如果疫苗副反应严重时,需要使用药物进行防治,避免暴发疾病而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一般在孵化场出雏期间,利用孵化场先进的设备给雏鸡免疫接种法氏囊疫苗,在育雏阶段采取喷雾免疫方式,对传染性支气管和新城疫疫苗进行接种,这样不仅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接种疫苗引起的反应,还可以刺激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免疫力,提高免疫接种效果[3]。

4.3 药物防治

良种肉雏鸡生长发育阶段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所以在肉鸡入舍时一般选用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等副作用小,容易吸收的广谱抗生素作为开口药,预防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对机体产生的侵扰。肉鸡生长到1~2 周龄时,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非常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肉鸡还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一般选择泰乐菌素、盐酸多西环素等药物来预防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使用环丙沙星和黏菌素等药物来预防肉鸡感染消化道疾病。日常生产中认真观察肉鸡行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兽医人员尽快诊断和治疗,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菌群产生耐药性,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来治疗。

5 小结

在良种肉鸡育雏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还要加强疫病防治措施,肉鸡的健壮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饲养管理中,需要加强卫生消毒、温度控制、光照和密度管理、尽早让肉鸡饮水和开食,促使肉鸡同时采食和饮水。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随时调节鸡舍内通风和供热系统,确保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提高雏鸡免疫力。在疾病防控中,加强免疫接种,做好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保证肉鸡健壮生长,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猜你喜欢
雏鸡肉鸡鸡舍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