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呼吸系统疾病与环境的关系及饲养管理调控措施

2023-03-22 09:18申海龙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期
关键词:禽舍禽类家禽

申海龙

(浙江省长兴县农业农村局 浙江湖州 313100)

在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很多养殖场只注重养殖量,而没有注意到养殖环境可以对养殖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禽呼吸系统影响巨大,常常会导致大群禽类发病甚至死亡,给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因此,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的方式进行调控,以便能够优化养殖,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1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

1.1 家禽呼吸系统的特点

家禽的呼吸系统的特点非常鲜明,家禽有九个气囊,胸部气囊和腹部气囊连接在一起,整个呼吸系统没有气管的分布[1]。其上呼吸道中的气管和支气管等均是直接和位于胸部的气囊互相连接。这样的器官分布,很不利于疫病的预防,一旦病原在气管或者支气管内感染,就会引起气囊炎症甚至会导致腹膜出现炎症。严重时可以引起家禽的败血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1.2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复杂病因

家禽发生呼吸道疾病通常没有季节之分,品种和日龄也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季节变化或气候突变的情况下,本病的发病率会有所升高。家禽感染和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较多,发病后的病因较难分析,这样对家禽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形成困难。但大多家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均会与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环境因素也是本病发生最大和最主要的因素。

1.3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难度大

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家禽呼吸系统疾病,在治疗上,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案。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病因复杂,经过临床诊断很难能够准确判断出具体的发病原因,这就导致家禽在治疗时,常常是经验性的用药,这样使得治疗效果不确切,时好时不好的。而且家禽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密度过大,使得在治疗时,还在不断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给治疗增加了难度。而且由于家禽的生理特点,通过消化道来进行用药治疗,使得药物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也给本类疾病的治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在家禽的养殖过程中,环境因素是导致禽类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环境条件将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但均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作用,最终导致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通风以及环境病原。

2.1 温度

温度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温度的高低均会对禽类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应激,如果温度低于禽类最适宜的温度,则会对禽的呼吸道黏膜产生冷刺激,使得局部出现血管收缩的情况,导致血液在血管内循环不畅甚至出现障碍,肺脏也会出现功能性的功能减退。这样也会导致家禽发生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纤毛上皮的运动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组织中的蛋白质大量被分解,血液中的胶体蛋白明显增多,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下降,使得生理屏障受到一定的破坏,家禽对病原的免疫力降低,呼吸道容易感染病原,并且不易被消灭,最终导致禽类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本因素多发生于饲养管理条件不好,且外部环境温度过低的季节,如冬季和早春季节。在高温情况下,家禽又会由于散热导致呼吸加快的情况,这样处于呼吸道黏膜上的血管会发生充血情况,而血管的扩张,又容易出现一些炎性渗出,黏膜上的纤毛会脱落,使得黏膜过度的暴露,导致病原微生物容易在黏膜上滋生和繁殖,从而引起禽类的肺炎,导致肺脏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水肿,严重时还可见有淤血。肺脏出现问题又发展到呼吸道,最终导致整个呼吸系统瘫痪。这样家禽体内的热量不容易散发,易引起中暑的情况,导致呼吸道的症状更加明显和突出。

2.2 湿度

湿度也会对家禽的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养殖舍内的湿度过高和过低都会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些诱因。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就会对家禽体热的散发产生影响[2]。这就使得家禽的呼吸加快,而环境湿度过大又会使得家禽的肺脏内的压力增加,使得呼吸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淤血,有时还可见水肿。这样严重的情况就会导致病禽出现呼吸不畅或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使得病禽出现张口呼吸以及喘气,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湿度过小时,这样养禽舍内就会有粉尘过多的情况,这些粉尘会由呼吸道进入到体内,在呼吸系统内不断蓄积,这样不仅能够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严重时还会对呼吸道产生阻塞作用,导致家禽出现呼吸不畅,而且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也就会导致呼吸系统的局部或者整个呼吸系统都出现感染。

2.3 通风

在养殖过程中,保温保湿和通风常常是相反的作用,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天气寒冷,为了保持舍内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就需要减少通风次数和通风量,但随着通风次数和通风量的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会大量的蓄积,当环境中的氨气蓄积超过20mg/m3时,就会造成禽呼吸道黏膜的反应[3]。而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气体的增多也会产生类似作用。有时候对消毒液的过度使用也会让环境中的有害气体量增加,对禽呼吸道产生损害。导致其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炎症,诱发家禽出现发病。但如果在对禽舍内通风量过大,又会导致家禽出现感冒等症状,尤其是在气候寒冷的季节,多见于雏禽。有时禽舍建造不良,使得舍内出现贼风,也容易导致家禽出现感冒的情况,而感冒又引发呼吸道出现疾病。有时有的养殖场内设施不到位,依然采用煤炉加热的方法进行取暖,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通风相配合,就容易使得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剧增,这样会导致家禽出现中毒的情况,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有的养殖场为了追求过高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家禽养殖的密度不断增大,由于排列过于紧密,产生的有害气体也会相应的增加,而且明显不利于通风,最终导致有害气体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2.4 环境病原和消毒

在家禽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其每天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各种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这些物质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就会造成大量病原在其中滋生,这些病原会对家禽形成感染,尤其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直接导致家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一些养殖场内没有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这样感染病原的情况就大大增加。有些养殖场消毒工作不到位,导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长期存在,这样就对家禽形成长期的威胁,导致家禽出现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3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的饲养管理调控措施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的饲养管理调控措施主要是针对其引起发病的因素进行的。要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全面对养殖环境进行把控,就可以减少家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3.1 控制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通常在禽的生长过程中,成年禽类的适宜温度处于22~24℃之间,在这个温度下,禽会感觉舒适,而且体质也会最强。当环境温度超过26℃和低于19℃时,禽类就会开始出现不适应,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禽舍内的湿度控制最好在40%~75%之间。而且在不同的季节,要保证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处于相对稳定,避免忽高忽低对禽造成应激。

3.2 控制禽舍内的通风

禽舍内的各种有害气体如果大量蓄积,就会导致禽发生呼吸系统疾病。通常要将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到不高于0.15%,氨气的含量低于10mg/m3,其他粉尘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则越少越好,尽量避免出现。鸡舍内的鸡群密度要进行调整,适当降低鸡群密度,确保鸡舍内的空气质量,确保通风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通风时要同温度和湿度协调,避免通风对温度和湿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养殖场中最小通风量为0.0155m3/kg·min。

3.3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消毒

在养殖过程中,要对禽舍内外勤打扫,及时将其中的粪便和其他一些污染物清理出去。避免在舍内长期堆积而造成各种病原的滋生。在清扫过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不能留有死角,防止病原长期存在给养殖场造成长期的威胁。在消毒时不仅要对场内消毒,还要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等进行消毒,避免将病原携带进入养殖场。

3.4 提升饲养水平,定期免疫,提高自身免疫力

在养殖过程中,要给家禽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清洁卫生的饮水,这样可以增强家禽自身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还有在养殖中,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制定出免疫计划,定期进行免疫接种,这样才可以提升禽自身对一些病原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发病。

4 结语

家禽呼吸系统疾病是在养殖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发病原因最为复杂的一类疾病,给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只有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应用科学的方法和精细的管理才能够避免大多由于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出现这类疾病。

猜你喜欢
禽舍禽类家禽
捉鸡记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浅析规模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