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直播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窗口

2023-03-22 07:07杨晓玉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山东济宁2731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教文物孔子

杨晓玉(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山东 济宁 273100)

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程度也在与日俱增。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博物馆开始大力发展和利用新媒体这一传播媒介。从展厅看展到3D全景式展厅静态观展、线上课堂,再到直播看展、线上社交互动等以新媒体为媒介的线上博物馆活动,不断探索新媒体技术,是博物馆拥抱新时代的积极尝试。作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一环,网络直播的出现迎合了民众的文化需求,它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服务形式和内容,为博物馆文化的广泛宣传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了网友无法到现场参观的遗憾,让人们看到了数字化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孔子博物馆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网络直播在博物馆事业中的融合、运用。自今年起,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孔子博物馆联合山东电视台文旅频道先后开展了“遇见孔子”“人间孔子”以及“孔子博物馆十二时辰”等多次大型直播。通过直播,观众们可线上观展、体验社教活动、欣赏精彩演出、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孔子思想的影响之远,为无法亲临博物馆的朋友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直播一经上线,全网收看量破百万,受到多方好评。

一、孔子博物馆直播实践的意义

(一)推进孔子博物馆宣传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直播中所呈现的文物、特色展览、社教活动,乃至博物馆园区内的风景,对孔子博物馆形象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助推作用。在直播活动的带动下,孔子博物馆能够吸引诸多感兴趣的观众实地观赏,促进线上线下活动的相互结合、良性带动。同时,直播不仅能给孔子博物馆自身带来“流量”,更能使得博物馆所承载的优秀儒家文化传播更广。

(二)拓宽孔子博物馆服务维度、提升服务水平

网络直播的互动具有即时性。观看网络直播的受众,可以与孔子博物馆官方账号进行互动,且互动是即时的,观众从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交流的参与者。通过双方的互动,观众可以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博物馆工作人员可及时反馈,作出解答,更好地优化服务内容,提升孔子博物馆观众的参观体验感。

图1 孔子像雕塑

图2 “大哉孔子展”

网络直播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虽然依托VR技术所实现的线上展览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真实感,但以直播的形式观赏展览更能使线上观众身临其境。通过直播镜头画面的呈现,配合生动详细的讲解、趣味横生的社教活动以及即时性的互动交流,线上观众可以沉浸式参与到直播过程中。除此之外,有条件的观众还可以自主选择跟随社教活动,进行动手实践。孔子博物馆的直播活动,能够全方位吸引观众以线上参与的形式走进孔子博物馆,使线上观展、社教体验更具立体感。

二、孔子博物馆直播实践的具体实施

(一)内容为主

孔子博物馆以传扬儒家文化为主旨,讲好孔子故事,结合自身特点,设置丰富多样的直播内容,凭借细致的文物讲解,有趣的线上活动和新奇的文物修复展示吸引了数百万观众观看线上直播。

1.立足馆藏文物,进行特色展览

流传千年的文物,承载着哲人的思想和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同时,对文物的收藏、展示和保护也是博物馆的传统功能。孔子博物馆依托馆藏丰富的文物资源,举办了多个大型展览,每次开展都备受关注,吸引了广大观众朋友前来参观打卡,好评如潮。因此,线上参观各式展览、打卡精品文物也成为直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孔子博物馆所开展的“遇见孔子”和“人间孔子”两次直播中,主持人和专家一同带领广大网友参观了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展”“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孔府旧藏文物珍品展”等精彩展览,欣赏了“战国圆雕黄玉马”“葱绿地妆花纱蟒裙”等精美文物。透过屏幕,展厅里的文物被清晰地呈现在数百万观看直播的观众面前,尽展气度和风华。观众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还能够倾听专家学者对文物和历史的细致解说,通过一件件藏品背后的故事,品读孔子的一生,感悟圣人的思想和智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线上活动精彩纷呈,双向互动收获颇多

博物馆是为公共服务的,博物馆的成功有赖于发现并满足公众的需要。孔子博物馆从观众需求出发,通过直播为观众提供文化服务,设置了多种多样的线上活动,这也是孔子博物馆直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奖问答、社教课程体验、特色节目演出……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把夫子的谆谆教诲和刻板枯燥的书本知识,用趣味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感。孔子博物馆在直播过程中,开展了趣味《论语》知识问答、体验“描红”和“石刻拓印”、孔府点心手工制作以及“箫韶雅乐”特色演出等活动,带领大家学习经典,寓教于乐,体会传统文化技艺,观看精彩演出,使得观众们收获颇丰。这些线上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参与,并纷纷留言直呼“太长知识啦”“新鲜感满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等。

3.展现文物修复,突出数字化保护

除了看文物、逛展览、体验线上活动之外,孔子博物馆直播活动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全面展现服饰、古籍的修复过程以及突出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发展和运用。文物的修复过程基本不在观众面前展示,即使观众在线下参观博物馆,也难以亲临文物修复现场,因此,人们对这项工作也颇感陌生与好奇。为此,孔子博物馆的直播便深入馆区内部,带领大家探索文物修复的奥秘,一起见证服饰、古籍修复师的“妙手回春”。同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孔子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也在与时俱进,通过直播,网友们还可以看到孔子博物馆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的精妙和高超,体会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图3 “齐明盛服—明代衍圣公服饰展”

图4 战国圆雕黄玉马 孔子博物馆藏

(二)形式多样

孔子博物馆着力打造直播新形式,推动直播内容更加多样化。因此,在数次直播实践中,尝试了多种直播形式,多角度展现孔子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风光之美。

1.开展“云直播”,联动多平台

孔子博物馆“遇见孔子”“人间孔子”直播采用“云直播+多媒体联动”的形式,网友可通过十多家网络平台同步收看直播。直播中,除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还穿插着多个不同场地的连线互动。直播现场除了孔子博物馆这一主场之外,更是将范围延伸到了周公庙、鲁国故城、孔庙大成殿等历史现场,同时现场连线新疆图木舒克市屯垦历史博物馆“孔子文化展”,更好地利用了网络直播的便利性,更加全面、详细地展现了孔子的一生。

2.全天候“慢直播”,赏美景许心愿

与“遇见孔子”及“人间孔子”两场直播不同,“孔子博物馆十二时辰”采用慢直播的形式,全天候、不间断地将镜头对准孔子博物馆园区内孔子像雕塑和“源远流长”水景,展现孔子博物馆馆区内的美好风光。观众可以随时打开孔子博物馆的线上直播,见证不同天气、不同时节下孔子博物馆馆区内风景的变化,收获满满的治愈感。与此同时,在大众的心中,孔子一直是师者、智者的形象。每逢考试之时,都会有诸多考生线上祭拜孔子,以求考试顺利。因此,“孔子博物馆十二时辰”直播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互联网受众们既可以畅聊十二时辰文化,又能够为考试祈愿祝福。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式,网络直播以其独特的优势,对博物馆事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孔子博物馆所开展的几次直播,是网络直播技术与博物馆事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成功实践。今后,孔子博物馆将会继续立足于馆藏大量文物资源及文化优势,致力于网络直播的形式创新、内容优化,加快数字化、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让网络直播成为博物馆文化宣传的窗口,让新媒体技术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同时,在此过程中,孔子博物馆也将继续传承和弘扬经典儒家思想,让中国优秀文化通过网络直播这一窗口,更清晰地向全世界呈现。

图5 孔子博物馆宣传海报

猜你喜欢
社教文物孔子
文物的栖息之地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新意识形态语境下的社教栏目创新创优策略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文物掉包案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