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戏剧的独特价值研究
——突破重围的沁源绿茵剧团

2023-03-23 14:23
戏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沁源绿茵秧歌

武 超

红色戏剧具有独特的历史、思想和文化内涵,它产生于革命战争时期,在宣传革命思想、鼓舞军民斗志、娱乐群众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沁源秧歌从民歌小调“地圪圈”一路走上舞台形成演剧模式,正是源于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契机。

绿茵剧团诞生于晋冀鲁豫边区的太岳革命根据地沁源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由工农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绿茵剧团的成员不仅是演员,更是随时准备冲锋杀敌的战士。他们以沁源人民耳熟能详的秧歌为武器,自编自导自演,把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小调演绎成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地方抗战文艺作品,给浴血战斗的人民以动力和信心。

一、独特的革命主题

沁源秧歌是在抗日战争中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剧种,也是山西戏曲剧种中为数不多的在硝烟中成长壮大的秧歌剧种。由于它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表现主题,使其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民族性,在当时发挥了特殊的历史作用,成为太岳革命根据地抗战文艺的生力军,承载着娱乐、宣传、教育三位一体的职能,很好地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正面形象,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战斗意志。

1937 年9 月,沁源县被开辟为抗日根据地,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1938 年之后,日军对山西地区的各大抗日根据地进行多次扫荡。1942 年10 月,日军再次占领沁源,企图以沁源为“山岳剿共实验区”。沁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当时太岳区的领导制定出了围困沁源的方针,其中特别指出:加强宣传工作,着重帮助群众克服畏难情绪和麻痹侥幸心理,树立同舟共济、共同对敌的观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沁源人民与日寇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当时,山中的村民不仅以哼唱民歌小调来活跃山中的枯燥生活,克服少数人的低落情绪,而且还能互通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小调和秧歌的抗日宣传作用进入了根据地政府的视野。中共沁源城关党总支把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这个演唱活动引导到宣传抗日斗争中,增强了军民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小调和秧歌就成为这时期有力的宣传武器,成为党的喉舌。

根据地政府通过成立剧团、教育旧艺人、改造剧目等方式成功将沁源小戏改造成为符合宣传抗日的媒介。在党总支成员胡奋之、任芸芝、朱秀芝等同志的支持下,剧团于1939 年冬正式建立,起名为“绿茵剧团”,目的是期望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绿茵剧团大多是在敌占区演出,他们昼伏夜行。除在农闲和年节开展一些说唱活动外,经常利用“夜校”(初期也叫“冬学”)这个阵地宣传党的政策,动员教育群众。为了不使敌人发现,他们常常是在某地演出后,连夜急行军转移。各种演出道具都是战备性的,一有敌情,十分钟内就可以背上道具行装转移。因此,绿茵剧团不仅是一支文艺宣传队,也是一支半战斗分队。剧团的所有成员都肩负着两种任务——舞台演出和战斗自卫;他们都携带着两种武器:演出工具和枪支弹药。

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反映和歌颂那个年代的斗争和人民英雄。绿茵剧团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秧歌剧,实实在在发挥了组织人民、教育人民、宣传抗日的强大作用。在当时,这些红色题材剧目所带来的价值已远远超越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现实意义较为突出。

红色戏剧作为绿茵剧团创作的主体,首先体现着鲜明的革命主题和战斗性;其次,剧作追求的崇高内涵是义无反顾地捍卫民族尊严,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最后,剧作情节激烈、矛盾突出、悬念众多、扣人心弦,同时也交织着普通民众的个人命运,容易引发民众的情感共鸣。这样的红色戏剧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在当代语境下仍然极具借鉴意义和观赏价值。

二、独特的观赏价值

“我有两件宝,胡琴和步枪。日夜随身带,伴我走四方。操琴能奏乐,拿枪能打仗。平时搞演唱,战时把敌杀。咱们文艺兵,个个本领强。”①这是战争时期绿茵剧团自编的秧歌,歌词中的情境就是剧团的真实写照,当时的环境异常艰苦。据几位老文艺战士口述:“建团时,全部家底只有几把胡琴和笛子,其他一无所有。”更别说幕布、服装、道具了,就是必要的乐器也不全,几把胡琴和唢呐还是业余文艺爱好者自己带来的。在排练节目时,没有边鼓就用升子②代替,没铜锣就用铜盆敲打,没有排练场地就把火炕当作舞台。更难办的是没有现成的剧本。这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困难,还有如何面对当地老百姓的旧观念等的困境。

绿茵剧团编演的第一个节目是《山沟生活》,这个戏没唱腔,只有对白,演员台词全靠在台上即兴发挥。③主要反映人民群众对日寇采取的野蛮烧杀的不畏惧精神。“怀柔”诡计不能动摇民心,在冰天雪地的山沟里,少吃缺穿,病饿交加,亲人被抓被杀,沁源百姓始终不回家、不“维持”,体现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凛然正气和民族节操。《出城》主要讲述日寇占领沁源前夕,党和政府通过艰苦细致的动员工作,发动群众“空舍清野”,组织全民性的大转移,给日寇侵占后造成“无人区”,来困死敌人的故事。《抢粮》反映了沁源军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部队和民兵的配合掩护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到城里敌据点抢夺埋在地下的粮食以及敌人资财的斗争事迹。

《山沟生活》《出城》《抢粮》“三部曲”,都是反映沁源围困斗争的,再现了沁源党政军民齐动员,战胜各种困难,坚持斗争,与日寇展开生死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剧作根据演员的亲身经历编演,演出后引起了广大军民的强烈反响。民众看后,纷纷要求参军参战、打击日寇。在部队首长和官兵的有力支持下,剧团得到了捐赠的服装和道具。

在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中,剧团创作了大量源于群众生活的剧目,反映沁源军民在围困日寇的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一路演,一路观察,创作的剧目都与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绿茵剧团创作演出了《挖穷根》《难过年》《双转意》等剧目,在太岳根据地轰动一时,深受广大军民的喜爱。在反映现实斗争生活、服务工农兵方面,剧团演出了《白毛女》《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刘胡兰》《血泪仇》《小二黑结婚》等秧歌剧和新歌剧。在生产自救运动中编演了《劳动英雄胡长有》《女模范胡让牛》等剧目。随着战事发展,各地掀起地雷战热潮时,沁源围困指挥部发出在全县开展地雷战,处处打击日寇的号召,剧团及时编演了《地雷战》《锻石雷》《杀敌英雄李学孟》《民兵英雄李德昌》等剧目。为了鼓励群众参加抗日,支援前线,他们编排了《参军》《光荣抗属》《抬担架》《温妈妈劝子》《十二月花》等剧目。除战时创作的剧目外,像《摸牌》《平调》《梳妆台》《碾糕面》等传统秧歌也成为当时根据地的流行歌曲。此后,他们又编演了《围困城关》《狗小翻身》《一封信》等剧目,活跃在太岳抗日根据地,受到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表彰,成为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也成为各文艺团体学习的榜样。

沁源的绿茵剧团从成立到1949 年,紧密配合斗争形势和时事任务,创作演出了大量文艺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在剧团活跃的七年中演出剧目共58 个,其中自己创作的剧目有35 个,移植剧目13 个,古装剧目10 个,此外还编演了大量的快板、鼓词、对唱等小型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沁源秧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和丰富,包含了独唱、歌舞、小戏以及一些大型剧目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仅丰富了舞台表演,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红色戏剧将红色思想与戏剧形式融合,在艺术表现上也多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它的特点就是不用直白的说教形式来教育人,而是通过艺术手段,以巧妙的情节设计引发观众的欣赏兴趣,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当下,多媒体形式给观众带来极大的真实性和便捷性,但回看绿茵剧团的红色戏剧,仍然能带给人们强大的艺术冲击力,铿锵的语言,鲜明的主题,时代不同,观众不同,但艺术感染力依然可以共情。

三、独特的教育价值

绿茵剧团自成立以来,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剧团建立党支部,配备指导员,定期上政治课。剧团演员在长期的演出和行军中,组织建设、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程度都得到不断的提高。他们将识字牌挂在背包上,边行军边识字,把念台词与学文化结合起来,让很多大字不识的文盲演员开始识字,他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写日记、念台词,有些人甚至可以搞创作、编剧本,剧团成员的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地委书记刘开基更是亲自给大家上党课、讲党史,他所讲的革命烈士事迹,感动得大家热泪盈眶,大大提高了剧团演员们的思想觉悟,坚定了革命立场。为了不断充实文艺骨干力量,提高演出质量,剧团在人员方面也不断更新,经过党的宣传教育,剧团中出现了夫妻入团,一起投入革命宣传工作的现象。新成立的剧团有两种编制,一是演出活动编组,一是战斗编组。

一开始,老百姓固有的传统观念非常顽固,坚决不让家人参加剧团,他们认为剧团唱戏的就是戏子。沁源民间还流传着“戏子不是人,死了不能进老坟”“一不可学剃,二不可学戏”等传言。可见传统社会中,百姓对从艺人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被视为下九流阶层。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抗日战争时期,绿茵剧团的成立才改变了这些艺人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社会的演出中,艺人以迎合观众喜好、娱乐乡民为首要考虑,并与政治保持着谨慎的距离。旧艺人通过改造教育投入抗日活动之中,不仅改变了老百姓对演剧的认知,也逐渐改变了百姓脑海中的一些旧观念。剧团演员从旧社会的艺人变为革命文艺工作者,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愿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民间艺人这种身份的转变,也逐渐提升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力。

七年中,绿茵剧团由创建时的30 余人、3 名共产党员扩大到70 余人、20 多名共产党员,陆续为部队和地方培养、输送了数十名文艺骨干。党员干部的参与直接影响着剧团的发展,在推动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政策的同时,还确保了红色戏剧的发展方向。绿茵剧团的演员虽然大多都是原来旧戏班的成员,但在抗战期间具备了鲜明的革命性,从以娱乐为目的民间小戏表演组织变成了一支革命的宣传队伍。

绿茵剧团是伴随着历史年轮发展而来的,它代表和记录着一个时代的革命记忆。虽然一些作品只是时代的速写而难以代代相传,有的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其蕴含的革命本色永远不会褪色、不会过时,它已经成为老百姓认同的共同文化符号和社会的无形财富。对于沁源人民来说,两年半战争铸就的是决死一搏、坚强不屈的“围困战”精神。绿茵剧团的形成与发展彰显的是维护民族尊严、坚守民族气节的崇高品格,它深深影响着后世沁源人的价值观,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动力。绿茵剧团的兴起和发展现状也是沁源秧歌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在于成功地把沁源秧歌从“地圪圈”推向舞台,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它为山西革命根据地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形式,成为敌后根据地文艺运动的拓荒队之一,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沁源文化建设的基础,沁源秧歌本身也在革命洪流中得到了发展壮大。

注释:

①③分别摘自武敏《沁源秧歌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3 年硕士毕业论文,第5 页和第6 页。

②升子:当地一种秤粮食用的器具。

猜你喜欢
沁源绿茵秧歌
山西沁源红莲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沁源行:满目皆是“十八公”
绿茵少年
昌黎地秧歌
绿茵少年
《向沁源军民致敬》发表75周年纪念研讨会召开
绿茵少年
绿茵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