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调研报告
——以H市M校为例

2023-03-24 02:48张春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减评价课堂教学

张春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双减”背景下实现“减负增质”的效果关键在于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生成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四个维度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基于调研结果与分析,提出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创设教学情境、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坚持“教、学、评”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英语高效课堂的实现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十分重要。

一、对高效课堂的相关研究

学者叶澜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堂上,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是相对应“低效”而言的,高效课堂强调师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许多学者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高效课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陈传霞认为,开展英语整本、整篇阅读对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有重要意义,英语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能,通过文本体裁结构分析、文本语言分析和读后拓展等方法深度分析文本,培养学生文本情感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周启平认为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和感情投入,利用多种资源、“导演法”、思维导图、创设情境等有效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刘三春、张春华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分析,提出探究式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探究式教学活动能促进教师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情,从而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究点,同时提高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许多学者从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姜晓娟认为,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通过巧妙选材、联系实际和设置冲突来创设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加强实践应用和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高效课堂的生成。

调研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学科视角出发研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和教学内容设计,指出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学者从模式探究、实践反思、实证研究、评判标准、策略探析等方面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采用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对H 市M 校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该校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并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与对比,识别教师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课堂教学设计

1.目标总体上指向明确

所有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对教材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具有指向性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大部分教师讲解Unit 4My Day Reading时,能联系学生校园生活设定掌握单词及词组first、practise、be nice to、chat with、have a good time、best wishes 等,运用句型描绘学生校园生活,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等课堂教学目标。这些语言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都围绕整个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2.利用导学案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师访谈与课堂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学习难点,从而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与学生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导学案中学习任务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任务偏多、偏难,题型复杂等,这说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适当调整导学案,使之与新内容建立合理的逻辑联系。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不充分,学生缺失主体性

有些教师在导入环节“一带而过”,让学生直接回答问题、完成练习或者大声朗读,没有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与需求。学生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例如,有教师讲解Unit 6Food and Lifestyle Welcome to the unit时,向学生展示食物图片,要求学生将食物归类,之后仅要求两组学生朗读对话。显然,这位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设置有吸引力的、可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话题导入新课,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环境,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其生活经验建立联系,难以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重”讲解“轻”互动,学生没有“问题”意识

观察课堂教学,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容量大”“节奏快”,通过大量例句解释某个词、词组或句型,学生疲于记笔记、回答问题,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有些教师仅限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单句性提问,很少有连续提问或追问,即没有进行理解性、运用性、分析性和评价性提问。学生无法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参与讨论的机会,难以产生问题意识,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无法得以进一步巩固、深化乃至应用。

3.作业形式灵活性不足,设计有待优化

作业是目前考试制度下最有效的训练形式,而作业设计合理、精准、高效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按照年级组统一的作业单布置任务,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和所学内容的情况进行增删、调整或者设计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的作业。繁重的、单一的、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没有时间去拓展相关的学习内容,无法将课堂所学基本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阻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三)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全员参与率低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问答。尽管有部分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小组合作,但受时间限制,只有2-3 组同学可以参与,而且每组学生也没有全员参与。根据课堂观察及统计(8 周),平均每节课被提问的学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且有的学生课堂参与多次,有的学生全程未参与,课堂出现“一边倒”的现象。

2.多媒体利用率低,未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部分教师直接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也没有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个别教师进行了尝试,如讲解Unit 5Let’s celebrate Reading时,收集了许多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和庆祝方式等图片和视频资源来导入新课,却没有将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有效整合,而是直接呈现给学生,导致该环节用时长且没有发挥导入的作用。

(四)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次调研关于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与反馈,对自身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以及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与反思。

1.评价过于简单,未发挥导向作用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准确、客观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能及时评价与反馈,但对学生课堂学习态度、学习参与过程、学习体验没有进行一定的肯定与鼓励,也没有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方向性指引。如一堂练习课,学生完成首字母填空题,“The r_____food means reunion.”某学生回答3 次“red”“right”“ripe”都不正确。教师讲解了题目,分析了学生错误的原因,但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识记新词“ripe”的努力给予肯定与鼓励,这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反思“形式”有,“行动”弱,“成效”差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是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收集资料和教师访谈,发现所有教师都在教案中填写了课堂教学反思,但多数分析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课堂出现的“不足”或“问题”没有进行详细说明,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有的教师填写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节课不足之处是讨论环节,学生表现不理想。”可以看出教师没有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深入反思,也没有具体说明学生在哪方面表现得不理想、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

四、“双减”背景下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

学生、教师和教材是教学三要素,了解学生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完成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学习具备的自主性、专业性和探索性等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来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学生个人学习的自主活动和他人合作活动的和谐统一,寻求个性化认识的交流与共享、共同性知识的形成。学生和教师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思、学用、学创

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与教材文本建立紧密联系,使学生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学习和活动中,学生将认知与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像、音视频等直观性教具创设质疑、交流、讨论、想象或冲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将文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抽象概念与直观感受、新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易学、乐学、善学。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和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积极回应学生的努力,合理利用鼓励手段,如肯定、表扬、赞美或提示、建议等方式,使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感和成就感。

(三)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促进师生、生生互动

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与服务功能,英语课堂也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更加丰富、生动和有趣。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跨时空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生活、人与自然”为主题筛选和整合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网络教育资源,从中选择与教材文本相关的课前和课后学习资源,如寓言小故事、情景对话、演讲和影视片段等音视频资源。教师要确保课前学习资源是学生可理解的、可操作的,是开启课堂新知识的“钥匙”,而不是新知识的一部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学习资源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利用课后学习资源巩固、拓展新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与自我探究。线上的学习和参与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愿望与学习需求,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四)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发挥课堂育人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和决定育人效果的是重点是:学生是否对课堂学习活动感兴趣、能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是否从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是否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等。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应以全面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以及追问等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理解、适应和完成了课堂任务。

五、结语

基于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上对策与建议。在“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真正实现“减负增质”。

猜你喜欢
双减评价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