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文化”持续引领学校建设

2023-03-24 02:48关雪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安宁小学
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班级活动学校

关雪芹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安宁小学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晋中市榆次区安宁小学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深化学校办学内涵,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擦亮学校育人品牌。

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多元地发展,是和美教育的根本。安宁小学坚持以“创造生命的乐园”为办学理念,以鲜明的“三风一训”教育影响师生,以“和谐雅正、励行尚美”的“和美教育”熏陶感染师生,旨在引导师生文雅端正、和睦融洽、勤勉而行、正心尚美。学校从和美理念出发,把课程发展作为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的重要手段,建立了“和德、和智、和乐”三和课程体系,在创设多元课程体系上不断积累成果,使学校真正成为家长、学生信得过的优质学校。

一、和德:心平德和、志美行厉

“和德”重在教育学生修身养德,志向高远、砥砺操行,为德育课程的目标。通过设计系列主题班队会,着眼特色班级建设、常规教育、班风学风建设和系列主题活动教育,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长。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了兼职心理健康课教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居家网课期间,第一时间关注到师生心理健康,组织学生开展全校性心理指引覆盖全校6 个年级50 个教学班。班主任老师还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向学生推荐“同心战疫,心理赋能”美篇,完成心理辅导。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传递正能量,为心理教育赋能,师生共克时艰。

(二)寻找身边的最美逆行者

学生创作了多幅抗疫作品,开展寻找身边“最美抗疫人”的活动,寻找身边的最美逆行者,记录真实可敬的抗疫日记。80 多位家长的感人事迹,让师生激动不已,他们就是身边的时代楷模,就是孩子们崇拜的英雄!

(三)推广班级事务承包办法

“班级事务承包”让人人有“官”当,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通过个人申报与民主推荐,推进班级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抓班级自主管理,帮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四)强化值周班管理

值周班管理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为目的,其运行方式为:值周班与升旗班同步,全班同学分别以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执勤。值周班的职能有三个方面:榜样示范、辅助管理、志愿服务。“示范职能”要求值周班同学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在全校起到模范作用。“管理职能”指负责全校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包括学生仪容仪表、各班卫生情况的检查,认真做好记录和反馈工作。“服务职能”指落实岗位职责,为学校的常规管理提供服务。

(五)红领巾志愿者在行动

利用假期、双休日积极开展“红领巾献爱心志愿者在行动”的主题活动。学生争做“红领巾环保志愿者”,走进社区帮环卫工清理垃圾、走进公园捡拾纸屑、走进公共场所擦洗隔离墩“红领巾敬老爱老志愿者”走进敬老院送去对老人的关爱;走进老城、纪念馆为市民做讲解员。学生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安宁小学红马甲亲切的身影、温暖的话语、嘹亮的歌声,无不被市民夸赞。志愿者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晋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六)安全活动深入人心

通过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安全主题班会课、安全教育警示活动、安全演练、“小手拉大手”身边隐患排查整治等活动,增强了师生自救自护能力。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做专题讲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同时通过电子屏、微信群、校园广播站、橱窗、黑板报、安全教育平台、青椒二课堂等阵地,广泛宣传地震、消防、交通、饮食卫生、禁毒、防疫等方面的安全常识,提高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二、和智:化道为和、智圆行方

“和智”重在教育学生求知进取、行事方正、知行合一,为学科课程的目标。在国家五项管理、“双减”等政策相继落地后,针对家长所焦虑的减负后质量是否下滑,我校紧紧围绕减负提质这一核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作业改革要实效,向课后服务要品质。

(一)单元整体教学精彩纷呈

通过对单元的整体教学构思,找准单元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一个单元内的各个课时计划体现一定的完整性、联动性和思想性。

(二)借“前置性学习”东风,提升团队素质,彰显师者初心

前置作业能帮助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前置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让课堂更具挑战性,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三)项目学习启动

晋中市第五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明确提出了小学要积极推进“项目学习”,我校积极行动,研究探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项目学习”研究主要有:基于教材的大项目、立足单元的小项目、着眼一课的微项目三种类型。

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开展了“古诗词游山西”大项目学习活动,寻访山西诗词典故、历史文化、地标建筑、特色事物,自制文化宣传手册,笔情墨意勾画“锦绣山西”;结合国家热点时事,开展“神州系列”“冬奥之光”“晚舟归航”“致敬抗疫英雄”等项目学习。学生的作业汇报形式多种多样:每周的要闻播报、新闻评述、思维导图、宣传手册、创意绘画、读后感等。

各年级组的学科组依托单元整体教学,进行学科小项目作业和微项目设计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分为自主课程和共享课程,在保证大多数学生在校完成作业、教师随堂辅导答疑的基础上,提供菜单式项目供学生自愿选择,借助社会力量聘请校外辅导员,广泛动员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高校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学校共开设20 多个社团,包括人文类、艺体类、科技类、国学(画)类,个性化、特色化的社团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切实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深受学生喜欢。目前,我校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有2 300余人,占全校总学生数的90%以上。

(五)主题学习书香浓

我校立足课堂教学,以高效课堂和素养提升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适合学情的主题阅读模式。借助语文主题丛书,让教师树立大阅读观,围绕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做到一课一得。教材与阅读主题丛书结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实行阅读星级评价制度,每个班级设计一份“班级阅读计划表”,分时间段规定了必读书目、荐读书目、自主阅读书目,让学生平时做好笔记。通过读书交流、成果展示,每月、每学期评选出“阅读之星”,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和乐:明礼修身、悦己达人

“和乐”重在教育学生知文达礼、做事恰当、和顺礼让,拓展课程的目标。学校大力拓宽教育资源,开创育人新局面,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六节、六礼、六活动”启智润心,五育并举营造育人新生态。

六节指读书节、英语节、数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包括“浸润书香 雅正人生”书香序列活动;感受应用、体验学习的英语实践活动;突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节活动;新奇创意、动手实践的科技作品展示;力争上游、顽强拼搏的体育竞技;歌颂党恩、感恩时代艺术盛宴。

六礼指开笔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节庆礼、致敬礼,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志的开笔启蒙教育;永争先锋、庄重肃穆的入队仪式;感恩美好、感谢遇见的成长留痕;珍惜过往、憧憬未来的毕业典礼活动。节庆礼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切入点,在学校组织开展各种经典阅读、节庆民俗、文化娱乐和户外健身活动,促进我校节庆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清明节活动包括以下内容:(1)以小报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2)以照片、视频或文章的形式呈现郊外踏青访春;(3)走进晋中烈士陵园、革命遗址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开展清明祭扫与学习活动。端午节活动如下:(1)查找资料追根求源以正本;(2)诗文吟诵以传承;(3)巧手制作寄情怀。

通过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浸润,涵养了学生情怀,传承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六活动指安全教育活动、研学实践活动、升旗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家庭达人活动、迎新活动。

通过六节、六礼、六活动的实践育人,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推动学校和美文化建设,深化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

我们将以“和美教育”为指引,建“三和”课程,培“和雅”之师,育“和乐”学子,构建“和美”校园。学校工作持续向高质量迈进,向内涵式发展迈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班级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四小怪”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