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2023-03-28 02:06张桂娟
教育界·A 2023年5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和“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堂教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将以往的被动接受学习模式变成了自主探索学习模式。动手操作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文章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做了积极的探索,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其知识体系的完善,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张桂娟(1994—),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镇栟茶小学。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未顾及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生当成没有想法的“收纳箱”,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其领悟知识的过程,导致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长时间下来便会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新课标引领下,数学教师应改变死板的教学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真正在活动中思考,从而发展思考力和创造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动手操作信心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动手操作的保证、高效课堂的基础[1]。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可以将学生从机械、枯燥、沉闷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使学习新知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验与享受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对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握好动手操作的“火候”,引导学生合理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互动,形成探究的意识,对数学学科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出示算式“24-7=?”,问学生应该怎样算,并利用工具进行实践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拿出2捆小棒(每捆10根),再拿出4根散开的小棒,此时学生手上共有24根小棒,教师再让学生从中拿出7根,问学生可以怎样拿。学生立即意识到无法从散开的4根中拿出7根,只好围绕2捆小棒思考,由此想到了以下3种拿法。

方法1:将2捆小棒全部拆开,得到20根小棒,和之前散开的4根混在一起,就是24根,再将其中的7根取走,便余17根。

方法2:将其中的1捆小棒拆开,和一开始散开的4根混合,就是14根,从这其中取走7根,便余下7根,再和另外一捆进行混合便是17根。

方法3:从一捆中直接拿出7根,这时这捆小棒还剩下3根,加上原先的1捆和4根便是17根。

对于学生的操作过程,教师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将自己拿取小棒的过程自行表达出来,请班级的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之下,学生自由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操作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二、进行精心组织,规范动手操作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数学老师开展的操作活动杂乱无序,只有表面热闹,实则没多大效果。因此在动手操作前,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强调操作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操作过程和细节,分析、归纳、总结出数学结论,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并与他人分享[2]。此外,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前,教师应规定好操作的时间,让学生按照合适的节奏进行操作。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科学、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引导,以行之有效的模式,有序地推动操作的进程,让学生在操作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得出结论。

比如,在进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教学时,教师提供了4个玻璃容器—1个圆柱和3个不同的圆锥,并为圆锥分别标上a、b、c,其中,a圆锥与圆柱高、底相等,b圆锥则与圆柱只有底相等,c圆锥和圆柱等高不等底。为了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有目的性,更加高效,教师出示了如下要求。

1.将3个圆锥和圆柱比一比,看看其底面和高有没有联系。

2.猜想:将3个不同的圆锥用水注满,再将水向圆柱里面倒,猜想倒满要几次。

3.动手操作:将3个圆锥用水注满,接下来向圆柱里面倒,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学生操作期间,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注和指导,进行适时的点评,确保学生能够高效、顺利地进行操作。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意义、更有方向,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把握合理时机,提升动手操作成效

(一)在新知难点处动手操作

数学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科,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发达,生活经历较少,学习数学会有比较大的难度[3]。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拾级而上,更好地吸纳新知。在新知难点处,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将学生难以自主消化的知识转变成直观、形象的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化解学习难点,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学生所要学习的概念内容比较多,尤其是闰年和平年的知识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可将生活元素融入新知识的导入过程。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李华现在10岁,上3年级,至今过了10个生日,而他的爸爸现年35岁,却才过了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听了感觉很奇怪,发现了一个互相矛盾的问题:“爸爸过的生日怎么比自己的小孩少?”于是学生踊跃发言,争着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老师,你是不是弄错了,生日不是每年都过吗?35岁怎么才过9个生日呢?”有的学生说:“是不是有些年份爸爸没有过生日,而李华每年都过生日?”还有的学生说:“老师,是不是李华爸爸的生日日期很特别?”教师肯定了这名学生的想法,追问说:“李华爸爸的生日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不同年份的日历,进行观察、记录、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翻看日历时,很快发现了问题: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有差异,其中7个月的天数均为31天;另外4个月的天数均为30天。教师此时告诉学生,前者为大月,后者为小月。学生还发现最奇怪的是2月,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而是有的年份为29天,有的年份为28天。教师趁机揭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每4年才有1个闰年,由此学生便找到了李华爸爸35岁过9个生日的原因。

可见,在教学难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經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驱使学生主动地探寻其中的奥秘[4],

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主动地去发现蕴藏在实践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认知错误处动手操作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不理不睬,也不能一味指责,应有包容之心。在处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错因直接讲解给学生,然后告知学生正确的结果,让其进行订正。这样处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错因,时间长了仍会淡忘,甚至再出现相同的错误。教师应睿智地处理,将其转变成现成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主动剖析,找到错因,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升华,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思维辨析力[5]。

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图形周长之间的区别,教师可以用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如:“有2张相同的正方形纸,它们的边长是10厘米,现在把它们进行拼接,得到一个长方形,请问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看到这样的题目,大多数学生认为难度并不大,完成起来很轻松,并写出了这样的解答过程:10×4=40(厘米),40×2=80(厘米)。但这却是错误的,学生首先计算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因为长方形是用2个这样的正方形纸拼成,所以再乘以2。可见,学生的思维容易被知识的表面所蒙蔽。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裁剪出一样大小的纸进行实际的拼接,以此探究其中的长度关系。学生很快进入了动手操作中,发现所拼出的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边长的2倍,宽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由此通过公式算得长方形周长为60厘米,并非80厘米,所以原先的算法是不对的。

在学生的思维陷入误区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放慢教学脚步,让学生运用生活素材进行动手操作,进而自己找出错因,探寻解题方法,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让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在思维发散处动手操作

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思维的发散。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对于思维发展的重要程度,然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舞台,创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拓展思维,实现创新。

比如在圆柱的体积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利用学具分析等分的圆柱。因为学生已经具有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经验,于是教师选择了放手,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进行圆柱的拆拼,由此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了让学生的操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等分的圆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什么的图形?

2.所拼出的图形的底面积、高和圆柱的底面积、高之间有何关系?底面积呢?

3.所拼出的图形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4.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求?

这几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层次性,步步深入,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进入了动手操作中,他们有的负责操作,有的专注观察,有的进行及时记录,有的执行计算任务。操作完成之后,学生发现,被均匀切割的圆柱能够拼成一个规则、清晰的立体图形,并且与长方体非常相似,具有相同面积的底面以及相同长度的高。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参考长方体体积的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的圆柱体积求解方法,并总结出了相关的公式。此时,教师没有急于收尾,而是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有的学生表达了想法:“我们前面是将拼成的长方体竖着放的,实际上也可以横着放。”该学生边说边演示:“此时,它的底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比便是1∶2,而它的高也与圆柱半径相等,那么就可以推出,圆柱体积等于其一半的侧面积与半径的乘积。”此时,班级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上述教学过程,教师为学生精心安排了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探索出了圆柱不同的体积计算公式,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发散,增强了其创造意识。

结语

总之,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调动多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获得充实的学习体验,在动中学,在学中思,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研究教材、重组教材、活用教材,为学生设计有意义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概念,探究和把握规律,进而发展智力,获得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领略数学的无限精彩。

【参考文献】

[1]何红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84.

[2]李春亮.动手操作,让儿童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73.

[3]唐倩.动手操作 实践感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20(35):179-180.

[4]付士芹.指尖上的数学:例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行[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93.

[5]林晓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28):12-13.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