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特殊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
——浙江省遂昌县推进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实践

2023-04-05 12:24叶艳景浙江省遂昌县教育局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遂昌县残疾学校

叶艳景|浙江省遂昌县教育局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乃至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也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特别是“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理念,为特殊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为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的丽水市遂昌县,立足县情,以残疾少年儿童的终身幸福为出发点,全面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其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下:1994年,遂昌县在丽水市率先创办了第一个特殊教育班,并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试点县;2018年,遂昌县在特殊教育实践中实现了由“一个班级”向“一所学校”的转变,建立了“以特殊学校为引领、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全面帮扶残疾少年儿童机制。一步一个脚印,遂昌县在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打破瓶颈,挖掘资源,补齐短板,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县的特殊教育发展路径。

一、从“0”到“1”:规划引领保入学

学校和社会要营造人人受教育权利都能得到充分保障的全纳氛围。遂昌县以融合教育思想为指引,从“0”起步,为残疾少年儿童构建起一个全纳型特殊教育发展机制,让他们真正地与健全少年儿童一起参加学习、接受教育。

(一)建好1所学校——硬件走在前

根据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遂昌县秉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优”精神,按高标准高要求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后期学校装修、设备添置、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成了一所占地面积603.53平方米、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投资423万元的遂昌县特殊教育学校,并于2018年秋季投入使用,同时还建成了感统训练室、蒙台梭利教学室、生活教学室等8个资源教室及1个微景观创作室,结束了遂昌县特殊教育没有独立学校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特殊教育的面貌。2019年,遂昌县又投入100万元的特殊教育高中段建设专项资金,推进特殊教育向高中段延伸。

(二)制定1套方案——管理走在前

2021—2022学年,遂昌县根据浙江省特殊教育二期发展规划要求,组织专家委员会,采取上门评估、简易评估、集中评估等多种方式,在丽水市率先开展残疾儿童入学评估工作。同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入学安置方式,建立学籍档案,落实义务教育段轻度残疾“零门槛制”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期末成绩评定计分不计入政策,并同步率先启动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工作,使残疾儿童安置工作更加规范,从而真正落实“零门槛、零拒绝”入学政策,创造全纳氛围,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减轻家长负担。

2022 年秋季,通过对全县41 名残疾少年儿童进行科学评估,遂昌县落实随班就读、特教入学、送教上门等分层入学保教工作。其中在特殊学校入学的31人中,有4人大小便不能自理。目前,全县3~18周岁持证残疾少年儿童共有218人,除义务教育段入学率保持100%外,学前段入学率从2017—2018 学年的75%提高到95%,高中段入学率从2017—2018 学年的35%提高到92%,3个阶段均达到了全省标准。

(三)紧盯1个末梢——攻坚走在前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性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的集课程、教材、专业书籍和学具、教具、康复器材、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

遂昌县从2014年创建第一批普通中小学幼儿园资源教室至今,通过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共投入99.5万元,建成资源教室18个,基本实现了“布点乡镇全覆盖、随班就读5人以上学校全覆盖”的“2个全覆盖”目标。其中,3个幼儿园资源教室的建设,为特殊教育向学前段延伸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遂昌县还将投入资金55万元,完成设备更新。

二、打造“三大课堂”:突破时空保上学

近年来,随班就读成为我国大力推行的融合教育方式,学习能力较好的残疾少年儿童已经进入普通中小学班级就读。但是,依然有一些孩子无法在普通中小学班级就读,因此来自政府部门、特殊教育学校、社会组织的教育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遂昌县积极打造“三大课堂”,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及帮扶资源。

(一)拓宽课程,打造为未来而教的“校内课堂”

围绕“生活”展开,以“我能生活”理念指导学生生活,以“生活化课程”理念引领教学课程,是遂昌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理念的第一条。学校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按要求设置课程,开展教学工作,以标准化的课程、规范化的课堂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抓手。同时,从“生活教育”理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课程,让学生不仅生活能自理,还要做一名能自立于社会的人。除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外,低段班开设生活适应、畅游律动、美术等课程,以帮助学生适应生活和养成习惯,高段班开设体育、家政、微景观创作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发挥医教结合优势开设康复课程,以训练学生的康复技能。如为孤独症儿童开设一对一的个训课程,对语言发展滞后的学生进行发音构音训练,对动作协调性差的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规范的标准化课程促使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提升了特殊教育质量,有效减少了陪读现象。目前,陪读学生从2018年的4个减少至0个,极大减轻了残疾学生家庭的生活压力。

(二)加压前行,打造一个不能少的“送教课堂”

为了更好地服务重度残疾学生,遂昌县教育局每学期初召开全县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落实“送教上门”工作。县教育局每学期组织专项督查工作,检查《遂昌县送教上门工作记录手册》,核对基本信息、送教内容与照片。近年来,县教育局、县残联、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人员,乡镇干部、责任学校教师、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送教队伍,面向全县送教对象开展送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残疾学生,把爱心和温暖送给每一个残疾学生,把信心和希望送给每一个家庭。

以2020—2021 学年的数据为例,全县共有送教上门学生42 人,志愿者累计行程2000 公里,遍及全县20 个乡镇街道,实现送教480 人次、1920 课时,平均每个学生享受送教11.4 次,切实保障了残疾少年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从年初的“一个都不能少”到助残日的“党员志愿行”、儿童节的“共同的节日”,从9月开学季的“送教上门同步开学”“承诺式送教”到学期结束之际的医教结合“走到家、见到人”行动,遂昌县开展了地毯式送教活动,志愿者们跑遍全县各个乡镇,进入每个残疾学生家庭,做到“不落一个,进户见人”。各种做法充分体现了遂昌县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利益的决心,也彰显了“让城乡的特殊孩子共享教育的同一片蓝天”的理念,受到广泛好评,相关做法被《中国教育报》等各大媒体报道。

此外,秉持“陪伴不放假”精神,“我陪你一起走过”活动将特殊教育服务向暑假延伸,活动时间涵盖整个暑假,解决了残疾学生暑假无人管理的问题,提高了特殊教育的服务品质,基本实现残疾学生暑假全时段服务。

(三)与时俱进,打造资源不掉线的“数字课堂”

2021年5月,《遂昌县送教上门“网络课堂”方案》实施。县教育局联合华数广电公司为送教学生建起了“星星网络课堂”,定制“特教送教”点播选项。学校特教教师收集、制作学习资源,开发包含各学段各学科的可点播课程资源1000余个。遂昌县残联全额资助投入资金约4.6万元,共赠送43寸彩色电视机及具备点播功能的机顶盒共23套,覆盖了全县义务教育段采取送教上门就学安置方式的全部残疾学生。从此,残疾学生在家就可以点播课程参与线上学习。同年12月,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县残疾人联合会对该项目进行评估,对“网络课堂”的使用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专门调查,家长表示内容针对性强,学生喜欢看,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

三、加强融合:校社协同保优学

“没有成人世界的融合就没有儿童世界的融合。”现今,“社会融入”已经成为残疾少年儿童发展的最终目的,而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就必须通过成人的“校社融合”,以最大程度为他们提供帮扶,提升他们在智力、社交、行为、情绪、技能等方面上的能力。融合教育是一场向善的修行,只有全社会改变思维、改善环境、改进方法,残疾少年儿童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一)打通渠道,强师资促均衡

特殊教育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有着更高要求。小县城的特殊教育,师资缺口问题同样明显。2019年,借力遂昌县教育人才八条新政,教育局参加校园招聘会,成功引进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具有本科学历的专职教师2人,充实了师资队伍,助力遂昌县特殊教育打开新局面。目前,遂昌县的特殊教育在岗教师由2017年的2人增至11人,其中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由2017年的1人增至4人。

即便如此,特殊教育在县域内体量依然太小,很难开展高质量的教研活动。遂昌县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与同类学校合作的方式,借力山海协作工程,打破局限,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提高专业水平。学校从2020年开始与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衢州市衢江区启智学校开展优质课评比、互开讲座、跟岗学习等教研活动,逐渐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成长氛围,教师专业成长迅速。

(二)共建共育,强资源抓融合

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职业教育,让残疾少年儿童将来能自立于社会,意义重大。遂昌县特殊教育学校于2018年提出“大融合”教育理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创新课程模式,实现了全员式育人、多元化教学。学校与县青少年宫、团县委、县慈善总会等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协作,有计划地将各类体验、操作、观摩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内容涵盖游戏、艺术课程、厨艺体验、购物实践、参观会馆等,旨在将社会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走出学校。学校开设“校社融合、共建共育”志愿者课堂通道,为爱心团体和个人助残搭建桥梁,并每周开设2节常态课,旨在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课程建设、共同提高育人质量。至今,相关公益课已开设80余节,营造了全社会助残的良好风尚,优化了学校的课程结构。学校还通过网络平台举办微景观作品义卖活动,引领学生在爱与被爱中增强自信心,为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并助力残疾学生成为残而有为、自立自强、敢于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内扩外引,强机制齐帮扶

遂昌县通过内扩外引推进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工作:积极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预算的通知》精神,每年按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完成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工作;出台了《遂昌县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使用和管理规范》,有序推进资源教室建设,并提高资源教室使用和管理的规范性,为更多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服务;积极探索教育部门与团县委、残联、民政和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的多种形式帮扶合作,多渠道争取特教经费,不断拓展特教资源。2018年以来,县特教经费逐年上涨。2022年,相关部门共拨付特教经费45.36万元,年均开展微心愿等助残系列活动120余次,6名幼儿在县康复中心接受训练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在义务教育大步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今天,遂昌县紧随时代要求,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的全纳为支点,抓好特殊教育工作,撑起了残疾少年儿童的美好未来,促进其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为山区县的特殊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猜你喜欢
遂昌县残疾学校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新荷初绽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学校推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