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2023-04-05 02:5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黎继承
师道(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物理学科

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 黎继承

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就初中物理学科而言,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这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认真践行的使命。我们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结合学校实际,用“五环驱动”模式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所谓“五环驱动”就是课堂教学依次分为“前置作业”“目标呈现”“问题驱动”“自主构建”和“学以致用”五个环节。五环驱动模式通过前置作业连接上一课时与本课时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目标呈现,展现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问题驱动与自主构建环节则通过构建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新知识,并以问题组的形式为导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环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一、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是一个预习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上课之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对本章节描述的内容是否有一个明晰的了解,根据本章节的内容提出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构建了情景作为前置作业:通过构建起夜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灯光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房间,在古代没有电灯可以使用火光看清房间,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光看清物体所以不需要电灯,让同学们意识到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

通过构建情景,引领学生走进与认识光的世界,将学生对于光的模糊认识抽取出来,并通过问题的拆分与细化一步步认识光世界的特点。有了这课前的阅读、认识和思考,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目标显现

物理学科设计教学目标要围绕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因此,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做到三点:

1.课标设计围绕课标规定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五个维度进行,把核心素养渗透到每节课当中,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当中。

2.目标设计要在深刻分析、领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要从教材内容中深挖出核心素养要素,把核心素养要素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3.目标设计要针对学生学情实际进行。这里面在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整体学习基础的问题,二是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问题,在了解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后,设计出既能贯彻核心素养目标,又符合学生实际,还能体现学习的差异性的教学目标。

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中,给学生呈现了如下目标:

物理观念:理解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照物、参照物怎么选。

科学思维:理解在运动的描述中,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探究:理解什么事例可以用来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描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形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态度。

用问题的形式呈现目标,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更有抓手;用核心素养四维目标替换原来的三维目标,实现对人的教育的全面回归。

三、问题驱动

物理学科是一门不断认识世界、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究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切入、问题引领、问题驱动为媒介,进行物理学科问题的学习、讨论和探究。

例如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教学中,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进行引导:1.两种不同的物体摩擦后能不能吸引轻小物体?这种现象叫什么?2.用餐巾摩擦过的两根吸管相互靠近时会怎样?与丝绸摩擦过的刻度尺靠近时又会怎样?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将课时问题拆分、细化,给学生的思维建构过程提供抓手,满足学生对思维发展的深层需求。

四、自主构建

充分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让学习者在独自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学习活力,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生成知识意义,建构知识意义,逐渐形成在相关问题与现实生活中应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形成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性的资源,在互相帮助的背景下,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新形态,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

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提出与磁悬浮有关的一系列的问题:悬浮在空中的列车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磁悬浮列车会悬浮在空中呢?磁悬浮列车悬浮在空中的时候,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磁悬浮列车有没有和其他事物进行接触呢……

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主动迁移原来所学的知识,探寻问题答案,有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对磁悬浮建构有了深刻的认知,还对物体在具体的情况下所受的力建构了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因思考和解决问题锻炼了思维能力,也便于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五、学以致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其中“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本身就是一个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学科及生活实现问题的主题,因此,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以致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例如: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为基础,围绕水这一主题,可以研究水循环的物理过程,结合水与地球各个系统如大气、生态、地质、气候、土壤、热力等方面与水资源研究如淡水、污水处理、灌溉、净化、污染、再利用,与水资源管理如水坝、节水、发电、引水、现代农业、雨水收集等方面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在应用中调用已学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有趣”“有用”“有成”。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表征,将领域化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个体发展目标,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操作化,建立起党的教育方针宏观要求与具体教育教学的有机联系,明确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方向。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处处留心皆物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超学科”来啦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