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慧校园建设的三个落脚点

2023-04-05 22:18广东省深圳市宝民小学刘金兰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校园智慧

广东省深圳市宝民小学 刘金兰

智慧校园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改变育人模式为目的,提高办学效率。目前,智慧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教育改革的重视,成为教育改革的生长点。笔者在学校治理的过程中,感受颇深。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笔者带领教师从服务平台、课程整合和管理体系三个落脚点入手,较快地取得了成效。下面,笔者谈一谈做法与体会。

一、完善智慧校园的服务平台

智慧校园包括:为学生构建智慧图书馆,建立学生借阅记录系统;开展VR/AR教学;构建微软MR混合现实课堂;等等。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无线网络应该实现校园全覆盖,并且运用云计算技术,对校园进行虚拟化管理。如学校智慧图书馆由原图书馆升级而成,通过整合多种资源,融合先进技术,增强管、借、还人性化服务等多种举措,将书、人、空间连接成信息生态有机体,成为集“学校图书馆+校外少儿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于一体的智慧图书馆,通过借阅系统,学生阅读种类、阅读一本书时间和阅读的喜好等清晰可见。系统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阅读建议,进行阅读指导;呆萌又酷炫的机器人管理员“小宝”可以帮助介绍图书馆馆情,解答各种疑问;走进视听太空舱,佩戴上VR眼镜,给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监控设施、移动终端等校园硬件设备,只有一应俱全,才能更好地保障智慧校园的顺利运行。学校其他服务平台的建设均从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备的性能、教师的信息素养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完善各项服务平台建设。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融合非常重要。学校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主要从课件制作、平台操作应用两个方面改进提升,通过教师培训、案例展示、经验交流等方式,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开发,完善现代课程育人体系。其操作方法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引导教师结合课程方案,遵循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智慧校园平台性能,从课程融合的思路入手,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门类,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升学校育人的效果。

如学校以“三棵榕”创新实践室为平台,在完善创客学习实践环境及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STEAM教育驱动各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的重构,形成以机械工程与电子技术、3D建模与打印、木工坊、模型教育、智创未来等创客项目为核心,并且与日常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未来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边界,实现跨学科整合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英语学科开展电影课程教学,语文学科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等,集表演、绘画、欣赏、实验、问题解决等为一体的项目式、综合化学习,并对PBL(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过程开展大数据评价,旨在通过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有效地解决问题,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由科学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开发实施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通过AI基础知识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项目实操课程等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在落实“双减”政策、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机器人、虚拟飞行、机械搭建、科学小实验、创意机器人、三模、智创、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博物馆探秘等多维度融合的跨学科课程,形成用信息技术引领未来人才培养、以信息化校本课程为载体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此外,学校结合实际开设iPad智慧课堂班。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在iPad智慧课堂班,师生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在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活动环节广泛应用,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微课的预习和复习,在评论区研讨展现个体思维,实时反映答题情况,展示作业、作品等,运用“云—台—端” 动态学习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知识的重构连接、即时的评价反馈及学情变化的动态预测,以实现精准的学情诊断与教学决策,最终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助力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同时,积极探索VR沉浸式教学,重视学科资源库建设,搭建广阔网络平台供教师研讨,并利用“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听课、评课,观察者利用移动终端,直接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从而达到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培训,也要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培训,这样技术与课程才能有效融合,高效实施,从而实现学校整体育人水平的提升。

三、建立校园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建立快速化、精准化、人性化的办公系统

学校引进的钉钉办公系统功能强大,管理应用过程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有些管理还可以实现人性化、个性化。如OA审批功能,根据各项工作的管理思路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流程中的职责与权限“量身定制”管理系统,好像项目审批的部门与审批人员的先后顺序,完全可以根据工作审批的项目事件类别与相关职责管理权限,进行精准设置,审批流程还可以设置提醒环节。这种人性化、精准化的智慧校园办公系统,让“信息快走路,领导、教师少走路”,实现了管理精准、高效。

(二)建立家校一体化的学生管理系统

家校共育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利用智慧校园中的相关平台与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改变家校共育的传统方式,为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便捷、精准和高效的管理服务,提高家校共育质量。

如学校根据智慧校园设备提供的平台,开发出学生上(放)学管理系统,应用这个系统,学生可以在上学、放学经过校门时,通过人脸识别在大数据中留下信息,家长通过“家长端”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孩子进校与出校门的情况,有异常情况,可以快速地向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反映;教师对学生的上学、放学情况有需要与家长或管理人员沟通、协商时,可以操作“教师端”实现快速精准地交流;管理人员通过“管理端”大屏幕,可以清楚地掌握各年级、每个班学生上学、放学的即时情况和过程情况,对教师与家长反馈的情况也可以进行监控与管理。这种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减少了过去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家长、教师、学生扎堆的现象,缓解了因为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孩子产生的焦虑心情,同时学生个人与班级的考勤工作让班主任与学校管理部门减轻了不少工作量。

建设智慧校园,不仅仅是购买一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软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把设备、资源与学校育人项目有效对接、融合,并且常态化地应用。在此过程中,平台建设是前提,与课程融合是重点,加强应用、管理是获得育人效果的保证。

猜你喜欢
育人校园智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他们用“五招”育人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