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

2023-04-07 03:33赵聘商宪丽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科农林产教

赵聘,商宪丽

(1.信阳农林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农林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新农科建设的核心在于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农林类院校涉农专业在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依托农林类学科育人结构的优化,促进农业产业体系、价值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升级,为我国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技术、理念等的全方位支持[1]。地方农林高校作为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主体,要把握新农科建设的方向,结合区域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多元需求,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调整,综合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产业发展资源等,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并突破专业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限制,依托专业间的关联性,形成专业群育人模式,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拓宽能力培养的空间与路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1 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内涵

1.1 产教融合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制定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通告》。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教学链条、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技术创新链条的有机连接,是促进人力资本供应侧结构化变革的紧迫需要,对新趋势下提升教育品质、扩大就业创业空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动力,有着重大意义。基于此,应用型院校更应重视产教融合,从宏观到微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推进应用型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核心主线越发明晰,它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应用型院校的整体规划和重点。产教融合是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打通学校与企业的界限,将产业与传统教学联系起来,凝练产业与专业特色、聚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形成校企双方共生、共赢的格局。产教融合建立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缓解了现存的高校热、企业冷的问题,强化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我国农林高校教育也由初始的产教分离发展到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农林高校学科建设是应用型农林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重要切入点[2]。

1.2 协同育人

2010年以来,党和国家多次从政策层面对协同育人提出要求,特别是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育人工作要全员参与,形成协同效应。协同育人被赋予新的内涵,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协同育人是协同创新的一种形式,包含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之内,从育人方向、目标、内容等维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侧重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各类育人主体以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新模式,对育人模式进行重构,最终达到育人目的,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相互合作,产生协同育人成效的创新活动。

1.3 产教融合下的专业、特色专业与专业群

1.3.1 专业和特色 专业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研究某学术领域或从事某种职业。在学校的课程讲授方面,农林高校学科专业是指学校按照岗位需要的知识、工艺能力、综合素养及社会职位分配的要求而设置的专业门类。特色专业则是指在高等院校中经过若干年办学经验的积淀,各方面办学条件较好,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学科专业。每所学校针对所在的地方或行业都会有几个特色专业,这些专业有开设历史悠久、经济基础较好、社会需求量大、内涵建设好、有重点建设项目支持、师资力量强、校内外实验及实训条件良好等特点,往往被称之为优先发展、亮点、龙头、中心、重中之重等学科。

1.3.2 专业群 单一特色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有限,唯有以此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并形成专业群,才能成为专业品牌,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事业发展服务。地方农林高校制定大学专业群设置计划时,对龙头专业、优势学科的选择十分关键,不能只顾及办学历史与办学规格,而要全面考量院校所处的区域优势、专业前景、人才需求、办学条件、专业辐射面和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3]。同时,专业群建设也能反哺于龙头专业,有利于提高其整体发展水平,龙头专业和其他专业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关系。地方农林高校学科布局与专业群布局应依据地方产业的定位与趋势,体现应用型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办学目标与特点。加强专业群内涵建设,要做到:加强区域性,确立面向需求的科学发展观,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突出实用性,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培育学生职业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不忘初心,体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教育本质。

2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现状和必要性

2.1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现状

2.1.1 产教融合合作力度不够 “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学生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打破产教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2019年《中国涉农人才培养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近些年来我国涉农领域毕业生需求持续增长,涉农院校在招生规模上也呈现上扬的态势,但在质量方面却与农业发展需求相距甚远,特别是在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不够深入[4]。其原因有三个:一是产教融合保障制度不充分,农林高校与企业合作停滞于表层,企业的“趋利性”目标与农林高校的“非营利性”属性相互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导致实质性的产教互动活动减少,产教融合“合而不深”;二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内驱力不够,企业往往鉴于传统惯性思维和经济利益因素考量,对产教融合缺乏积极性,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基本动力,缺少“主人翁”意识,处于被动融合状态,形成“产教不同频”现象;三是高校之间教育经费马太效应明显,而农林高校更加突出,导致农林高校教育资源整合能力不够,与理工类高校相比,招生处于弱势地位,严重制约农林高校自身内功修炼,学校与企业对接存在障碍,长此以往,形成产业融合“合而不融”的怪圈。

2.1.2 人才培养供需不协调 2015年,教育部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宽口径、大平台”教育理念下人才培养单一化的问题,但农林高校在涉农专业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供需双方不协调的问题。一是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标准对应性不强,存在两个极端现象,要么是对外界农业产业信息吸收不及时,故步自封,要么是过分追求新热点、新技术,跨步过大;二是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未考虑地方农业发展需求,院校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导致机械化产出的毕业生面对多样化社会需求产生迷茫;三是涉农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专业与专业之间有壁垒,难以发挥学科群优势,培养方案难以支撑“新农科”建设。以上人才培养供需的不协调导致目前农林高校产教脱节,形成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农业产业布局及发展需求“不对接”的现象。

2.1.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教师是产教融合的主要参与者,而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是助推产教融合提速的关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变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一半以上。这明确了农林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方向和发展目标。目前教师的科研教学导向明显,教师通过参加实践来提升自身能力的积极性不高,这样就导致学校远远处在产业发展的后端,不能给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梳理脉络。涉农专业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理论,而且要熟悉实践操作,能够指导学生参与实践,这就要求开设该类专业的农林高校应具有这方面相应的师资力量,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缺少应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复杂多场景的应变能力,导致实践教学常常浮于表面。

2.2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2.2.1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经成为国家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2019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农科建设安吉研讨会召开,全国涉农高校凝聚形成了《安吉共识》,发出了建设新农科的宣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为热频词;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指出,持续将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涉农专业既具有发展的基础,也具有改革创新的有利条件。因此,推进农林高校涉农专业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努力探索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形成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涉农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2.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农科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难以满足国家提出的新要求,农林高校应积极开展“新农科”建设,实现转型跨越,注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农科”建设,是加快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为解决国家“三农”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市场导向特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二是任务特点,把培养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坚持产、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地利用院校、产业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实践性特点,按照区域市场的真实职位设置,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强调理实并重,教学内容要服从于生产实践与社会实际需求,强调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教学与产业相融,正是“新农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5],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能让学生以多重身份去体验学习,去验证理论知识,弥补传统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不足;更能转变学校传统农科思想,以“新农科”的建设使命和目标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3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

近年来,在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在各个高校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农林高校而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既要能够深入到产业发展的前沿,同时也要把握好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迭代与创新,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在产业实践中将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同时,在学生专业教育方面,要配合产教融合的实施,形成协同育人的专业群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细分化培养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相关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

3.1 创新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基于前期实践,本研究逐步摸索出一种面向新农科建设的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即以高校主导、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协作、研究院所合作的育人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面向新农科建设的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3.1.1 政府引导,保障育人 营造协同育人新环境,政府起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担起协同育人机制中该尽的责任,统筹社会优质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为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履行政府的保障作用。

3.1.2 院校协同,驱动育人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一方面,二者协同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升华协同育人理念,汇集创新要素,有效融合理论知识与热点前沿;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能有效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形式的多样性,达到1+1>2的效果[6]。

3.1.3 行业监督,规范育人 行业协会主要起指导作用、示范效应,它具有平台优势。行业组织进行市场指导和监管,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为校企课程设置、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及培训方案等提供导向,进一步规范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3.1.4 企业对接,协同育人 企业是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运行效果的试金石。农林高校与企业进行对接,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师资资源和实践设备,参与农林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等,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在企业掌握社会实践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者形成合力,达到协同育人效果。

3.2 发挥农林高校专业群作用

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生态农业等十几个重点农业领域,着力推进涉农专业的建设与改造,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农林高校当务之急。组建涉农专业群,发挥“集群”优势,是实现从单一专业到复合专业的“快捷通道”。涉农专业群通过以核心专业为主、相关专业为辅的建设模式,对接当地农业产业链相关联岗位,依托专业群建设,进行专业群资源共享,打造专业群产学研联合体,弥补涉农专业传统单一专业育人的短板,充分发挥各个专业在育人过程中的协同性,不仅能够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提升新农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促进育人效果最大化,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赋能[7]。

3.3 调整农林高校学科群结构

在新农科建设和新农业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传统单一学科育人的方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产教融合的实施虽然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实践上的不足,但是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有所不足,对于相关产业的感知度也不够。因此,依托各个农林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在产教融合实施的基础上,灵活发挥好专业群的作用,最大化利用学校育人资源,进一步凸显协同育人方式的灵活性和育人内容的丰富性显得尤为必要。农林高校可以结合育人的方向,主动组织各二级学院或相关院校的相关专业搭建专业群,重构农林高校学科专业集群。在产教融合基础上进行专业群建设,能够打破原有的农林高校学科专业培育模式,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统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统一实施人才资源重整,配置优秀的农林高校学科群群长,重点筛选紧贴新农科建设和新农业发展的领域,对专业群进行重构,基于农业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协同的专业群产教融合联盟。

3.4 探索农林高校专业群运行机制

具有模糊性的专业群管理在教育发展中容易出现拈轻怕重、虚化和忽略现实的问题,因此,部分高校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X长制,其核心是专业群长负责制,通过阐释并解析责任如何划分,明晰对应用型教育运作的认识、转变过程和运作逻辑,从而达到激励与管理专业群的效果[8]。农林高校专业群群长的任职,需要副高级以上职称、三年农林类企业工作经验和双师型师资背景,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具有全球化眼光。群长主要是承担牵头、带领、协同农林高校进行学科专业群建设,拟定农林高校学科专业群建设章程,包括以农林高校涉农专业群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建立农业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变更农林高校学科方向和申请新增农林高校学科专业;契合当地农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科专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与知名度;农林高校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运行及考核等。

3.5 构建农林高校学科群课程教学标准

3.5.1 重构课程体系 结合区域新农业发展的具体需求,构建综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实践模块),建立产教融合背景下资源共享式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农林高校学科群公共知识模块主要由公共课程和农林高校学科群的通识课程构成。通识课程为农林高校学科方向的必修课,它可在农林高校学科间互选,学分互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专业知识模块主要依据地方新农业发展实践、国家新农业与新农科建设的相关要求以及专业群教育相关内容而开设,通过开展农业种植研究、农业种植管理等项目的教学内容,仿真各种职业工作情景,学生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掘、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从而获得企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9]。针对实践模块,一般学校的做法都是开设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践等模块,也可将产品设计、创新创业等纳入实践模块,充实实践模块教学。

3.5.2 改革实践体系 各个农林高校可以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积极打造校企双主体的公共教育平台,精确衔接人才培养系统,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结合、静态实训和动态实训结合、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训练结合,进行理解型、技能型训练和过程导向型、任务驱动型训练,形成培养、评估、专业技能竞赛的阶段递进式实践培养,创建理论专项训练、综合平台运用、职业技能培养、产学研孵化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项目化、学徒制和企业岗位式的三位一体校内外实践培养方式。同时,结合区域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到区域农业发展的前端,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专业能力应用到农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增强学生强农兴农意识,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最大化的延伸。

3.6 构建农林高校专业群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群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评估每个学生的受益程度。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的智慧构成都具有多样化,各有所长。重视培养和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需要形成由学校、企业、政府和第三方评估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评估体系,建立多元化、程序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协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协同建立的师资体系、协同开发的教学资源、协同实施的培养过程、协同监督的教学质量等指标,来综合评价协同育人效果。

4 结束语

塑造教育名牌、增强自身特色和提升社会效益可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学科专业的知名度,为行业输送更适合的综合型人才,在协同育人上可实现“招生-育人-求职”的良性循环,打造多赢的协同育人格局。身为农林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研究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运作机制并贯彻落实,多维度、深层次地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更好地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持续动态匹配。

猜你喜欢
农科农林产教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