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习作单元教学解读与整体设计

2023-04-10 04:52朱勤筱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案例双减

朱勤筱

【摘要】“双减”背景下,为促成习作教学和课堂练习的有机融合,精准定标、整合搭建 “场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三个方面具体解读与设计该单元的教学:明确课时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整合单元模块,搭建习作阶梯;融合课堂作业,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案例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旨在落实两条语文要素:一条指向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一条指向习作,“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读写之间的联结点非常明确,体现了从理解语言形式到运用语言表达的认知发展过程。

从习作单元整体入手,笔者在课时和各个内容的分配上有了这样的安排:

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具体介绍“双减”背景下对本习作单元的教学解读与设计。

一、明确课时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精读课文《麻雀》和《爬天都峰》,就为“把事情写清楚”提供了具体策略。前者作者通过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与猎狗相遇时,“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猎狗攻击与退缩时”的具体场景;后者则是抓住“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顺序、对话、看到的和想到的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小说。笔者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目标分别定为:

两课时的目标放在一起比较即可发现:第一课时侧重阅读感知,笔者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直观视角进入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形象;第二课时侧重写法提炼,立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回到故事中去窥探作者的内心,领悟写法的精妙,并能尝试着迁移运用。

为了让教学目标能够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具体可以怎样做呢?

第一课时中,先借用词串引出故事中的三个角色,接着借由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梳理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略读课文,引导其发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初步感知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书写的基本方法。然后,大胆做减法,略讲文章第1—3小节,关注第4—5小节。

为何要这样取舍呢?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课文中得到“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启发,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虽然课文是以猎狗、小麻雀、老麻雀三者的对峙交锋为主体,但第1—3小节着重描写小麻雀的弱小和猎狗的庞大,学生们从内容上是易于感受到的;且从写法上,这一部分仅仅是故事的起因,作者借小麻雀和猎狗悬殊的实力渲染紧张的环境,并为事情的进一步发展、老麻雀的出场埋下伏笔。

学生们不易体会的恰恰是老麻雀的形象。文中的老麻雀是关键角色,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从力量的角度来说,与猎狗相比它是弱小的,但是最终麻雀震住了猎狗,它又是强大的;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它的浑身发抖、嘶哑尖叫,显然是胆怯的,然而麻雀义无反顾地冲下来,准备这场搏斗,可见又是勇敢的。学生们重点关注了描写老麻雀的句子,从朗读中领悟,在“石头似的”“挓挲”“掩护”“尖叫”“嘶哑”等关键词上停留,从而感受到了老麻雀的英勇无畏,体会到它的爱子心切。

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第二课时将学生们引到关注文章写法便很容易了。在此,笔者运用了“质疑作者”这一学习策略,让学生尝试转换角色,从读者变为作者,来探寻习作表达的金钥匙。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目标的设定芜杂失当,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麻雀》两个课时目标的确立,其意义不仅在于教师能关注学生的起点,教在陌生处;更在于教师对习作单元能够整体把握、合理编排,深入挖掘文本价值。“双减”之下精准定标,才能让教师删繁就简,教在“精”处。

二、整合单元模块,搭建习作阶梯

习作单元是一个教学任务群,也是一个读写结合体。它的每个部分是相互衔接、有机整合的,最终指向“习作”表达。在教学前,需要教师立足教材整体,基于文体类型,进行纵横梳理,最终找准本单元教学站位;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着眼单元文本,瞄准读写结合点,发掘出每篇文本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的独特言语表现,从而形成单元教学回路;针对语篇难点,需要教师教学设计下沉,结合单元文本资源,开发出适合学生、化难为易的写作学习阶梯。

如何在本单元合理地整合各个模块呢?笔者觉得可以这样做:

1.初试身手与精读课文相链接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这两个部分,前者是对精读课文的延伸,指向在阅读中理解表达;后者是对习作表达的铺垫,指向在练习中学习表达,继而在后面的习作中运用方法。

在《麻雀》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质问作者、学习写法”后及时地“学以致用、迁移练说”。出示“初试身手”第一幅运动会的图,要求学生看图并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把图中的内容说清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把运动会的场景写清楚,针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展开了想象。反复练说之后,学生已经能将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起来了。紧接着进一步运用巩固,教师将“初试身手”的第二题布置为作业:如果让你写一写家人做家务的过程,你會吗?并提醒学生注意:先进行观察,弄清楚做家务的过程,要特别留意人物动作。

“初试身手”和课文的两次交汇,扎扎实实做到了讲练结合,也是教师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质量的体现。

2.习作例文与习作指导相结合

习作例文是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的教学资源,和精读课文相比,在主题和写法上更贴近学生,易于学生模仿。例文在习作单元中的布局是非常灵活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的位置较灵活。例文用在“习作”之前,可以发挥其示范、激趣的作用;用在写作后讲评,则可实现其诊断、评价的功能;若是与习作指导紧密融合,灵活穿插,以解决针对性问题为导向,也是大有帮助的。

(2)用的结构较灵活。教学时,是用完整的例文还是从中截取有需要的部分段落,是用两篇例文还是从中选取一篇例文,需要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

两篇习作例文都给本单元“写清楚一件事”提供了范例。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这两篇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用《小木船》启示学生“写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抓住重点内容写,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单交代”;对于《我家的杏熟了》,聚焦奶奶“打杏”片段,进一步学习如何把重点内容写清楚——简简单单的“打杏”,用了这么多动词。所以你要想把事情写清楚,也要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详细还原当时的画面。

学生从两篇习作例文中分别获得了针对性的习作启发,接着在完善之前的习作片段时也就有法可循。可见,化例文为用,是实现例文价值最大化的正确途径。

三、融合课堂作业,实现减负增效

“双减”背景下,如何将作业有机地融入课堂?在本单元,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1.作业起到诊断学情、巩固基础的作用

在《麻雀》第二课时开头,教师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屠格涅夫的小说《麻雀》。课文的生字词你掌握得怎么样?请完成《补充习题》相应习题。”短短5分钟,教师对学生上一节课的生字词掌握情况就很清楚了。

2.作业起到提升思维、推动阅读的作用

在《爬天都峰》一课中,文章具体描写了三个场景:一是爬之前与老爷爷的对话,二是爬时的奋勇争先,三是登顶后的第二次对话。第一个场景可以透过阅读来感受,后两个场景就可以借由习题推动。

有了老爺爷和小朋友相互的鼓励,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相机出示《补充习题》第三项第一题。“这段话中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对“手脚并用像小猴子”印象深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作者努力爬天都峰的情景,也从侧面表现了天都峰的陡峭。

文章写“爬天都峰”,但是真正描写“爬”的语句主要是第6和第7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均只有一句话,而且第7自然段仅用了“爬呀爬”一词,就把登峰之难概括写出。为什么这样写?主要还在于本文主旨并非强调爬天都峰的难,而是强调鼓励的重要、榜样的力量,这些是透过文章中的对话传递的。怎样让学生留意到第8、9小节人物对话的作用呢?可以出示第二道习题,问:“汲取力量”具体指什么?

学生们自然会关注到“我”和老爷爷一起爬上山顶的一段对话,通过四人小组合作读,展开交流:正因为老爷爷和小朋友相互鼓励,都从对方身上得到鼓舞,才增强了自己爬山的信心。从而发现文章写法的精妙:作者描写爬天都峰这件事,不仅按照了一定的顺序,还别出心裁地抓住了人物的对话,这才把内容写清楚了。

“双减”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减“负”不减“效”,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精准定标、精选内容、精创形式,注意点拨引领,不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真正得到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教学案例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