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2023-04-11 02:53翟元斌刘丰华
中国德育 2023年6期

翟元斌 刘丰华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待,更是培育引领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需要。本期《话题》聚焦“用雷锋精神涵养新时代雷锋少年”,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字词凝练,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题词开启学雷锋活动和学雷锋话语体系建构,开启以学雷锋为标志的“为党育人”“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在揭示雷锋精神的本质核心中指明学雷锋活动的正确方向,在推进学雷锋活动历史进程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关键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活动;学雷锋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 翟元斌,雷锋杂志社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原所长;刘丰华,湖南湘江新区雷锋新城实验小学书记、校长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共写下题词四百余幅,内容涉及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其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以下简称“毛泽东题词”)字词凝练,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毛泽东题词开启学雷锋活动和学雷锋

话语体系建构

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为雷锋题词,揭开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序幕,同时也开启了指导学雷锋实践的理论建构。毛泽东题词是学雷锋实践活动开启的历史原点,是学雷锋话语体系的建构原点。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相继为雷锋题词,党的各级机关制发了一系列关于学雷锋的指导性文件,许多社评、文章在《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上发表。

这些浩瀚文献都是在把握毛泽东题词精髓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历史阶段具体情况,对题词精神的强调、展开、引申与阐发。以毛泽东题词阐明雷锋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例,检索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雷锋的题词,以“为人民服务”为关键词,共有三幅内嵌其中;检索讲话、社论、文件等文献,共有326处。这就清晰地呈现出毛泽东题词原点—领导人话语—指导性文献—实践活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毛泽东题词为原点的学雷锋话语体系已经形成。

这一话语体系,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主要包括雷锋典型特征论、雷锋精神本质论、雷锋精神内涵论、学雷锋活动目的论、学雷锋活动层次论、学雷锋活动载体论、学雷锋志愿服务论、学雷锋活动保障论、雷锋精神传播论等。這就是一部鲜活的学雷锋活动史,记录了党对学雷锋活动的发动和领导。由此,可以清楚知道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新的变化,守正创新,怎样思考和决策学雷锋实践活动;深切领悟党的领导智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准确把握党推进“向雷锋同志学习”实践活动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题词为原点的学雷锋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学雷锋活动本位”,用中国自主的概念、范式和话语,解读“学雷锋活动道路”“学雷锋活动经验”“学雷锋活动规律”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指导、探索学雷锋活动实践的结晶,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中的重要资源。

二、毛泽东题词开启以学雷锋为标志的

“为党育人”“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

毛泽东题词正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向雷锋同志学习”,是毛泽东在思考和解答这个全新课题过程中提出来的。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面临十分艰难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国内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台湾国民党军队加紧对大陆进行骚扰破坏;中印边界纠纷渐趋尖锐;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撤走在华专家,中苏论战爆发,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一方面,党总结经验教训,对国民经济采取调整措施;另一方面,从精神上鼓舞干部和群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斗志。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信仰来鼓舞、激励当时的全国人民,需要有一个人们普遍认同的英雄形象来整合社会、提振信心。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逐步确立起其在社会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强化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话语权,鼓励和引导人们学习和践行共产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和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建构起抵御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的铜墙铁壁。为雷锋题词,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实践活动,是当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一项重要举措。

党的事业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的接班人。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同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为了锻炼和造就一代新人,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学习毛泽东著作,树立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挥英雄模范的示范效应,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那个时期人们学习的榜样有白求恩、张思德、黄继光、时传祥、向秀丽、安业民等。毛泽东题词,源于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

毛泽东题词顺应历史发展和人民需要,代表人民意志。毛泽东为雷锋题词之前,一些军地已经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取得很好效果。1961年3月20日,辽宁复县高三学生给雷锋写信说:“学习了您的模范事迹的材料后,我们深为您——一个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高尚品质所感动。您真是毛泽东时代的好战士,是党的好儿女。您为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的实现忘我地战斗着。您给我们全国青年树起了一面红旗,您就是我们青年前进的方向。”毛泽东是一个对群众实践活动有着深刻敏锐感的领导人,一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热情和成果他看到了,群众的呼声他听到了,群众的需要他也了解到了。毛泽东欣然挥毫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领袖题词与人民群众实践的互动,创造了一段恢宏的历史。

这说明,毛泽东题词与我们的社会性质、党的宗旨、人民的意志紧紧联系在一起,组织和发动学雷锋活动,绝非偶然。“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党的百年历史主题和发展主线的必然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实现救亡、兴邦、富国、强国目标过程中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三、毛泽东题词在揭示雷锋精神的

本质核心中指明学雷锋活动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题词深刻揭示了雷锋精神的本质核心,以毛泽东题词为原点的学雷锋话语体系阐明了雷锋精神内涵、雷锋典型特征等,为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揭示雷锋精神的本质核心

学雷锋首先要明确雷锋精神本质是什么。毛泽东明确指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毛泽东的秘书林克回忆说,当年毛主席交给他题词时曾说过:“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2]

(二)概括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雷锋活动经历了从学习雷锋事迹到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雷锋事迹是构建雷锋精神的依据,雷锋精神是雷锋事迹的抽象概括和升华。毛泽东题词深刻阐明雷锋精神本质,为雷锋精神基本内涵的概括提供了根据。

对雷锋精神基本内涵的概括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1963年2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下发的《号召全军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通知中,要求着重宣传和学习雷锋四种精神,即阶级立场坚定,憎爱分明,忠于党、忠于人类解放事业的革命精神;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处处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决心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精神;努力学习毛泽东著作,自觉接受党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锻炼自己,认真改造自己的好学上进精神。

1963年2月26日,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解放军政治工作会议联合举行的报告会上,周恩来说:“雷锋同志的高贵品质,可以总结成这样的几句话:坚定的阶级立场,表现在爱憎分明上;充沛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表现在公而忘私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志,表现在奋不顾身上。”

1963年3月,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之约周恩来为雷锋题词。此时已经知道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内容的总理仔细阅读雷锋日记,反复斟酌推敲,概括雷锋精神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的题词根据毛泽东题词精髓,对学雷锋学什么,进一步做了全面、系统、准确地概括,从而把毛泽东题词具体化为行动原则。

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概括雷锋精神基本内涵为五个方面,这是遵循毛泽东题词精髓,延续周恩来题词基本框架,适应时代变化做出的创新表达。

(三)揭示雷锋的典型特征

先进典型都有各自不同的朴素底色。刘少奇为雷锋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谢觉哉题词为“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两人题词深刻揭示了雷锋的典型特征——平凡而伟大,强调其先进性与普适性。雷锋是共产主义典型人格的代表,又是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的缩影,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找到向他学习的内容。题词为学雷锋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四)定位学雷锋活动根本目的

周恩来的第一个题词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陈云题词:“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邓小平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所有题词的着眼点都指向了做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反映了毛泽东关于“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的题词精神。解决好“为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学雷锋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日报》在学雷锋活动开展半年后刊发的第一篇社论中鲜明指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是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新人的口号,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五)创新学雷锋志愿服务

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新问题。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明确阐释最早见于2008年印发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我国的志愿服务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是长期开展的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和延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优势。”我国的志愿服务一开始就和学雷锋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学雷锋志愿服务”全新概念开始出现在党的文献中。以此为起点,开始在实践层面推动学雷锋和志愿服务融合一体化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

党在新时代指导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文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学雷锋”与“志愿服务”、“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用“和”字连接并列,揭示两者既區别又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次序摆布上,将“学雷锋”列前,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志愿服务是在学雷锋战略统御下具体层面的实践载体和形式。

四、毛泽东题词在推进学雷锋活动历史进程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组织动员是政党制度的结构安排。自觉、科学地发动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改造社会活动,是毛泽东题词对象化过程中创造的经验,是半个多世纪学雷锋活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毛泽东题词统御下,在党的领导下,学雷锋活动一开始就形成了党、政、军各级组织和妇、青、工等群众团体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的组织体系,使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开展学雷锋活动较早的抚顺,在1963年初总结学雷锋活动“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的四点原因,头两条讲的都是科学的组织动员:一是领导重视,看展览、听报告,从市委第一书记到各级党委书记都身体力行地与广大群众一起受教育;二是从上到下,人人动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

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节点重新发表毛泽东题词,是进一步动员和指导学雷锋的重要形式。毛泽东题词发表后的60年间,曾先后在1973年、1977年、1981年、1983年重新发表过。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继承发扬毛泽东题词传统,在回答不同时代课题中实现历史主题转换,把学雷锋活动推向新阶段。

邓小平曾两次在中央军委会议上警醒全党,呼唤雷锋精神回归。

1990年2月21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雷锋题词,召开了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会,再次掀起学雷锋活动的新高潮。“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是这一时期学雷锋活动的集中体现,与青年志愿者活动有机结合,是学雷锋活动的亮点。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排除干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学雷锋活动的历史情境。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通过学雷锋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群众基础,是这个时期学雷锋活动的主题。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被第一次郑重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書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等著名论断。党立足新时代,以问题为导向,从更高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新时代学雷锋活动的顶层设计。“向雷锋同志学习”实践活动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全面融入“中国之治”战略布局,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彰显了党和人民继承、坚持、发展毛泽东题词精神的使命担当,赋予了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全新主题内容和时代特色。

要而言之,毛泽东题词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对特定英模的题词,把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最有力地传达给人民,最有效地与人民群众实践结合,孕育熔铸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雷锋精神,取得“神州处处学雷锋”,提升社会的文明和人的素质的巨大成果,为建设“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提供了历史经验。纪念毛泽东题词,要把握题词的精髓,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新文明观,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的价值伟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2]林克.回顾学雷锋活动的起源和发展[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1:1.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