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高产栽培技术

2023-04-15 22:34梁子程
乡村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油茶除草整地

梁子程

钦州市三十六曲林场,广西 钦州 535000

0 引言

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列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截至2021 年,我国油茶林面积达459.2 万hm2,油茶籽年产量约394 万t[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2022 年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为35.9%,低于国际公认的50%预警线,是世界上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国[2]。因此,重点发展油茶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障粮油供给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油茶种植现状及效益分析

1.1 种植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平均海拔800 m,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生态环境,发展油茶种植业条件得天独厚。截至2021 年,广西油茶面积为56.6 万hm2,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12.3%,年产茶籽45万t、茶油9万t,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00亿元[3]。但由于当地经营管理不到位,油茶产量仍较低。因此,加强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对提升广西油茶产量与品质、促进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 效益分析

1.2.1 经济效益

早在20 世纪初,油茶就被引入广西种植。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办发〔2009〕196 号),油茶良种栽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2012 年,广西在全国率先实现油茶造林100%良种化;到2017年底,广西良种油茶面积从2009年的1.0万hm2增加到9.7万hm2,相比2009 年提升了9.7 倍[4]。截至2021 年底,广西良种油茶林鲜果产量为25~45 t/hm2,按鲜茶果2.5~3.4 元/kg计算,仅油茶鲜果每公顷就能实现产值6.25万~15.3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5]。

1.2.2 生态效益

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抗低温冻害,可在山地、丘陵等地生长良好,具有绿化荒山、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而广西山多地少,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0%左右,非常适合发展油茶种植业。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油茶+N”复合经营模式,如油茶+林下经济模式、油茶+茶叶、油茶+八角等,不仅改善了广西林木生长环境,而且大幅提高了林地利用效率。

1.2.3 社会效益

种植油茶是农民获得经济收益的来源之一,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油茶树持续生长时间较长,经营管理好的油茶树可存活50~100 年。通常,普通油茶在定植7~8 年后即可进入丰产期,往后每年林农只需要投入少量的抚育管护成本,便可获得连续数十年以上的收益。截至2021 年底,广西油茶种植区域已遍布14 个市,其中以百色市、柳州市、河池市及贺州市最为集中。2017 年,仅河池市、百色市两市就有贫困农户19 348 户、76 971 人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实现脱贫[6]。

2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植地选择

广西地势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较适宜油茶生长。为实现油茶丰产、高品质,种植户应选择交通便利,海拔在300~700 m,土层深度要大于65 cm,土壤类型以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pH值在4.8~6.5 的酸性红壤、黄壤为宜,坡度不超过25°的阳坡或者半阳坡作为种植地。

2.2 科学整地

2.2.1 整地方法

在广西,种植户一般选择在移栽定植前的9—10月进行整地。根据种植地条件,可选择全垦、带状或块状整地方式。对于坡度不超过10°或者土壤较肥沃的造林地,可选择全垦,深翻深度控制在25~30 cm;对于坡度在11°~25°的山坡造林地,可选择水平阶梯整地或者斜坡带状整地,并沿山坡修建排水沟渠,要求相邻梯面水平间距1~2 m,高差40~50 cm,梯面宽50~80 cm,外高内低,内面开渠,与排水沟连接;对于坡度大、土层不深的造林地,可选择斜坡带状整地,可将3~4 条造林带垦挖成一条宽带;对于造林地坡度陡、地面破碎的造林地,可选择块状整地,各穴呈“品”字形错开排列,表土与心土分开放置,挖好穴后先用表土填充,再将心土平铺在穴面上。通常,广西油茶造林株行距为(2.2~2.5)m×3.0 m,整地完成后可挖定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

2.2.2 施加底肥

为保证土壤肥力,在造林地挖好定植穴后,应及时施放底肥。种植户可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底肥施入定植穴,施放量为5 kg/穴。将定植穴周围的表土打碎并回填,回填表土至高于穴面3~4 cm,同时将造林地的杂草、树根等清理干净,避免将杂草、碎石等物质回填至穴中。

2.3 良种选择与处理

种植户应选择正规苗木培育基地培育的优良无性系油茶种苗进行定植,要求苗高40~60 cm,地径大于0.5 cm,苗木根系完整、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广西年平均气温为20.9 ℃,年降雨量在1 200~1 500 mm,雨量充沛。因此,种植户可选择岑溪软枝油茶、岑软2号、岑软3 号等作为良种,这些品种油茶具有速生、早实、高产、高抗等优良特性。

对于需要长途运输的幼苗,其根部要附带一些泥土或用磷肥黄泥浆蘸根,而后分品种打包并做好标记,运输途中尽量避免幼苗发生机械损伤,减少阳光照射。为提高苗木成活率,种植户应尽早完成苗木定植工作,对于当天定植不完的苗木,应及时将其放在阴凉处,并做好苗木根部保湿工作。

2.4 定植与补植

2.4.1 定植

在广西,种植户一般选择在冬季至次年春季开展苗木定植工作,以雨后或阴雨天定植为宜,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定植时,先将回填土挖出,将幼苗垂直放入定植穴,保持苗木根部舒展;回填细碎的表土并压实,苗木四周用松土覆盖;苗木根部筑成馒头状凸起(高出地面15~20 cm),以避免雨水过量堆积在种植穴中;定植完成后,浇透定根水。需要注意的是,苗木定植深度要高于营养钵1.5 cm。

2.4.2 补植

为提高油茶产量、确保幼苗成活率在95%以上,在定植后30 d内,种植户应及时检查幼苗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苗、缺苗或者超过2.5 m×2.5 m 规格的空地,要及时使用同期优良的幼苗进行补植。

3 抚育管理

3.1 中耕除草

杂草、灌木等会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导致苗木长势不佳。因此,种植户需要根据杂草、灌木生长情况定期开展除草工作。在油茶定植后3~4 年内,可每年对油茶幼林开展2~3次除草,第1次除草时间可安排在6—7月,以树盘为中心,将其半径40 cm 内的杂草全部铲除干净;第2次除草可安排在10—11月,主要通过人工除草配合喷洒除草剂的方式进行。第5年后,可采用刈割方式除草,留茬高度控制在15~20 cm。油茶造林当年,中耕深度控制在5~8 cm 为宜,待油茶进入盛果期后,中耕深度以18~25 cm为宜,而后可逐年加深。

3.2 施肥

3.2.1 幼林施肥

苗木定植当年,种植户可在6—7 月追施少量油茶专用肥料或者腐熟有机肥,施加量为15~25 g/株。次年起,每年可于春季和冬季各施一次肥,种类以含N、P、K元素的复合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例如,在油茶春梢萌动前(提前15 d 左右),可施加尿素50~100 g/株,促进油茶抽梢;冬季,可施加土杂肥5~10 kg/株或磷肥150~200 g/株,确保幼苗顺利越冬。

3.2.2 成林施肥

在油茶成林时期,种植户应根据油茶长势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以实现高产的目的。在春季油茶春梢发育成熟时,可施用N、P、K 元素含量均衡的复合肥0.3~0.5 kg/株;在夏季天气较炎热时,油茶易缺乏水分和养分,此时种植户应及时施用高磷酸钾复合肥0.3~0.5 kg/株,促进油茶花蕾生长、果实膨大、防止落果;在秋季收果清园后,先将杂草清理干净,再施用有机肥3.0~5.0 kg/株。

3.3 灌溉

广西夏秋季节气温高、降水少,油茶幼苗定植后,种植户要做好灌溉工作,一般以09:00 前和16:00 后进行灌溉为宜,不可选择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灌溉。幼苗高度在50~60 cm时,浇水量为1~2 kg/株。此外,种植户应根据油茶造林地的地形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例如,对于平原地区,可选择大水漫灌方式,雨后4~6 d 无降水,可2 d灌溉1次,以确保油茶幼苗水分充足;对于山地丘陵地区,可采用喷灌或者滴灌方式,若3~4 d内无降水,可采取不间断滴灌方式,满足油茶对水分的需求。

3.4 修枝

油茶幼苗定植后,枝条生长较快,如不及时修剪会降低林间透光性、透气性,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定植第1 年,种植户需要剪除苗木多余的萌生枝、小枝,保留3~5 个生长健壮、分布合理的枝条,将其培养为主枝,保留枝间距应大于4 cm;第2 年,在每个主枝上保留3~4 个侧枝;第3~4 年,在培养侧枝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副侧枝,将留取的健壮枝条发展为侧枝群;第5年,修枝整形及调整密度,剪除枯枝、病枝等;对于密度较大的油茶林,对其进行疏剪,避免枝叶重叠,影响林间的透光性,以郁闭度0.6~0.8为宜。

4 常见病虫害防治

4.1 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对于油茶炭疽病,种植户应及时开展除草工作,提高造林地的透光性和透气性;冬季,做好枯枝、落叶的清理工作,配合药剂使用减少越冬菌源;发现病株及时清理并烧毁,避免其感染其他健康植株;定期用50%多菌灵8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次。

对于油茶软腐病,种植户应及时修枝,增强造林地的通风性,清理病叶、病果等,做好焚烧工作;春梢萌动后,可用1%波尔多液溶液喷雾,每15~20 d喷施1次,病害暴发严重时可增加1~2次;还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800 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即可。

对于油茶烟煤病,种植户应在冬季清园时及时修剪油茶的枯弱枝、病虫枝等,以增强树冠的通风性和透光性,降低烟煤病的发生概率;同时,加强对介壳虫类、木虱、蚜虫等传播虫媒的防治,也能有效减少烟煤病的发生;发病初期,可用10%吡虫啉1 500~2 000 倍液、50%三硫磷乳剂1 500~2 000 倍液或者50%敌敌畏乳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

4.2 常见虫害防治措施

对于油茶尺蠖,种植户可在2—3 月油茶尺蠖产卵期时,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捕捉,同时刮除其卵块。对于油茶尺蠖2~3 龄幼虫,可用50%治螟灵1 000~1 500倍液或80%晶体敌百虫800~1 000 倍液喷雾防治,防效超过95%;可用1.0 亿/g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喷雾防治;可适量投放油茶尺蠖的天敌进行防治,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对于茶梢蛾,种植户可在5—7 月茶梢蛾成虫羽化产卵前,在春、秋季节对油茶进行修枝,剪除被幼虫啃食的枝条,并集中烧毁;适量引入茶梢蛾的天敌,如蜻蜓、蜘蛛等,抑制茶梢蛾的发生;可在7—10月幼虫孵化后,用80%敌敌畏1 000~1 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 500~3 000 倍液+40%乐果乳油400~500 倍液喷雾防治。对于刺绵蚧,种植户可在4—5 月提前摘除被刺绵蚧侵害过的叶片并及时焚烧,可用50%敌敌畏500~700倍液和90%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油茶除草整地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