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23-04-15 22:25蔡群
成功密码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政治思想

蔡群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此,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困境出发,围绕具体问题来探索解决方案,最终保证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紧密融合。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将劳动教育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可以尝试从多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支持。

其一,劳动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且两者融合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评价机制”中提及了“劳动”一项,并且在“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增加了劳动教育的内容。这些都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其二,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活动载体。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多以枯燥的理论讲解为主,单一的说教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大打折扣。依托劳动教育的实践目标,使得思想政治课的切入点更清晰,实践载体更明确。劳动教育强调广大青少年教育以劳动的方式展开,以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让学生的责任感得到强化。劳动教育与其他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劳动教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活动载体,拓展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活动空间。其三,劳动教育是培育青少年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现实需求。在现代教育环境中,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智能设备的使用让人们的双手得到解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教育部分自然被压缩。学校尝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全面融合,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充分展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困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有其必要性,但目前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加上受学生的劳动素养偏低以及学校固定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导致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无法充分展现,从而限制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成长。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框架并未形成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关注度不够高,具体表现为大部分教师受学科课时数偏少、授课班级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授课内容自然有所侧重,常以考点、重难点为主,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呈现,无法将内容覆盖到劳动教育方面,从而导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很少融合劳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框架并未形成。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和劳动教育融合尚处于初期阶段,缺乏深入融合。

(二)劳动教育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缺乏顶层设计

高中阶段会开设劳动课程,但大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课的主要内容,其本身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关联性不大,导致思想政治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的重视度有限。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本身是一种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惩罚方式,并未将其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思想观念决定行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导致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困境。

(三)学生劳动意识普遍不强

对劳动素养内涵的挖掘主要包括与之相匹配的劳动技能与劳动心态。目前的高中生大多以“05后”为主。独生子女群体偏多,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劳动意识普遍不强。在高中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的个人卫生和日常清洁做得不到位,更多地需要家长代劳;二是多数学生对于学校中的脏活、累活“避而远之”,劳动意识相对淡薄。学生在心理层面上对劳动的认知偏差,也导致学校很难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固定模式的限制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堂多是以传递理论知识为主,重点放在考核要点和讲解关键知识点上,对于实践性的内容关注度明显不足。这种情况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乏味。教師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教材知识为核心,学生处于从属位置上。由于课时数偏少也造成课堂教学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针对高中思想政治内容的深度探究。我们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出发,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解决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缺失等问题,尝试将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凸显出来,使劳动教育可以在思想政治课堂“生根发芽”。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出路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入劳动教育十分必要。在调查中发现,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实践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完全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为了解决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困境,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策略。

(一)搭建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基本框架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内容,需要学校发挥自身的主体价值与作用。在高中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将劳动教育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明确思路,制定了政策规范。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教师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二是要补充资源要素。劳动教育有其自身鲜明的特征,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需的资源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引入的重要性,要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外出学习和参与培训的机会,让教师群体主动接受新理念和新知识,意识到劳动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重要价值,设计劳动教育的基本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并对教学目标进行可行性验证;验证通过后投入教育实践中。

(二)做好劳动教育进思想政治课堂的顶层设计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需要负责搭建顶层设计。一是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有充分认知,并深刻理解其中传递出的核心思想与时代价值观念,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及劳动教育的内涵,分析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将劳动教育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思想观念的转变将影响教学行为,教师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显得尤为重要。二是要立足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教材虽然是教学的第一参考要素,但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较少,要对与劳动教育有关的教材内容做好延伸,扩展劳动教育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劳动体验,这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三是在专业技能上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例如,在学校可以积极投身维护校园环境的活动中,并積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劳动,让劳动教育具体化。

(三)在思想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劳动素养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入劳动教育,对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具有积极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做好内容的探究。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劳动是美丽的、是高尚的,合理安排劳动教育的实践尤为重要。如在教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教师可以创设“劳动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意义”话题,组织学生围绕该话题以辩论赛的方式展开讨论。

小组合作在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开创更多元的劳动实践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强化劳动技能。教师可以在学校创设各类多元的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家庭的实践活动,以劳动来获取自身所需。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强化学生劳动意识。

(四)优化思想政治课堂劳动教育模式

重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劳动教育模式是保证劳动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手段之一。以教学方法为例,可以尝试引入议题式的教学方法,在教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内容时,首先,将主要议题确定为“家庭成员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得工资收入?”其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组讨论“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实现的基本条件和优缺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个人的劳动价值,树立正确的崇尚劳动的基本观念。除此之外,一些现代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堂“生根发芽”。

总而言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引入劳动教育是响应现代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的具体体现,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