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分析

2023-04-20 22:34滕芳芳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滕芳芳

摘  要:空间观念发展目标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发展方向。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客观形式,空间概念是充分表达物质存在的重要信息。全面提升学生空间观念,将会有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水平的教育目标。本文将通过加强观察能力培养、重视训练概括能力、强调实践操作环节多角度进行分析,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进行全面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空间观念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数学特质和关键能力,主要归纳为空间观念、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学模型、数据分析观念等。教师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应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物体特征和性质,感知和体验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进而让学生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思维的相互转换中,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观察、操作中,感知、体验空间事物的形状、大小和现象,正确理解和概括图形的本质特征,逐步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一、结合生活,引导学生观察与想象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和想象,建立初步的空间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日常生活当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想象。对此,教师要先在数学课堂中将基础理论传授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所学知识点的显著特征,再总结并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将其与课堂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位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感。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以一张河流上的高架桥的图片作为导入素材,让学生分别说出图片中有什么事物。在学生说有船只、高铁、汽车、火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位置都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会说:“船只在图片的最下面,高铁在中间,汽车和货车在最上面。”据此,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于空间的划分有了初步的意识。而后,教师将位置的知识点延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当中,提出一些情境问题,如以班级中的某个同学为例,询问学生其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或在体育课排队时,班级里某同学的前面是谁,左边是谁,右边又是谁;等等。教师通过提出与学生相关的位置问题,既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位置的知识点,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感。教师还可以把课堂知识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让学生以地方的标志性建筑物为中心,说说其前后左右都有哪些建筑物。总之,在有关位置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奠定好基础,让学生能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想象,为其后续三维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点,促进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二、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提升空间感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影响课堂专注度,这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时,需要有效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眼、脑、手并用,如通过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空间观念。为此,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获得空间感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展开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在设计好动手操作活动的方案后,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如图形拼接材料。在课堂上,教师要先把学生分组,再将组成各个类型图形的零部件混合并分成多份发给各个小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拼图。在学生拼图的过程中,教师须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其拼接出来的平面或立体图形,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会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各类图形有更形象和深入的了解,进而获得空间感的提升。其中,三维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拼接更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空间感。在学生完成动手操作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各小组说出各类图形的特点,使学生对图形有更深的认识。教师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类型图形的空间特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学生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有重要作用。

三、提供充足空间,发展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先要用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头脑中能形成相应的物体。在数学核心素养视野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日光灯灯管、玻璃瓶等常见的圆柱物体,并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说出圆柱体的特征,并以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请你们说说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圆锥体?”让学生经历抽象、类比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在经验共享中了解到各种不同类型圆柱物体的共同特征,教师再向学生提问:“请你们概括一下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圆柱体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让学生去主动发现、归纳、类比,使他们在思考交流中始终保持探索的热情,深入理解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这样,学生可以在丰富多样的素材中,掌握图形特征。在数学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发展感知能力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探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能从现实经验和事物形态出发,降低解決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几何图形探讨、分析、转换、应用中,抽象出数学本质,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