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文化渗透大学语文课程的策略

2023-04-22 20:53王悦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中华民族

■王悦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意味着一种深刻的肯定,该肯定涵盖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深信不疑。同时,这种文化自信亦具备推进文化创新和繁荣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久远而丰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根脉。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精神支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包括大学语文,理应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探讨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的传统文化渗透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的重要论断。对于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兴党兴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的时代性和革命性。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理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党始终关注自身建设问题,进行自我革命,形成了自我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的能力和机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国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引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创新理论,让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党始终坚持密切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坚持进行自我革命,形成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机制。这确保了党能够积极主动地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党的执政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理论支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摆脱贫困和富裕起来的民生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正确地认识到了前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持续的创新和发展,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正确有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一目的驱使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成为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坚实的历史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可见,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如果忽视或抛弃传统文化,国家的根基可能受到动摇,导致丧失活力、处于崩溃的风险之中。中华民族历经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塑造了其深厚的民族特性和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成果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脉搏,是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彷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豪迈地宣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着中国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组织模式,是中国文明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是在国情基础上进行建设,避免单纯的制度模仿。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解决价值观念上的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战略的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强化中国特色的文化认同,将其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这个基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者和传承者。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实现了传承与创新。面对质疑和主张全盘西化的情况,党担负起继承和弘扬文化的责任,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劳动者重新掌握文化,使其回归人民大众,为社会主义伟业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助力。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借鉴程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成为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4]。中国坚定道路自信,综合实力大幅增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这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是适合国情且与时代相符,取得巨大成就的唯一途径。中国坚定理论自信,科学且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重大时代之问,推动实现了“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推动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5]。

大变局带来大挑战,也带来大机遇。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6]。面对世情的深刻变化,中华民族迫切需要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各种可以遇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问题,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任务之多,对我们的考验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胆略和智慧。

二、传统文化渗透大学语文课程的挑战

(一)部分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程度低

有些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语文课程。然而,其教育普遍存在“轻视人文,偏重理工”的现象,功利思想盛行,导致一些高校把理工教育视为学习技术、保障生计的手段,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甚至有些高校没有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导致大学语文地位边缘化。同时,部分高校中普遍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就业压力大,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存问题。这就造成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人文素质课程开设不尽如人意,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其承担的全面育人功能失衡,导致了新构建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出现人文素质课不足的问题。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和学分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被课程设置放置于次要位置,与专业课程相比几乎可以被忽略。由于学生重心集中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一些院校还缩减了语文课程的学时,导致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学时和学分失衡,更谈不上传统文化渗透进大学语文课程了。

(二)部分大学语文教师的现状不容乐观,不能满足文化自信培育需求

首先,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授课教师的边缘化。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科研发展受限,导致执教该课程的教师在科研上的前景不容乐观,这影响到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质量。其次,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主要包括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和兼职的大学语文教师两种类型。令人担忧的是,兼职大学语文教师的比例超过了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这些兼职教师通常有自己的“主课”,由于时间不充裕或其他原因,才会兼职担任大学语文这门“次要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对于该门课程的态度和敬业精神自然只是应付了事。还有部分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不愿意在这门课程上下功夫。最后,许多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方面仍然沿用“一张试卷”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尽管部分学校注重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但对于平时成绩的把握还缺乏灵活性。一些学校要么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过少,要么机械地通过上课纪律、发言次数等无法充分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导致教师在赋分时随意性较大。这最终可能导致教师为学生赚取课程学分,强行帮助学生提高分数,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三)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群体无疑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却又不失个性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勇往直前的行动力,鲜明的个性风格。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个群体却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究其原因,这与长期以来中国教育模式中的应试教育密不可分。应试教育让他们的思维模式变得僵化,抑制了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态度并不理想。许多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太过枯燥无味,对自身成长和发展毫无裨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选择漠视这门课程,以至于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毫无价值。实际上,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深厚人文教育和文化熏陶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希望让学生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文化价值和人生智慧。然而,许多学生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他们的观念中,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对自身成长和发展无益。这种观念无疑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一种误解。

(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一直是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之一。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等意识形态的严重滋生。这些错误的意识形态不仅贬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试图打压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和意义,给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国家统一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偏见与轻视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也许是全盘西化论的错误思潮影响的结果。这些大学生仅仅关注现代化,对完整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心态可能导致文化自卑,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产生冲突和不满。

要保证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加强对大众的思想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感。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应高度引起重视。除了传授他们全新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应加强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引导他们懂得并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看待历史,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错误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只有抵制错误思想,不断加强文化教育和文化认同感,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得以长久地发展。

三、传统文化渗透大学语文课程的策略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融合中华民族已有之卓越传统道德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而成的,汲取并提炼了两者的精华与融合,为中国现代化和现代社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道德支撑。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技能训练、文学批评理论、文学作品鉴赏,以及思潮演变等方面。针对融合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内容,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举个例子,教师可以选择与个人核心观点相关联的文章进行教学,如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文章。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可参考古代儒家经典或华夏典章,选择符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理念的作品作为教材。这些精选文章可能以括《诗经》中的《无衣》、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以及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代表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也可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将这些代表作品进行关联,实施比较分析,以此描绘我国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的演化脉络。通过沿着这一文化史观切入,学生可深入理解这些代表作的语言艺术和爱国主义精神,并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课程的教学。这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广度,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在科教领域中贴合性教学的重要性,应当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筛选,将相关的话题、文本等纳入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的育人效果。

(二)增强高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

首先,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力度。大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该考虑到其多重价值,不仅是为了实用价值和科研成果,更应重视其文化价值的传递。高校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纳入创新教育中,从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引导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复杂和广泛的文化传统,不能只注重其中单一的知识体系。高校在扩展文化的同时,需要挖掘文化脉络,拓展文化背景。此外,当前,高校在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组织时,应当注意到其中涉及的传统文化演变历程,进而构思和设计能够展现不同类型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形式。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而且具备显著的正面意义。

其次,要激发大学语文老师的积极性。随着高教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晋升制度的完善也日益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晋升通道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职务方面,导致晋升途径单一,以教学为主的大学语文教师相较于科研为主的教师更难获得晋升机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该完善教师晋升体系的构建,优化教育教学的贡献因素。同时,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根据教育教学的效果定位学术标准,并发挥学科专家组的作用,落实分层分类的制度,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与质量保障,尽快与学科标准接轨,实现自身水平的稳定提升。

(三)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7]。高校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文学科的内在意义,发掘其中的文学珍品,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品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下,语文教师队伍中仍存在全员素质待提高、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以提高自身和学校教育发展为目标,积极为学校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压倒性地位,在确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确保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视野和更加深厚的文学素养。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认识到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认真研究各个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国内外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同行和其他专业老师的沟通和学习结合在一起,以便帮助学生在令人满意的人文和专业领域上均获得有效的素质提升。

(四)调动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凝聚着先祖们的智慧结晶。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需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些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形式也在发生变革,这也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应该调动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采用“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创设活跃、自主的教学氛围。同时,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智能教育软件和管控系统,协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并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开展“飞花令”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实践环节,如走进美术馆或传统村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受益。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大学作为我国自主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担负着承担时代重任、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文化自信为大学语文课程提供了方向指引,大学语文课程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基于文化自信的前提,将传统文化渗大学语文课程变得刻不容缓。这是一个需要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主体进行配合。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推敲探索。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