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4-22 20:53闫涛王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顶岗劳动技能

■闫涛,王炜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马克思提出,人们在自觉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意识逐渐觉醒,思想趋于成熟。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质。而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塑造人。将劳动与教育有机融合,能够帮助人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2020 年7 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1]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为此要积极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积极劳动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

但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为此要积极通过顶岗实习教育,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基地一线,真正在实践中提高对劳动的认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中,由于过度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劳动教育,学生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知,劳动价值观念不强,经常会出现旷工、离职、频繁跳槽等多种问题。积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顶岗实习方案,将职业院校与对口企业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水平,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劳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高职院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只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培训,而忽视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价值等多方面内容的培养,学生没有获得良好劳动技能素养。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展现优良的劳动品质,增强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高职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适度劳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增强学生的体力,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劳动教育中,能够让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的崇高奉献精神,为人类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不断劳动的背景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劳动技能全面提升[2]。

(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种大部分被机器所代替,单调枯燥的劳动已经失去了市场。学生必须不断的提高创新意识,在劳动实践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探究,及时改进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增强创新发展水平,为劳动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在实际劳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劳动者的个性化能力。职业劳动教育不单纯是将学生培养成知道墨守成规的工人,还要培养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创造力的意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劳动教育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必要保障

高职院校教学如果过度强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容易导致教学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提高劳动品德。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保证自己劳动更加专业。随着未来劳动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对象越来越复杂,对个人素质和实际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指引。通过顶岗实习促使学生能够将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从而贴近岗位需要成为学生就业的敲门砖[3]。

二、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时,尽管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对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依然理解片面,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劳动,认为自己不需要劳动也能够生活,使得大部分高职学生厌恶劳动不愿意干体力活、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意识薄弱、只贪图享受,使得高职学生不知道劳动的具体意义,排斥劳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对劳动意识的培养认识不够。一方面,尽管我国一直提倡劳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但由于劳动内容、劳动考核、劳动评价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导致劳动教育流于表面。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基于自身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而尽可能使子女获得更好发展环境的心理,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了不劳动或者错误的劳动认识,以致缺乏劳动意识与相关的历练。

(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力度不高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中,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致使学生对劳动教育具体内容理解不深刻。尽管很多高职院校积极拓展劳动教育的具体内涵,但从实际来看,教育的形式依然以说教为主,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很多劳动内容只是单纯的技能重复或者以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没有真正将劳动教育观念、劳动技能教育和劳动精神教育相结合,使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效果不理想[4]。尤其在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中,教师可能只是象征性的将实训任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环节和形式,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即可,并没有将职业教育与劳动生产真正融合,使得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三)劳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这也使得劳动教育资源投入远低于其他教师投入甚至没有投入。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中,要想积极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熟练运用劳动教育方法的专业教师团队,除了要加强资金、技术投入之外,更应该加大人才引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忽略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对于正确的劳动教育意识还未形成,既影响了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并且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又在劳动教育开展中缺乏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劳动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导致学生不重视劳动教育。

(四)高职院校缺乏与家庭、社会等层面的多维联系

正如上文所述,高职学生劳动意识的缺乏,不仅仅是学校层面的问题,也有家庭、社会等层面的原因。而劳动教育的开展,也有赖于多方领域和维度的联动。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没有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并未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开展与落实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合力。高职院校一方面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品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学校除了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之外,还可以紧密联系社区等组织,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性质的劳动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在促进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有效联动。

三、顶岗实习内涵

顶岗实习主要是在完成高职院校理论课实验课和技能课之后,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开展的集中实习,能够使学生顺利转变自身的身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操作之中,在职位上顶替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术训练。顶岗实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而是要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生产工作,使学生独立自主的承担岗位责任,增强学生的职业人身份,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感受未来工作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5]。顶岗实习实质上是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和行动上的铺垫,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劳动意识和综合素质的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顶岗实习视角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开展劳动教育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必须积极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教育,针对大一新生帮助学生适应劳动生活,使他们掌握生存的技能,学会利用劳动创造更多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主动热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增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让学生明确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高尚品格,在顶岗实习中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劳动锻炼,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准确把握,促使劳动教育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属于长期的过程,而且劳动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根据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达到劳动教育的整体目的[6]。

(二)以工学结合为平台,实行劳动教育

工学结合作为顶岗实习的关键,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学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不断交替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在工学结合学习过程中,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两者交替循环进行、有机结合也是校企合作教学的关键。通过产学合作联合育人,能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真实的生产环境之中,像企业员工一样开展工作,完成自己工作任务。在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的背景下,能够让学生将所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深入掌握,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适应岗位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水平。在工学结合劳动教育模式下,需要积极促进学生的角色转变,让学生能够把握工人特点和本质,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在实践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促使学生顺利就业。

(三)以评价机制为保障实现劳动教育

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案。对学生综合技能进行测评,鼓励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总结。结合社会实践要求,将社会实践案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教育。很多高校将劳动教育的目的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忽视对考核的评比,致使劳动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开展中要积极主动地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对劳动教育有更加准确的认知。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评价机制,明确评价的属地属人原则,精细化评价标准。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与评价结果评价过程相结合,通过教师评价或学生自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高劳动技能。在评价结束后还需要建立劳动档案,根据最终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企业招聘提供重要的参考。在劳动考核评价中还要做到协调统一、加强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完善评价团队的建设,重点保障评价有效落实。

(四)以双师型教师建设为重点推动劳动教育

在顶岗实习模式下,学生在学校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够掌握专业技能,而在企业实习中需要在师傅的带领下掌握劳动技能,通过双师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对劳动知识和岗位要求全面把握,真正履行劳动教育具体职责,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到企业产品创新研发之中。对职业岗位的实际特点进行全面梳理,提高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双师型教学中必须要以教学内容为重点,并且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实际案例融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真实生动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使学生对劳动产生正确的认识。在开展顶岗实习劳动教育时要严格按照不同的专业内容和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形成规范化的通用协议和标准补充相关的内容,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不同的责任。在协议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保护,明确具体的实习内容,实习岗位和劳动报酬,还要规范执行顶岗学习的协议书,确保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承担风险[7]。

(五)加大劳动资源的投入,形成稳定的劳动教育实训基地

在顶岗实习模式下,能够促进校企之间的管理互动水平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要积极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有针对性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并以合同作为依据,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企业人才培养中要获得更大的决定权。企业和学校作为合作伙伴,必须要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企业整体劳动水平。在企业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亲自体会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成果,为企业全面发展作出重要保障。在企业顶岗实习期,还应该将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平等实习中明确劳动的具体内涵,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在顶岗实习中,由企业为教师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并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与提炼,编写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训教材,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劳动教育具体内容。高职院校也需要运用企业所提供的实训场地,帮助学生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全面掌握,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实训同时,在对学生的管理中需要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劳动管理规章制度相结合。通过融入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企业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保障。在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以后,还需要接受企业的熏陶,自觉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促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五、结论

顶岗实习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在顶岗实习中融入劳动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技能全面提高,在顶岗实习视角下积极开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爱岗敬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进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今后开展劳动教育中,必须与顶岗实习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感受劳动,提高自身的劳动水平。

猜你喜欢
顶岗劳动技能
高级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画唇技能轻松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