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生态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2023-04-23 10:36孙嫣然
理财·市场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媒介思政素养

孙嫣然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予了人们数字媒介时代的红利,但同时对媒介素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新传播生态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也面临着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课程体系不健全、教育形式单一等困境,因此应加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注意培养的方式,以此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

传播新生态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价值

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网络技术的迭代更新,当前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传播时代,媒介形态进一步重塑,社会的传播结构被颠覆。受众转变为全新的身份,成为媒介生态建构的参与者、亲历者。从被动接收到有效选择、反馈,受众的主体化意识形成,促进了传播新业态的延伸。传播者过去的“控制权” “发言权”转变为人人所具有的“共享权”“互动权”,冲破了传统表达逻辑的藩篱,实现了传播新语态的切换。特别是手机技术催生了独特的媒介环境,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使人与媒介的关系更加紧密。媒介素养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更能凸显它的作用意义,因此加强传播新生态下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引领价值: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关键阶段,是其思想、价值观念波动较大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熟悉互联网世界、极具个性、追求时尚新鲜,但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洪流时缺乏一定的社会辨识力。他们是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主力使用军,接收到的内容类型众多、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因无法分辨而全盘接受,深受其负面影响,出现荒废学业、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等错误思潮。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减少大学生迷失自我的一剂良药,引导学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网络内容,以理性的态度屏蔽糟粕信息,主动挖掘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事物,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发展价值:帮助大学生发展自我、服务社会

新传播生态下媒介素养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拓展了传统媒介素养的外延。从需要了解相关媒介基础知识到新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从使用媒介满足自身需求到应用媒介为他人服务等,都体现了媒介的外延更加宽泛。对于大学生来说,媒介深刻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互联网平台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多样,学习形式也更灵活方便。正确、合理地使用媒介,能让大学生充实自身、发展自我。同时,学生还应具有社会协作素养,利用媒介服务于各行各业。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有益于学生树立大局意识,以此抓住宽广的媒介平台发展个性、服务社会。

三、社会价值:塑造清朗健康的网络媒介环境

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呈现出更加开放、包容、自主的空间环境。技术赋权下的每一个个体也都拥有了信息生产的主动权,极大地充实了网络内容的容量。虽然这种媒介垄断的格局被打破,传播者的权利逐渐增大,但也导致了信息环境的混杂。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使用媒介的主体无视道德底线、淡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极低,重视点击率而忽略内容质量,污染了网络媒介环境。而健康的媒介使用环境需要全体公众的协调配合,其中包括大学生群体,其数量庞大,是各种社交媒体应用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营造正向、清朗的社会网络环境。

传播新生态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媒介素养教育不同于日常的专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时代意义。媒介素养教育流传到国内以来也备受很多学者的重视,但在真正落实到高校中时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媒介素养教育源自西方国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更多的研究停留在理论方面,实际操作相对匮乏。因此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高校数量并不多,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提及媒介素养的知识也较少,导致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薄弱。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体系,仅通过日常发布的通知文件、特殊时期推文、相关讲座等方式来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媒介。特别是新传播生态背景下,众多高校都在积极构建智慧校园,添置新型媒介设备,助力学生智能化学习。但大多数高校仅把此作为公共设施使用,没有进一步利用信息化课堂为学生普及媒介素养相关知识。

二、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高校的媒介素养课程设置普遍较为分散,多以在线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且学分占比较小,未能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纵观大多数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除了新聞传媒类专业有关于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包含媒介技术、媒介道德、媒介法律等相关知识,其余专业较少涉及此类课程。特别是对于医科、工科类专业来说,媒介素养课程并未受到重视。一般学校都会开设相关公共课如计算机基础,选修课如文献检索、信息技术等课程,主要是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对媒介应用能力的需求,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使用技能,但学生无法掌握系统全面的媒介素养知识,导致学生媒介素养的多种维度发展不均衡。另外,公选课难以保证学生的选修率与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媒介素养相关技能的提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媒介素养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主要为讲座宣传、文件警示、口头讲解等,与其他知识类型的教育方法并无明显差异,普遍倾向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形式的单一是学生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阻碍,当今大学生是深受网络环境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代,思想活跃、前卫,传统填鸭式的单向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失去了吸引力,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并主动参与进来,因此传播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传播新生态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策略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高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方面承载着厚重的使命。在建构学生媒介素养意识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塑造媒介素养育人格局。

一、加强媒介素养+课程思政的双层设计

目前,各个高校在大力倡导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政内容进课堂已成为日常教学所需。媒介素养和思政教育两者在理念、内容、方法上有共通之处,在这种双重背景的影响下,可以将媒介素养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科学性与成效。

一是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中。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单一培养学生认知、使用媒介的能力,还应具备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成为新媒体时代良好的媒介公民。在教师授课前,应注意“知识+技能+思政”可量化目标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检验教学成效。二是思政内容融入贴合现实。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应寻找适宜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的内容,如媒介技术和媒介失德事件相结合,媒介使用与社会舆论热潮相结合,避免生硬植入而无效果。教师需要及时搜集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对其归类整理,插入媒介素养课程的相关章节,以做到视角新颖、案例丰富、效果显著。三是融入方法巧妙。媒介素养内容与思政内容均具有教化的作用,一味说教难以使学生投入进来,因此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一节课中设置2―3个可以引爆学生兴趣点的内容,在讲解中运用游戏、翻转课堂、问题导向等教学法实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又拥有课堂参与感。

二、完善通识性+专业性的课程体系

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是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开通专业性教育课程,同时推行通识性课程,确保专业性与个性化课程起到不同的效用。

打造不同层次的通识性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课程,教学对象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完成基础公共教育,并开发不同内容的媒介素养课程来普及媒介相关知识。在开设课程时考虑学生的接受特点,依据年级高低来打造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课程内容。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媒介基础知识如媒介主要形式、媒介发展变迁史、媒介发展现状等是学习重点,帮助学生认清媒介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与发展前景,以便于更好地使用媒介;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应侧重于培养更高阶的应用能力,熟悉媒介制作流程,增强辨识判断力,能够运用媒介创新创业、解决现实问题。

强化专业性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的培养。除了向全校学生普及媒介知识以外,还应加大新闻与传媒类专业的培养力度。此类学生的就业方向偏重于信息传播,其媒介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信息选择的取舍、社会舆论的引导、价值取向的传达,是保证社会信息通道顺畅、安全的有力因素,因此必须认识到传媒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在专业性课程的安排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基础课程到应用课程再到拓展课程。同时,除了必修的专业性课程以外,增加一些个性化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如摄影摄像技术提高班、短视频运营实战班等。个性化课程的设置可以强化针对性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动机,使弱项更强、强项更精。

三、注重理论性+实践性的黏性关系

高校教学方式习惯以知识灌输为基本原则,对实践的强调经常停留在话语层面,导致媒介素养教育成效不显著,这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的教育中应注意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力求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沁入人心。

首先,可以从校园内部寻找实践场所。新媒体背景下,校园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与传统校园环境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之处,智能化媒体随处可见,学校应利用好校内媒介资源,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助力实践教学的推动。例如,各个高校都注册有新媒体账号,如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除此之外,各个学院也有专属的账号平台,以传播院系信息、宣传院系活动为主。众多的新媒体账号可以成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平台,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其熟悉内容制作流程,亲自参与媒介信息的编辑、发布与传播,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媒介运用能力,并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其次,可以借助校园外部力量增加实践机会。对于新闻传媒类专业来说,校外实践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应积极争取与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媒体单位实施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施展平臺。在学生实践时加强过程性考核,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重视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于优秀实习生,可以邀请其分享在媒体的实践经验,给予其他学生精神食粮。对于优秀实习作品,可以放置在院系进行循环展演,起到示范作用。除了新闻传媒类专业学生,学校也要为其他院系学生提供机会。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开发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采、编、播技能。督促学生参加媒介相关赛事,如摄影大赛、短视频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等,带队教师做好相应指导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媒介文化活动。

总之,媒介素养教育在新传播生态背景下越发重要,但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处在摸索与前进的阶段,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探索出适合中国学情的方式方法。如重视课程设置、师资配比、环境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投入相应的力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动,活用课堂评价机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媒介素养教育成效显著与否不仅需要高校的牵引,还需要学生自身、社会力量、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支撑,应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共同致力于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本文为郑州西亚斯学院2022年度科研资助项目(课题编号为2022-D91)。作者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

猜你喜欢
媒介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书,最优雅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