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基于课后服务的初中音乐社团课程价值探索

2023-04-23 05:22张恬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双减背景初中音乐

张恬

摘 要:为解决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弊端,我国特地颁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负担的意见》,文件指出要能够着重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外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同时也要为广大家长解决接送困难和课后辅导困境。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做作业、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平台,主要借助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实现。因此,本文聚焦“双减”背景,探究初中音乐社团课程在课后服务教学工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音乐;音乐社团课程;课后服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2539(2023)06-0163-03

近年来,课后延时服务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课后延时服务应该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学产物。课后延时服务是针对性地在课后实行的教学延伸服务,课后延时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是为了补充父母的照顾与教养,在学校放学和放假期间,由父母授权,学校、机构型团体或个人等不同服务主体提供一段时间的组织化生活照顾、保护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均衡发展的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学生课后服务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能为家庭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板块,在“双减”政策下需要更加体现出人性化和全面教育的教学特点,搭建教学和课后服务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其中初中音乐课后服务之音乐社团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因此,探究初中音乐课后服务的音乐社团课程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后服务的重要作用

初中音乐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首先,初中音乐课后服务能够帮助家长解决接送不便的问题,毕竟每个学校的上下学时间是固定的,但是家长的上班和下班时间却是不固定的,偶尔还会出现需要加班的现象,此时就做不到按时接送孩子了,而课后服务就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而等到学生回家后,家长还要照顾孩子,辅导孩子的课后作业,但部分家长会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产生面对孩子的作业做不来的问题,此时课后延时服务就可以协调这个矛盾,通过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帮助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其次,课后延时服务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后服务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课后服务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了,就能够更加了解学生,在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有更具体的认识,从而便于指导后续的音乐教学。

2.“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音乐课后服务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学校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音乐教师未能集中精力去解决该问题,直接引发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够顺利和全面;课程体系的搭建和完善也是存在漏洞的;课后服务教学形式不够合理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课程设计未能体现出人性化的教学特点,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从而令课后延时服务工作陷入了教学困境。

3.“双减”背景下开设初中音乐社团课程对课后服务产生的价值探究

(1)产生的价值

第一,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往长期受到中考和高考的影响,我国以应试教育为导向,教师过于关注考试成绩。大部分学生课后需要完成课内的作业,当然其中不免受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的影响,我国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枯燥单调。“双减”背景开设课后服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多元化的艺术、体育、科普、阅读等活动的乐趣,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完善的素质教育。初中音乐作为基础性音乐教育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音乐情怀、音乐素养等培养都起着重要影响,开设音乐社团的方式则能够让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音乐兴趣,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从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

第二,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音乐是启迪人类智慧,洗涤人类心灵的重要方式。初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都在逐渐发展个人性格。教师奉行灌输式教育,课堂教育也比较闭塞和压抑,导致很多学生的自我表达很少得到关注。但是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如果长期忽视其性格表达,那么对学生的未来人格塑造都是非常不利的。音乐艺术是开放型的课程,其允许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创造,也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性格,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情感的宣泄口,平衡学生的性格发展。因此,开设音乐社团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性格健康发展。

第三,熏陶学生的音乐素养。初中音乐教学以往以及现今部分地区,也把音乐教学视作“杂科”,认为与应试并无太大关系,故一直得不到重视,学生也对音乐学习不够看重。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教学要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实践能力方面打好基础,进而展开系统的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等。音乐社团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互动交流的音乐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逐渐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四,完善了课后服务形式。课后服务与正式的课堂教学还是存在相应差别的,教师不能将一板一眼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各个教学领域,因此通过开设音乐社团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音乐社团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培养音乐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对课堂教学是一种补充和延时,也为师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可以开展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游戏就是指将游戏教学和音乐活动教学进行更好的融合,音乐游戏也就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单一的音乐教学形式而言,音乐游戏就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快乐,也学得更快、更愿意沉浸在其中。

(2)实践的原则

第一,以生为本。要想开展有效的初中音乐社团课后服务,就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依据不同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制订科学的分组计划,搭建优质的音乐学习小组。如本校在开展音乐课后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一共设计了七个音乐兴趣小组,分别为合唱、美声独唱、二胡、古筝、小提琴、音乐鉴赏选修、舞台剧表演,然后由教师负责提供报名机会,让每个班级学生自己报名参与,最后班级收集各个班级的报名学生,将报了同一个兴趣小组的学生结合在一个小组。在课后服务的时候,每周都有1~2天专门用于音乐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并分别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带领。课后学生还可以以小组形式自行开展音乐活动,如以合唱小组为例,教师在开展课后服务活动的时候,不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感受到合唱的快乐,也能够起到增强训练效果的作用。

第二,创建多样化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是独特的,音乐社团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对应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音乐学习需求。因此相关人员在开设音乐社团的过程中,既要围绕“双减”政策的课后服务创建原则,也要同时兼顾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社团创建工作者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设形式多样,内容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活动是值得考究的。音乐社团的创建也需要从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立足点,建立师生需求沟通的媒介,挖掘需求点,创建需求满足平台。

第三,关注长期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发展力和能力能否得到长期发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能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活动获得的持续学习能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等都是开设音乐社团课程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初中学生的个人自我意识比较凸显,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普遍存在依赖性学习、自我认知能力不清晰等特点。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要想通过开设音乐社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长期能力发展,则需要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开设相关的社团项目,设计社团课程。

(3)实践的策略

第一,音樂课堂教学和音乐社团课程有效衔接。音乐社团课程属于另一种传播音乐知识的载体,教师完全可以将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社团课程视为同源体,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时机,将课堂上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对课堂上的音乐知识进行延伸式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知识转变为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雪球花》的教学时,因为这个属于感受与欣赏曲目,《雪球花》还是女声合唱曲目,作为俄罗斯民族歌曲,既包含有舒缓的歌唱旋律,也包含有欢快强烈的舞蹈节奏,是一首优秀的国外民族音乐。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上会乐器的学生共同表演,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开一场小型的演唱会,具体的人员分布为会乐器的学生分在演奏组,不会乐器的学生则组成合唱团,教师担任指挥官的角色,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演唱会是调动学生综合表演能力的组织型音乐活动,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长处,调动自己的音乐技能,这也是展现班级学生凝聚力的一种形式。教师还可以借助摄影技术,将学生最后的表演以视频的形式录制下来,成为珍贵的影像资料。“演唱会”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显著差异,是以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能够在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真正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积极开设具有特色的音乐社团校本课程。音乐社团本质上是具有明显区域性的课程,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音乐社团校本课程。例如,可以将本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音乐元素,然后将诸多音乐元素和初中音乐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开发具有特色的音乐社团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由本校教师、当地的音乐传承人等共同参与设计完成。同时需要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并且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为目标,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高,并且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和素养的作用。如本校就积极开设了“昆曲”系列的音乐社团校本课程,鼓励对传统戏曲文化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对应社团,社团课程会从基础的知识体系开始讲解,逐渐过渡到表演艺术。

第三,灵活转变课程形式,满足学生多元需求。传统课堂因为过分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出现明显的课堂分级教学,教师的主观教学经常出现认知差异,学生性格各异,学习节奏和音乐基础、音乐感悟程度也有所差别,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课堂现状,发挥好音乐社团的作用进行创新型教学,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例如,在进行“村寨踏歌——瑶族舞曲(民族管弦系)”的教学时,该单元的教学歌曲是民族歌曲的欣赏,瑶族舞曲作为民族管弦曲,突出了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共具有四个音乐主题,情绪感受都不同,学生是否辨别出不同层次的情绪是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完成基本的教学,然后在社团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对不同歌曲进行二度创造,这是对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培养的好机会。音乐理念的传达要与音乐实践能力相配合,学生通过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够了解音乐的地域性、情绪表达差异等,而对音乐的二度创造则是对学生音乐思维、音乐实践能力的有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4.结语

初中音乐课后服务板块要想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认真探讨“双减”政策的内涵,并认识到课后服务和教学之间的联系,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发挥出音乐社团的重要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加强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社团课程有效衔接;积极开设具有特色的音乐社团校本课程;灵活转变课程形式,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等措施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富英.“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社团课程在课后服务中的思考[J].亚太教育,2022,18(8).

[2]董秀.以“双加”促“双减”,彰显音乐育人价值——中小学音乐课后服务增效的实践路径[J].中国音乐教育,2022(05).

[3]王旭.“双减”政策下中学音乐教学优化策略[J].黑河教育,2022(07).

[4]王居宇.“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社团建设[J].文渊(中学版),2021(07).

[5]金小花.论初中音乐社团课的实践与思考[J].好日子,2021(13).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双减背景初中音乐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探究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