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财务趋势下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2023-04-24 07:47万祥丽
客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

摘 要:数智财务引领审计行业变革,重塑业务模式,创新审计方法。为培养市场所需的大数据审计人才,高校传统审计课程亟待转型。本文探讨数智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影响,揭示高校传统审计课程的痛点,并提出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数智财务;大数据审计;审计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数据量迅猛增长,传统审计方法已难以应对智能财务时代的挑战。据《全球审计报告》揭示,企业财务数据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传统审计方法在速度与精准度上捉襟见肘。在此背景下,市场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审计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创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影响,剖析现有审计课程体系的缺陷,并提出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创新的策略,为高校审计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二、数智技术对审计行业的影响

数智技术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布局和主要任务,强调加快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面临着数智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规范、新标准,这对数智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校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数智技术应用能力审计人才的培育。

三、传统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数智财务趋势下,审计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技术革新和职业重塑。传统审计课程体系在适应这些变化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陈旧滞后。高校审计课程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使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出现了差距,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传统的课程设置未能充分体现最新审计技术和工具的创新成果,毕业生在步入职场后,还需额外投入时间和精力,以掌握这些新兴的技术。

(二)理论实践存在鸿沟。传统审计课程内容往往过分强调理论基础,忽视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需经历一段调整期,以适应实践需求。审计作为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其实际操作经验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却未能充分提供这一环节,使得学生在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

(三)跨学科教育缺失。审计教育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往往侧重于会计和财务领域,却未能充分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信息技术、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的交叉应用,这种偏颇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讲授式教学或许占据了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因此,教学方法亟需创新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

(四)软技能培养欠缺。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和数据分析,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领导和决策等软技能,而这些软技能的培养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往往被忽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审计工作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课程体系可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审计人才,课程体系需要考虑纳入软技能学科。

四、智能化趋势下大数据审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传统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在应对现代审计需求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审计需求,高校大数据审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应当针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和优化。

(一)更新课程内容

1.引入前沿技术内容。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及时关注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变化,将最新的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纳入课程体系中,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2.更新案例教学。结合审计行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审计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定期更新教学案例,使之反映最新的市场动态、法规变化和审计实践。

(二)强化实践教学

1.增加实践环节。通过模拟审计实验室、企业实习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组织学生参加审计案例分析大赛、实际项目模拟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多种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2.项目驱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或设计与实际相关的项目,鼓励学生组成团队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建设大数据审计实训室。引进大数据审计软件和设备,搭建真实的审计工作环境,构建大数据审计实训室,开展模拟仿真实训教学。

4.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审计实践环境,加深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增加跨学科教育

1.开设跨学科课程。设计开发跨学科课程,如“大数据审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同时引入法律、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课程,例如“法律法規与审计”“审计心理学”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2.强化跨学科项目。在审计课程体系中融入计算机、数据科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的竞赛活动,如数据分析挑战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开展行业合作。与审计和大数据分析相关的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实习机会,确保教育与市场需求相符。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分享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

(四)培养软技能

1.培养沟通协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同时,开设相关课程,如“商务沟通技巧”“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2.注重批判性思维。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教师可以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案例分析和讨论话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持续专业发展。建立学生社团或专业组织,开展内部培训和交流活动。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专业发展活动。

五、结语

科技发展促使财会行业智能化变革,传统审计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此,审计专业需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新兴理念和先进技术。这要求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培养创新思维,通过跨学科设计强化关键技能教授,构建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以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张慧汶,周红.基于Power BI和R语言组合应用的可视化审计方法[J].会计之友,2023(07):128-133.

[2]程平,王绪冬.基于ADDIE的“互联网+会计”MPAcc大数据智能审计能力培养——以重庆理工大学MPAcc教育为例[J].财会月刊,2018(21):41-45.

[3]张敏,王银屏,李昂.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融合性课程设计——以“大数据审计”课程为例[J].财会月刊,2022(15):104-109.

作者简介:万祥丽(1991-),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广州工商学院,会计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智财务、大数据审计、环境会计等。

猜你喜欢
大数据审计
浅谈煤矿企业大数据审计的发展之路
大数据审计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大数据审计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装饰设计产生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审计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R与当前大数据审计方法的比较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审计监督体系平台构建研究
大数据时代审计风险再思考
试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大数据审计
基于R语言的大数据审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