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2023-04-24 07:47王美馨张彦艳
客联 2023年12期
关键词:植物景观城市公园

王美馨 张彦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要求也逐步提高。合理利用城市环境资源来建造功能与环境多样化的城市公园景观已成为当代公园建设的主要趋势。本文以绵阳西山公园为例,对于绵阳西山公园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景观作用,以期为未来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西山公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城市绿化建设受到空前重视。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概述

1.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城市公园是高密度城市化中以绿地为主的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综合性场所。而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是由不同园林植物的组合构成的植物群落,运用艺术的手法装饰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不仅能提升公园的艺术价值,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街景,完善城市的整体面貌。

1.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类型。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一共分为三种类型(1)人工植物景观:在现有场地中没有可利用的乡土植物,全部利用人工栽植的植物通过人工模拟自然形式设计的植物景观。(2)原生植物景观:生活生存在当地自然中条件下的植物,经过长期生长在当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再经过人工设计它们的布局所形成的植物景观。(3)自然恢复植物景观: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将乡土植物和人工栽培植物结合,通过植物的场地分布特征,判断物种稳定性,利用人工栽培植物进行补充、完善,直到能使场地恢复生态作用,两种类型植物有机结合所组成的植物景观[1]。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2.1乡土化原则

乡土植物在城市公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良好的生态资源,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各地的乡土植物种类和生态习性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使得植物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由于乡土植物对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因此养护成本相对较低。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等因素,选择出符合条件的植物种类,营造出能够凸显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在设计过程中,不应为了追求美观性,盲目引进不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外地树种,导致植物存活率低,造成一定损失。

2.2生态效益最大化原则。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强调重视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在城市中建设公园可以提高园林景观质量以及建设舒适宜人的环境,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在选择植物品种时,除选择乡土树种外,选择生态效益更高的品种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园林的生态适应性,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城市公园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效益。

2.3可持续性原则。在设计和建造植物景观时,首先考虑选择适宜当地生长且观赏性强的植物,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实现生态调控。其次,需注意物种关系、苗木定位、品种多样化和多层结构,注重利用科学合理的植物形态学,使植物景观既满足实际需求,又可长期使用,确保经济适用。最后,在设计中要考虑利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如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选择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灯具等。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美学价值等,从而实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绵阳西山公园研究分析

3.1绵阳西山公园概述。西山公园,位于我国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四象西鼓西山主城区之西部,是一个集文化古迹与自然风光于一身的历史文物公园。公园位于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区的北部,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公园的中心区域为平原,而两侧则是因高阶地形成的丘状台地和丘陵[2]。

3.2绵阳西山公园植物景观分析。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利用植物与其他元素结合造景构成的植物景观,能让人们贴近自然,享受綠色生态。西山公园中植物景观是结合乔木、灌木、草坪设计形成复层群落结构,这种复层群落结构可以最大化提升单位面积绿地。在植物配置上,选用大量花卉植物、色彩丰富的灌木以及彩色叶乔木,错落有序布置在园中,使公园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如四季海棠、迎春花、红叶石楠、红枫等植物。

3.2.1假山置石处植物景观。假山是通过自身的形状、姿态吸引游客,植物配置中不仅需要突出山石的形态,更需与之相辅相成。故假山植物侧重于姿态生动的景致种类,如松树、柏杨、垂柳、雪松、铺地柏等。在西山公园中的红梅园中,假山旁种植垂柳、栾树,搭配肾蕨、红叶石楠、紫叶小檗等灌木,为假山增添了几分色彩。

3.2.2水边植物景观。水边植物对丰富水面构图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配置应当选择耐水性好、符合周边环境和植物生长条件的树种[3]。池边的植物大多选用高大乔木来作为主要树种,与各种低矮的灌木和花丛以及部分常绿树种相搭配,给游人留出一定空间以便于进行观赏。西山公园中玉女湖的自然式岸边,配置垂柳、美人蕉、水芙蓉、水葱等。植物以前后不一,面积不同的种植方式,合理地模仿自然生态营造出的花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学效果。

3.2.3水面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中,水生植物与水边的距离应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露出必要的透景线。其次,要注意植物群落配置后的立体轮廓线与水景的风格相协调[3]。西山公园的凤尾湖中主要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其中荷叶密度较高,荷花穿插在不遮挡水面倒影的位置,疏密有致的植物栽种与水面倒影形成靓丽的植物景观,营建复层植物配置模式,提高了公园的趣味性和美观性。

3.3植物景观空间层次分明。西山公园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面高中间低。整个绿地呈斜坡状,植物形态由东向西依次为灌木、花卉和地被植物。不同花期交错分层排列,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形成了多层次的配置。西山公园正大门入口处有由海桐球、银叶菊、狼尾草、马鞭草、红桑、粉黛乱子草构成的自然花境,群落结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3.4植物景观色彩丰富。西山公园的植物配置采用传统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应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西山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从整体色彩角度营造视觉感官上的美感。西山公园中运用大量的花卉植物,如松果菊、四季海棠、迎春花、紫薇等,以及色彩丰富的灌木如红花檵木、紫叶小檗、洒金珊瑚等。秋季的西山公园中有日本红枫、银杏等观叶树种,它们起到点景作用同时为公园增添趣味性。

3.5植物景观布局因地制宜。西山公园在选用植物的时候,充分考虑绵阳市的自然环境条件,选用栽种的植物都能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符合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在四季交替中,公园内的植物都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如秋季,西山公园中红枫逐渐变红,与周围的香樟树、栾树颜色形成对比,表现出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以栾树、香樟、松树等常绿乔木为主,提高了绵阳西山公园的绿植覆盖率,体现绿色植物群落的美观性,使观赏性更强。

4.结语

西山公园在植物景观方面应用适地适树、功能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当地原生树种为基调树种,外来树种为辅,营造复层植物配置模式。在满足植物景观自然美观性同时融合了绵阳三国文化,既表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又保持了独特的山地公园特色,从而提升了城市内涵。

【参考文献】

[1]原剑珩.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的应用探讨[J].花卉,2017(4):39-40

[2]顾凡强.绵阳市西山公园植物分析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115

[3]迟津萍.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及植物景观应用[J].花木盆景,2022(12):48-50

猜你喜欢
植物景观城市公园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公园植物结构的季节配置研究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浅析当代道路绿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