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棕编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与品牌推广

2023-04-24 07:47王媛卓
客联 2023年12期
关键词:品牌推广文创设计非遗文化

王媛卓

摘 要:新繁镇的新繁棕编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新繁人民生活中,棕编有着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发展,老一代顶尖棕编传承人逐渐离我们而去,新繁棕编作为传统的手工艺面临着发展的困境。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新繁棕编的历史发展、技艺特点与产品现状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梳理新繁棕编在非遗传承之路上的发展困境。同时结合新时代下的发展机遇,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论证运用品牌塑造和新媒体推广等策略,为新繁棕编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使新繁棕编作为珍贵的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非遗文化;新繁棕编;文创设计;品牌推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棕编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技艺。它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通过手工编织技巧创作出各类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在棕编技能的领域,四川新繁棕编最负盛名。2011年新繁棕编便被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繁棕编面临着许多发展问题,新繁棕编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甚至一度陷入了失传的困境。本文章主要从非遗传承人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调研方法,对新繁棕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资料搜集,探究新繁棕编的非遗传承困境与发展机遇。并从设计师的角度尝试通过品牌塑造和新媒体推广等策略来为新繁棕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一、新繁棕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

新繁棕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起源于中国的四川省新繁鎮。新繁镇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因其丰富的棕榈资源而得名。棕编技艺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承。

新繁棕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初,新繁棕编是作为农民的副业而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利用棕榈叶编织,通过一双双朴实无华的手,不仅能编织出日常用品,如篮子、帽子、垫子等,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像昆虫、动物等。两百多年前,新繁棕编就远销国内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新繁棕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二、新繁棕编的发展困境

(一)新繁棕编产品同质化

棕编产品未能在造型、纹样、色彩上进行优质创新。现阶段同质化越来越强,甚至两个厂家的产品使用一样的材料、一样的工艺、相似的包装,唯一的不同的可能就是名称的不同。这些手艺虽然都很精美,但因为同质严重,使得棕编品牌不能跳脱出来,相比于现代化和时尚化的产品,新繁棕编的产品设计可能相对保守,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如新繁棕编,还有长沙棕编、梅山棕编等手工艺,他们都会编织昆虫、动物等形状,但造型、色彩等差别都不大,外观并没有十分特别之处,所以在棕编产品推广中产品同质化会限制棕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新繁棕编知名度较低

新繁棕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对比于竹编手工艺而言,消费者对棕编工艺认知度可能相对较低,对其需求也相对较少。最初的发展中,新繁棕编是当地人十分依赖的一项产业。但工业生产模式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新繁棕编的衰退。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的开展,使得消耗劳动力、工艺落后保守的传统手工产品逐渐被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美观度更高、更加经久耐用的工业化产品取代,使得传统手工艺品失去了其原有的价格优势和消费市场。

棕编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因为知名度较低等问题,可能面临失传的风险。首先,人口减少是一个主要问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少的人选择从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和认同度下降。其次,大多人知道竹编而对棕编的认识较少,而棕编手工艺需要青壮年群体来传承和发展,所以这也是棕编文化未能注入新鲜血液的原因之一。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棕编的传承带来了挑战。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更受市场欢迎,而手工制作的艺术品逐渐被边缘化。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现代化、时尚化的产品,而不是传统手工艺品。并且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推广活动,使得新繁棕编的知名度难以提高,进而影响了销量。

三、新繁棕编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思路

随着《“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国家相关文件指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对于如今新繁棕编文化的开发,要创造出既能符合当代审美又能体现棕编文化的深厚底蕴的产品,让新繁棕编能够融入我们的身边,努力实现新繁棕编非遗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一)新繁棕编文创产品创新

1.新繁棕编产品形式上的创新

新繁棕编形式单一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进行产品形式的创新,我们可以将新繁棕编的工艺与人们生活的产品进行结合。如将绒花做成胸针,可以日常佩戴,作为头饰,大方且美观。所以对于新繁棕编文创产品的创新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思路,新繁棕编花式多样,色彩丰富,花色图案各式各样,注入时尚元素便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比如将棕编材质与挂件、饰品、包包等进行结合,好看又实用。以创新思维引领时尚潮流,让新繁棕编能更好地活起来。

2.新繁棕编产品材质上的创新

棕编产品创新形式更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创新。如在陶瓷产品中将传统的掐丝工艺与现代器物结合,是双重质感的体现,外观的丰富。所以新繁棕编原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创新,像树脂、金属、木头等材料结合,创造出更具有现代感和实用性的作品。并且在利用丝线、珠子等材质融入其中,增加产品层次感和立体感。材质的结合不仅扩宽了棕编的应用领域,也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出更新颖独特的棕编产品。

3.新繁棕编产品造型上的创新

棕编产品在造型上的创新,能使棕编文化摆脱同质化问题,创造出眼前一亮的产品。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发现棕编大多造型为植物、昆虫、熊猫、龙等传统形象,但棕编原材料的塑造能力十分强大,造型上可以丰富多样,可以与潮流形象相结合,如泡泡玛特、生肖形象等,拓宽造型形象,将棕编手工艺以一种更时尚、创意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4.新繁棕编产品色彩上的创新

新繁棕编在产品色彩上的创新,能有助于吸引消费者。在研究时,棕编原材料加工是会有染色这一工序,但是大多棕编产品还是保留了天然的色彩,虽然原始纯粹但过于单一。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流行色彩,像近年来很火的多巴胺配色,使得产品时尚抢眼。还有流行的名画配色,如蒙德里安配色,以明快的色彩和几何的线条受到人们赞誉,在多个设计领域都有应用。还有敦煌配色,近年来国潮风的流行,使得敦煌配色成为一种流行元素。以上配色之所以流行,因为它们本身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也符合现代审美,所以新繁棕编进行产品色彩的设计,紧跟潮流,就能更加吸引消费者。

(二)棕编非遗文化创意呈现

打造一款可互动式的棕编非遗文化APP,让棕编文化更创意地呈现在大众眼前。像折扇APP,一个民艺应用软件,巧妙地将传统折扇艺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让用户能深入体验折扇的历史与浓厚的匠人气息。所以在棕编的文化呈现方式上,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有关棕编工艺的互动游戏,给用户带来专业的棕编工艺、历史、产品欣赏等信息内容,让用户在娱乐中感受棕编文化,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上制作棕编物品,激发用户对棕编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在其中再增加销售产品的渠道,吸引消费,增加品牌知名度。将棕编体验与线上APP娱乐方式相结合,就如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游戏中就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大众更愿意向传统文化靠拢。

四、新繁棕编文化的品牌推广

(一)新繁棕编品牌5P策略的推广

棕编文化运用品牌策略来对新繁棕编的推广形象进行重新塑造,运用营销方法中的5P策略,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推广(Promotion)、渠道(Place)、人(People)五个方面来整合营销和推广。创新内容形式,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并且可以联合当地企业进行生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新繁棕编的产品在传统中为昆虫动物形象,现代用品也会有篮子、帽子等产品,但产品形式还是有点单一。对于棕编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将棕编产品与日常产品相结合,像拖鞋、渔夫帽、时钟等文创产品。与潮流牵手,使得非遗有破圈的可能,近年来香薰文创逐渐受到大众青睐,将棕编与香薰文化结合,打造系列香薰文创,这种方式不仅创新了香薰产品的种类,人们还能在使用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包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用品,以棕编的独特纹理打造系列包包款式,推陈出新。还能运用当代人的好奇心理,增加神秘感與未知感,从而推出的一款棕编盲盒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力和美誉度。

新繁棕编品牌合理的定位策略是确保棕编文创产品市场接受度的关键。设计时选择大方简洁的花色、样式进行设计,要考虑到产品成本、但是不能忽略产品品质。此外可以通过套餐、限时优惠等活动,增加产品性价比,制定出既能盈利又能吸引消费者的价格策略。

新繁棕编品牌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增加棕编文创产品的知名度。线上推广可以通过拍摄制作产品视频放于社交媒体,或者通过产品直播形式讲解产品理念,还可以通过广告、流量博主合作等方式,打开棕编产品知名度。线下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沙龙、棕编体验课等形式,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棕编文创产品的魅力。

对于新繁棕编品牌的推广可以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能让产品覆盖到更广泛的销售群体。线下为传统实体店销售,消费者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体验产品,但消费群体受限。所以还可以利用类似于电商平台的线上渠道进行销售,打破空间限制,还可以与景区、博物馆等合作,将创新地棕编文创产品作为特色纪念品进行售卖。

打造一套成功的新繁棕编文创产品离不开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创开发团队。这支团队不仅是产品创意的源泉,更是确保产品从设计到销售到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完善保障的关键力量。才能有效推动棕编文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和品牌的长远发展。

(二)IP的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IP已经成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三星堆文化通过打造系列IP,挖掘文化内涵,让古老的文物“活”了起来,使得庄严肃穆的文物走出了博物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联系,在传承古蜀文明的同时又能实现经济价值。所以新繁棕编文创设计的营销手段,可以采用IP营销的方式,打造独特的IP形象,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升文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将IP形象延展到广告、包装上,增加品牌辨识度和吸引力,有助于品牌推广,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来看,新繁棕编是百年发展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其理论和形式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对于新繁棕编文化的开发,通过对新繁棕编产品形式、材质、造型和色彩上的创新,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让新繁棕编能够融入我们的身边,使得棕编文化能更好活态化地发展下去。通过5P策略与IP营销手段,提高新繁棕编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棕编文化,使其具有稳定性,实现新繁棕编非遗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本文的宗旨希望能够将棕编现有困境传递给大众,并且探究棕编产品的创新与文化推广,让更多人了解棕编文化。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新繁棕编的创新发展中来,一起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崔俊慧,黄淼淼,邵杭锋,等.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杭州王星记纸扇为例[J].现代商业,2018(36):175-176.

[2]成都市新都区民俗志[M]. 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方志出版社.2018

[3]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道路探究[J]. 高永波.传媒论坛,2020(24)

[4]王明月,马知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逻辑困境与设计改进[J].文化遗产,2022(02):10-18.

[5]欧阳时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传承模式:以江西九江学院为例[J].大舞台,2013(9).

[6]新媒体时代编辑核心素养和编辑工作浅析——以纯文学期刊《花城》为例[J].许泽红.文化产业,2022.

[7]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探讨[J]. 吴钰萱.文化产业,2022(30)

猜你喜欢
品牌推广文创设计非遗文化
基于情感体验的文创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探究
广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品牌传播策略
网络游戏的品牌推广策略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土特产品牌推广研究之怀远石榴
企业类微信公众号的信息编辑策略
新媒体对品牌推广的影响探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黄酒非遗文化数字记忆的内容、路径与问题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