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冲击波

2023-04-26 02:57陈植吴斌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储户硅谷存款

陈植 吴斌

美国银行业危机已持续半月,风暴起源的硅谷银行,终于找到了“白衣骑士”。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第一公民银行达成收购硅谷银行部分资产的协议,将接手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和贷款。

自硅谷银行破产后,其作为“硅谷银行过渡银行”运营,受FDIC管辖。原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和资产都转移至此,以保护这家银行的储户。

3月27日起,前硅谷银行的17家分支改头换面,以第一公民银行分支的身份开门营业。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向记者分析称,3月的金融风险事件,暂未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硅谷银行连带其后瑞信遇困的原因,在欧美不具有代表性,现有处置方案使其外溢效应有限。

赵伟认为,相较2008年之前,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明显抬升,财务数据稳健,市场恐慌情绪正在企稳。

硅谷银行找到买家,瑞信收购案也已落定,欧美银行业危机有所缓解,距离彻底平息仍任重道远。

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突因挤兑风波而被迫关闭。

3月11日凌晨,FDIC表示,硅谷银行已被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关闭,后者指定FDIC作为接管人。

为了保护硅谷银行储户资产,FDIC创建圣克拉拉储蓄保险国家银行(DINB),在硅谷银行关闭时,FDIC立即将该行所有受保护存款转移给DINB。所有受保护储户(存款金额在25万美元以内),在3月13日上午前获得全额存款。

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约2090亿美元,其中存款规模为17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

硅谷银行突然倒闭,引发一系列多米诺效应。

一位硅谷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众多硅谷高科技企业都“焦头烂额”,在硅谷银行的存款无法迅速取回。“令我们最头疼的,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取回这些存款。”他感慨说。

据其透露,美国高科技企业最担心两大资金风险:一是硅谷银行倒闭被接管,取回存款的操作时间大幅拉长,资金周转压力骤增;二是企业在硅谷银行的存款超过25万美元的部分,可能蒙受损失。

众多美国高科技企业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额,都在数百万美元,个别企业甚至超过千万美元。

部分中国高科技企业也担心,自己在硅谷银行的存款无法迅速取回。记者在一个“硅谷银行维权群”看到,多家境内创投机构曾紧急督促投资企业迅速取回存款,但响应者不多。

一位境内股权投资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境内高科技企业曾获美元基金注资,当资金尚未结汇划入境内企业账户时,企业可能将美元融资款存入硅谷银行。个别中概股也可能将IPO募资额放在其中。

记者了解到,焦头烂额的,还有众多美国硅谷创投机构。他们要么将基金募资款存入硅谷银行(或托管),要么向硅谷银行旗下创投基金注资。

如今,他们也不知道这些资金何时能取回。

上述硅谷创投机构合伙人认为,硅谷银行突然倒闭被接管,或影响美国创投资本投资与科技企业资金周转。“除非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取回存款,否则他们都将面临复杂的资金取回法律流程,难免对自身业务发展构成未知冲击。”

他告诉记者,3月9日,硅谷银行遭遇资金流动性风险后,即紧急提醒多家美国投资企业迅速从硅谷银行取回存款。没想到,众多企业都在紧急取款,导致硅谷银行挤兑压力骤然增加。

美国监管机构称,3月9日当天,硅谷银行的储户和投资者尝试提取420亿美元,是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之一。

由于时差因素,很多境内科技企业知道硅谷银行出现资金流动性风险,最早是3月10日上午。当他们紧急向硅谷银行申请取回存款时,银行已遭遇巨额资金挤兑压力,或根本无法提供资金。

美国加州政府部门公告称,硅谷银行在股价暴跌期间,遭遇420亿美元的资金挤兑,其资金流枯竭,现金结余直接转为-9.8亿美元。

“有企业动作较慢,一下子因硅谷银行被接管,而遭遇不同金额的存款无法取回。”国内股权投资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3月9日晚,紧急提醒国内投资企业迅速从硅谷银行转移存款,个别企业迅速操作,成功转走大部分存款,损失较少。

创业加速器Y Combinato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arry Tan表示,约3000家创业公司与硅谷银行有关系。约400家受访企业表示,它们有风险暴露,逾100家公司担心无法快速从硅谷银行取回存款,无力支付员工工资。

对冲基金纷纷沽空美国区域性银行套利。

3月10日晚,总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FRC),股价一度大跌约50%。

当晚,对冲基金开始对第一共和银行(FRC)、Signature Bank(SBNY)、Zions Bancorporation(ZION)、 KeyCorp(KEY)与Truist Financial Corp(TFC)建立庞大的沽空头寸。

华尔街对冲基金普遍流行一个观点,过去40年稳健经营的硅谷银行突然被迫倒闭,其他区域性银行也可能隐藏着未知的业务风险。

第一共和银行表示,其储蓄资金基础强大,资金来源相当多元化,资金流动性状况也非常好,仅有4%存款资金与科技行业相关。

这无法遏制对冲基金的沽空热情。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經理告诉记者,这些区域性银行与硅谷银行存在某些共同特点。

过去两年,美联储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时,这些银行引入大量低息存款,再通过短存长投方式,买入巨额长期国债与长期抵押信贷支持证券,套取不菲的利差收益。

2022年,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长期国债与抵押信贷支持证券价格大跌,这些银行或面临不菲的投资损失。若储户纷纷抽离存款资金避险,就会引发新的挤兑风波,可能成为下一个硅谷银行。

果不其然,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于当地时间3月12日,宣布关闭位于纽约的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据了解,签名银行是加密货币行业的主要银行之一,属于FDIC担保的、可开展区块链数字支付业务的银行。一份证券备案文件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签名银行的总资产为1104亿美元,存款总额为886亿美元。

仅仅相隔两天,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又自曝“重大缺陷”,且大股东拒绝对其注资,引发新一轮银行倒闭危机。人们开始担忧,其他银行可能出现挤兑。

硅谷银行风暴后,美国出现了存款“大搬家”。

3月24日,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当周,美国地区和社区银行损失1200亿美元的存款,25家最大银行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新增存款670亿美元。

大银行并不是储户选择存钱的唯一地方。

根据投资公司协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的数据,在硅谷银行倒闭后的一周,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流入总额高达1210亿美元,创下3年以来的最大流入,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又流入了1170亿美元。

危局下,监管当局果断行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3月13日,美国财政部宣布一项针对硅谷银行的救助计划,联合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身处风口浪尖的硅谷银行兜底。具体方式是,推出名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简称BTFP)的融资工具,为银行提供必要的流动性。

监管介入给市场喂下一粒定心丸,开启由美联储全额兜底存款的先河。此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储户的赔损上限,仅为25万美元。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此前表示,被保险储户(存款额在25万美元以内,受美国存款保险保障),可在3月13日上午之前拿到资金。

信心崩塌之后,瑞信计划从瑞士央行借入至多500亿瑞郎的资金,获得流动性支持。在政府的斡旋下,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UBS),启动了收购瑞信的谈判。

融资市场的部分数据反映出,银行业危机有所缓解。

摩根大通固定收益策略师Jay Barry表示,截至3月22日当周,美联储流动性工具的借款几乎没有变化,维持在1640亿美元。美国政府背书的银行体系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HLB),其发行活动大幅放缓至320亿美元,低于前一周的2250亿美元。

Barry指出,这标志着存款流出已经放缓。

美国第一公民银行收购硅谷银行,则是最新的救市举措。这家银行已有125年历史,在收购破产银行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自2009年以来已收购20家倒闭银行,去年即完成对CIT Group的收购,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

从危机原因看,硅谷银行与瑞信只是时间巧合,二者并无内在联系。

赵伟分析称,2020年以来,瑞信股价持续跑输欧洲银行板块,在于其遭遇接连丑闻冲击,流动性环境的收紧仅是催化。硅谷银行的问题,则完全由当下流动性环境持续收紧所致。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硅谷银行客户资金不断流出,总存款大幅减少250亿美元,被迫抛售美债兑现浮亏。

两起事件相对独立,都显示了恐慌情绪与高利率环境下银行体系部分环节的脆弱性。

赵伟分析称,截至2022年底,瑞信、硅谷银行一级普通股资本充足率,分别高达14.1%和12.1%,均相对健康。风险突如其来,市场信心的缺失,又会加速风险的暴露。

美联储已进行数十年未见的激进加息,许多银行手中持有的债券,蒙受惊人的未实现损失,银行资产价值的下降,极大增加了美国银行系统对未投保储户挤兑的脆弱性。

在高利率压力下,各种形式的危机仍可能继续下去。

目前,中小银行仍面临两难抉择:若是为了留住客户而提高存款利率,可能会降低盈利能力;如像硅谷银行那样失去太多存款,可能不得不亏本出售资产来弥补。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表示,未来几周,部分机构仍可能会面临动荡,可能會有规模较小的机构出现类似硅谷银行的问题,其没有像其他机构那样出色地管理资产负债表。

PIMCO(品浩)北美经济学家Tiffany Wilding向记者表示,3月份倒闭的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最终可能成为个别案例,仍会导致经济体信贷增长放缓,阻碍GDP增长。

迄今为止,美国官方宣布的救助政策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投资者可通过货币基金的低风险投资工具,获得更高的收益率,银行存款利率落后于货币基金投资。

就此预测金融危机重现,现在为时尚早。

“当你真正把显微镜拿出来看时,当前银行业动荡发生的原因,与全球金融危机时真的完全不同。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围绕资产质量和银行贷款的危机,这并不是眼下的风险所在。”澳新银行首席执行官Shayne Elliott称。

猜你喜欢
储户硅谷存款
“沉睡卡”
追回挪走的存款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银行存款所有权的归属
——储户还是银行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银行储户悲观情绪传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信用卡诈骗中银行承担责任的合同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