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传统政治智慧的借鉴与创新

2023-04-27 23:03王志鹏常玉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志鹏 常玉鑫

摘 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时代特征为坐标和参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结合,不断突破国家治理理论的形成机制,创造出独立的理论形态,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其一系列理论具有深邃的传统文化渊源,其政治目标、治理途径、价值取向、发展模式都蕴含了独特的中国政治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理论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乃至为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政治智慧;治国理政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53

习近平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准确判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科学思考,提出“两个结合”的方法论,突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成机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承扬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大同社会的政治目标、德法并举的治理途径、民为邦本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原创性理论,铸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创造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沛的思想智慧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目标是习近平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创新

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社会生活以及和平发展的向往,最早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儒家提出的“天下大同”社会目标。大同社会理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着历史的贯通,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政治构想和治理目标。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延续

“大同社会”的崇高理想,最先成为儒家的治国理念,经典著作对其社会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理想追求和中国传统智慧的儒家大同思想发展至今,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渊源。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大同社会理想共同追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大同社会的构想对社会公有制进行明确阐释,描绘了权利平等、共有财产、社会共建的美好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延续“天下为公”的政治智慧,打破一统天下的思维定势,超越资本私有制的逻辑局限,进一步凝聚成“世界大同”的政治共识。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大同社会理想共同蕴藏着“和而不同”的辩证观点。“大同”的本质就是“和而不同”,这种思想执守的是存异中的求同,是事物多样性中的協调,强调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构建多元文明和谐共存新局面,到实现全体人类利益共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传统儒家“和而不同”的辩证观点为其提供了理性可行的实践思路。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大同社会理想共同阐述着“和衷共济”的发展要求。在经典著作阐述的大同社会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突破传统家庭规模的限制,整个社会注重保障和维护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远观世界发展态势,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各国之间各尽所能、命运与共、权责共担才能共谋一个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繁荣之路。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现实性超越

大同社会设想体现了中国人民千年来对美好生活的持久期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则是中华民族躬身实践、慷慨奉献精神的现实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的目标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伟大梦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不断坚持奋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全面小康的阶段性目标,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形态。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地位上已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大国之大,亦有大国之重,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世界谋大同;实现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为人类谋幸福,不仅是当代中国的使命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国家政治思维,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限制,“一带一路”的发展、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提出,为国际治理体系的变革及国际关系的重构提出了创新性设想和现实性路径。

2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途径是习近平对德法并举思想的借鉴和突破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时代演进和实践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国家治理目标也进行了拓展。习近平对国家治理规律进行全面深刻把握,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在实践中凝聚成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提高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1 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德法并举的治理思想

法治与德治并举、良法为善治前提的先进理念,是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深度发掘中国传统德法并举思想形成的智慧结晶。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以德治国是孔子一贯的政治主张,孔子对于为政者的品德修养极为重视,强调以德服人的重要性并将道德的地位提升至关系治国安邦的高度上。德治是儒家思想的主题,“德主刑辅”是其治理国家的核心理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见,传统儒家思想并不主张利用严刑峻法进行社会治理,而是倡导实施以德治国的仁政,希望通过道德的教化作用来实现社会治理的和谐稳定。德治和法治是两种基本的治理手段与调控方式,都具备构建稳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2.2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国家治理实践规律的正确把握

西式的国家治理主要依靠法律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习近平继承了传统“德主刑辅”“德法并举”的思想智慧,坚持德治和法治两手发力,积极探索新时代治国途径。习近平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途径,打破了单方面依靠德治或者法治的理论边界,同时兼顾适用国家、政府、社会三个治理维度,为实现法治中国的治理目标提供了实践导向。

从实践的角度看,法治和德治是两个相对概念,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德治属于文化建设,但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它们的治理目标具有一致性,能够同时作用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大治理维度。习近平对国家治理规律进行正确把握和深度总结,从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出发,在坚持法治的基础上将德治提升至治国方略的高度,将法治内涵注入道德教育,把道德要求贯穿法治领域,使得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途径在中国成功发展并实际运用。这种治理途径直接指向法治中国建设的治理目标,明确了德治和法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契合,也为世界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全新的发展模式。

3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习近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吸纳和超越

价值取向是治国理政具体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探索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就是弄清楚习近平执政施策的目标指向,即为谁执政、如何执政,进而深刻理解国家治理的价值标准。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向度是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实践与发展,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阐释出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的价值尺度和执政为民的实践尺度,具有丰厚的哲学基础。

3.1 以民为本的传统政治思想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思想渊源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赓续发展和创新表达。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是民本主义的形成标志,具体阐明了国家和百姓的关系,强调人民是兴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和重要前提,人民主体的重要性被提升至治国理政的高度。儒家学派主张统治者在治国理政时要以仁政施民,注重强调重民爱民的思想。孔子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他认为民众是国家的先决条件,将爱护百姓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赋予了以民为本思想新的价值和含义。孟子主张把百姓摆在治国理政的至高地位,君主则放置在最低位,即“民贵君轻”的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否则,统治者就会因失去民心而丢掉江山社稷。习近平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时代诉求,深度挖掘并借鉴了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民本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创造性结合,提出“以百姓心為心”“治大国若烹小鲜”,警示党员干部要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赋予了“坚持人民至上”新的时代内涵。

3.2 坚持人民至上是民本思想精髓在治国理政实践层面的价值回归

以民为本的传统政治思想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逻辑。民为邦本是中国古代多数政治家的基本共识,人民是稳固政权、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用“民本”来制约“君本”和“官本”是传统社会治理的普遍理念,而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则是衡量政治统治成功与否的标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充分肯定了人民在国家政权建立和巩固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能否造福人民始终是评价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效的根本标准。在脱贫攻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破原有扶贫机制,创新“五个一批”脱贫施策原则,克服了地域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规模宏大等诸多现实难题,实现建成全民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在社会治理中,中国共产党开创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西方民主语境,定义了中国式民主,帮助全体人民做出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主体选择。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党中央在防疫攻坚战中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价值导向,创造出十余日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令世界瞩目的奇迹。无论是执政施策的力度、广度还是精确度,无一不体现着党对人民的深切关怀,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昭示着党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执行决心。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是习近平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赓续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这是无法违逆的重要规律。”事实上中国古人早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将对世间万物看成是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4.1 天人合一自然观是中华民族顺应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实践经验

天人合一的观点最先由孟子提出,他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在具体措施上,孟子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亦做出过类似的表述:“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它强调的是人对于自然运行法则的恪守,代表了中国古代尊重自然规律的朴素生态思想。道家也存在将人与天相融合的生态思想。天的表层含义指的是自然之天,深层意义则与人的本性相关联,具有自然法则的内涵。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和万物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将天、地、人乃至宇宙发展的客观规律统一起来,强调万物归宗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共同的道法遵循,其核心观点在于尊重自然规律。庄子集道家之大成,他继承了老子对生态环境的思考,提出:“野马也,尘埃也,万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内篇·逍遥游》)这是一种万物一体的生态系统论,庄子认为人与自然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生动阐释了人与自然本为一体的生态理念,强调人的活动必须顺应天道、保有自然本真之性。

4.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天人合一思想跻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模式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全面持续的发展过程,是突破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逻辑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决定我国现代化道路成败与否的關键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基础。人与自然同处于宇宙当中,彼此构成其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在向现代化演进的过程中,始终与自然界保持着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特点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优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用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产模式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突出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地提供了有益启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既是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合理诉求,也是保持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5 结语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任何理论形态的形成和突破,都有其文化渊源、时代特征和实践基础。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赋能,其理论的生成体现了继承性和超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刘康.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阐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6]王雪梅,教军章.共生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溯源及赓续[J].领导科学,2021.

[7]郭清香.大同社会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道德与文明,2019.

[8]杨淑湘,王立仁.习近平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重要论述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