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学校体教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2023-05-04 13:48李士华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体教体育教师融合

李士华

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体教融合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教师群体的关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育人,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所以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必须重视体教融合的教学实践,促使体育与教育能够进行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健康意识,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其成长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一直是贯穿所有教学阶段的一项不可或缺的课程,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增强思想素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展体教融合,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课程的遵循宗旨。在“双减”背景下,对于学生们核心素养的提升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初中体育教学不再应是单纯的体能训练,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积极渗透体教融合概念,是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举措。

1 理念要更新,观念要转变

1.1 落实“双减”政策

为实现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双减”政策以及课程教育改革,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而体教融合理念不仅符合以上政策,更是从学生智力以及体力方面着手的重要教育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自身教学理念,转变传统观念,促使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个人素养都能够得到同时的协调发展。“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以及作业负担,避免单一化的评价导向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以素质教育替代传统应试教育,鼓励学生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及优秀的品质。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重视体教融合,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培养自身精神品质以及综合素养,实现初中生全面发展。

1.2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意识,促进体教融合的有效开展。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应忽视学生习惯上的培养。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对自身习惯养成的积极影响,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养成个人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也成了当下的教育重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创新,都应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重点,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不仅能够使得教学有效性得到整体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生能够学习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更加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于体育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学生无法从运动中排解心情、强健体魄,导致内心学习压力得到不到释放,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双减”的贯彻落实,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应忽视学生习惯上的培养。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对自身习惯养成的积极影响,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养成个人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在进行体教融合教学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讲述,以体教融合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以及行为习惯以及思维习惯。体育教师就能够向学生描述人体的各个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身体器官与关节受损会造成哪些影响,激发学生对于了解认识身体健康知识的热情,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够收集整理跑步技巧,让学生观看田径运动员的奔跑姿态,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能够从中掌握教师所说的跑步技巧,让学生在掌握运动知识与技巧的同时,提升自身运动能力。再比如,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能够向学生讲述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的故事,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意识到体育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在此基础上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还能够磨炼学生的精神意志,让学生拥有坚强的个人品质,遇到实际困难也能够坚韧不拔。从身、心健康两方面入手,全面落实体教融合。

2 举措要创新、形式要更新

2.1 丰富学校体育活动

相较于传统说教形式的教育,初中生更愿意接受生动的教育类活动,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点,积极开展体教融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在活动形式以及内容的设计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一文当中,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历经千年,仍运用于现代教学当中,其积极影响与意义不言而喻。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所以体育教师应优先了解学生之间的素养差异,这一步也是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体教融合教学活动得到品质上的收获,能够实现提升体教融合活动有效性的最终目的。初中生往往会被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吸引,所以在进行课堂活动内容创新时,应注重活动整体趣味性的设计。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究其根本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活动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将体育活动课程与养成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体验感,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体育运动的正确方式,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生处于成长发育的特殊阶段,需要体育教师以体教融合作为手段,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体育教师能够开展趣味竞赛,将学生生划分为体育活动小组,比一比哪个小组上课最安静,让最后一名的小组承包班级打扫工作,对第一名小组进行鼓励表扬,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2 规范社会体育组织

推荐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组织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研究制定先入职后培训的实施办法。用人单位可通过单位招聘或选聘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聘用优秀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培训。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能力。组织实施优秀体育教師“省培计划”“精英教练员”培养计划。学校设立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教师教练双贯通制度,体育教师既可以评定教师职称,也可以评定教练职称。允许体育教师、教练员岗位双向交流。大中小学校每个代表队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教练员。完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组织实施优势项目“未来冠军计划”、冬季项目“雏鹰计划”,强化青少年竞技人才培养。加强场地设施共享利用。鼓励存量土地和房屋、绿化用地、地下空间、建筑屋顶等兼容建设场地设施。支持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推动体育文化进校园,培养家庭体育文化、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强化体教融合示范引领,推广传播典型经验做法。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积极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对于初中生来说,游戏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够给学生布置表演任务,自己试饰演一个练习乒乓球的学生,内容则为练习时间结束了,却并未积极主动地让出练习位置,让学生评价体育教师饰演的学生做法是对是错,如何错了又错在哪里,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正确做法,看一看哪名学生说出来的做法更加全面。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礼貌谦让,以此提升体教融合渗透的有效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3 课程要融合、练赛要结合

3.1 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中的趣味性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动力来源,只有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中产生的乐趣,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体育教师在开展体教融合教学时,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发掘体育运动中存在的趣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技巧,在长期坚持下来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所以现代化的体教融合教学模式,必须重视课程方便的融合,重视学生集体参与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比如,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能够让学生们身着体操服,在音乐伴奏下学习韵律操,还能够引进具有趣味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滑板、跑酷等等。此外,还能开展趣味游戏运动等诸多形式,全面展现体教融合教学当中的多元化以及趣味性。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精神,为学生营造轻松舒适的活动环境,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体育教师能够组织3000米越野跑,在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让学生在跑步时感受坚持带给自己的力量。对完成3000米越野跑的学生应进行适当奖励,对未完成的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并在日常培训中将此类学生作为体能训练的重点,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能动性。随着体育教学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中国教育科学院也在为一体化教学编写全新教材,其中还将“中国摔跤”纳入初中教材当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够针对班级不同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利用街舞、体操、瑜伽、攀岩等趣味课程,向学生传授相关保健知识,并配备耳机、游戏机、跑步机等多种健身器材设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玩耍的乐趣。各中学还能结合本校未来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研发关于三大球类运动等相关课程,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运动项目。学校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校本课程打造,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全面展现学校整体体育教育水平,全面落实体教融合教学方法。

3.2 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勤加练习、经常比赛,这也是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引导学生勤加练习,体育学科需要和三大主科挂钩,让学生学会后练、练会后考,形成一体化的体教融合教学模式。首先是教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每种运动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训练技巧进行详细讲解,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礎上让学生牢固掌握运动的相关知识。勤加练习旨在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拥有正确认识,并培养自身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整体教学重点应为教学实效性。在具体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选取具有高密度练习以及整体锻炼效果较好的形式,全面提升学生锻炼品质,增强学习过程中的锻炼效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训练时间,将课堂时间留给训练,但也要确保运动重点阐述清晰,全面提升练习效率。在课外活动时,需要针对学生练习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注意横向纵向双向评价,不仅需要让学生与自己比,也需要让学生与他人比,让学生在每天训练中都能够获得有效进步,久而久之促进全身全面发展。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必须重视形式多元化,杜绝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促使体教融合的高效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体教融合,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体育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落实体教结合实践;其次需要做到举措方面的创新以及实践形式的整体更新,丰富体教结合教学趣味;最后加强校本课程的构建,丰富赛事内容,让体教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发挥出实际教育作用,推动体教融合实践的高效开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必要保障。

(作者单位: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体教体育教师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