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碟多向射击项目的技术探讨

2023-05-04 20:21柴源
当代体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飞碟射击运动员

柴源

飞碟射击是技能主导的精准项目,按照环境背景稳定性,属于半开放性技能项目,其特点是完成技术动作的时机和采取的动作由相关环境背景特征决定。之所以称其为“半”开放性技能,因为碟靶飞行和场地虽然相对稳定,但还是受到天气(风、雨等)、设备(碟靶类型、抛靶机等)、环境(场地背景)的重要影响,与步、手枪飞碟射击项目的闭合性动作技能属性有很大不同。

飞碟射击技能属性和成绩增长一般规律,决定大多数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基本属于高水平保持阶段。相比于基础期训练,此阶段是一个综合训练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把基础期训练内容以及所掌握技术向比赛实用内容和实战技术进行转化,它是技术提质和提升阶段,同时也是应对比赛常见问题、适应比赛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训练效果将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本阶段训练重点内容和顺序为心理稳定性、专项运动素质、专项技(战)术、训练理论知识。依据项目特征,结合多年运动训练实践和执教经验,对飞碟射击赛前训练重点内容和顺序、指导思想、训练负荷、训练手段以及当前赛前训练阶段常见问题等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对同行们提供训练参考。

1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指导思想和要求

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对碟靶命中的敏感性增加,容易纠缠于技术动作内感和技术动作细节,从而忽视或者破坏业已熟练掌握的技术动作整体性,这是造成运动员心理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因素。心理稳定性是本阶段排在首位需要解决的问题,赛前训练阶段指导思想以心理、技术、体能三方面综合能力训练为主导,突出运动员心理稳定性和技术稳定性的解决,突出运动员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本阶段训练中专项技术训练要求为:规范动作程序、突出技术主线、抓整体。引导运动员注重命中碟靶的击发程序、冷静对待和处理赛前训练中出现问题、结合比赛情境和过往比赛经历执行和完善比赛准备方案,对于比赛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进行心理、技术、体能等方面准备。训练过程中教练要积极与运动员保持沟通,密切观察运动员技术动作和心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办法帮助运动员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2 赛前训练阶段常见训练问题

2.1 赛前训练对于心理稳定性关注不足

尽管主观上承认心理稳定性是此阶段首要训练内容,但在实际训练安排中经常出现下列问题:在专项技(战)术训练内容选择和方法手段应用上突出了心理稳定性训练,尤其是增加了心理负荷训练内容,但是对于增加心理负荷后导致心理稳定性遭到破坏的认知不足,没有及时安排针对性指导或专门心理疏导,帮助运动员及时正确认识训练中出现的成绩起伏现象,导致运动员赛前训练产生心理压力,担心比赛表现失常;专项技(战)术训练方法和内容选择基本没有考虑心理稳定性要求,与基础期训练内容和方法大致一样。这种训练安排常常导致运动员比赛时一旦出现不顺情况,情绪就大起大落,发挥失常。

2.2 赛前训练过度追求训练成绩

赛前训练指导过程中尽管教练员经常告诫运动员不要纠缠于训练成绩、不要纠缠于脱靶,但是运动员脱靶后又总强调运动员要牢固把握程序和技术动作一致性。这种指导或者要求隐含以下逻辑:如果运动员脱靶、成绩低,就是动作程序和技术动作一致性出了问题、就是思想或者心理层面出了问题。运动员赛前训练出现成绩不稳定或者脱靶,一方面是压力下心理状态自然变化,另一方面是对训练手段尤其是高心理负荷训练手段自然反应,过度强调运动员不纠缠于训练成绩和脱靶,反而强化了运动员对于训练成绩和脱靶的关注。对于这种现象的相对合理指导是,不刻意回避运动员赛前训练成绩起伏和脱靶问题的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强化运动员苛求技术细节,引导运动员跳出结果,从训练目的和训练方向上考虑问题,强化和引导运动员“跳出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3 赛前训练恢复手段重视不足

赛前训练尽管非常重视训练恢复问题,但实际上没有在训练环节中予以充分安排和考虑,多数情况靠运动员自我安排。对于那些具备高度自我管理能力的优秀运动员,此种方法或许有效,但是从赛前训练组织安排来讲,仅靠运动员自觉,不在训练计划中体现这部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训练强度和心理负荷增加,運动员中枢神经系统资源消耗也随之增加,尽管训练总量有所减少,但是总消耗并没有降低。所以在每节训练课中增加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恢复的训练手段很有必要,比如高强度训练课末尾安排运动员呼吸放松练习、冥想练习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恢复落到实处。

3 赛前训练阶段负荷安排和主要训练手段

3.1 赛前训练负荷安排

前训练阶段心理稳定性的保持与技术动作稳定性密切相关,而技术动作稳定有赖于训练成绩(碟靶命中率)相对稳定,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水平与训练成绩高水平稳定密切相关。赛前训练是促进运动员形成竞技状态的关键阶段,负荷安排是其核心要素,其强度、时间安排必须体现出波浪形变化,有张有弛,保持明显节奏,其中负荷强度选择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赛前训练负荷通常采取高强度、快节奏、低运动量原则进行安排。飞碟射击训练强度既包含子弹和碟靶数量又有完成组次时间等具体要求。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不同体能、技能水平和心理负荷承受能力,采取相应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予以合理设计和安排。通常把赛前训练划分为三到四个训练板块,每个版块3到4个训练日,各板块间有2到3个恢复日,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难度训练、动作程序训练。每个训练版块强度选择须结合项目规律特点和运动员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以达到临界负荷为标准;恢复日要求把表象练习、放松、按摩、抻拉、有氧训练等恢复性训练手段融入训练整体安排中,以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消除目的。

3.2 赛前训练阶段主要训练手段

为适应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稳定和心理调节能力要求,赛前训练方法选择须包含与比赛接近的内外部环境要素,增加运动员训练心理负荷,一方面有助于运动员比赛心理调节能力增长,另一方面心理负荷增加客观上增加运动员心理不稳定性,为心理稳定性提高提供锻炼机会。在实际训练安排和指导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把握好本阶段训练手段目的和内容之间关系,不单纯就技术动作和训练成绩进行考虑。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相对稳定思维和行为习惯,训练手段选择和指导均应考虑运动员习惯、个性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这种需求既表现为运动员技术薄弱环节解决上,又表现为运动员个性特征(对于比赛发挥作用)考虑上。比如一个非常敏感和谨慎、注重细节的运动员,他(她)在比赛中面临问题很有可能是,由于过度谨慎和专注细节,常常导致完成技术动作时不够果断和坚决。针对这种类型运动员,赛前训练手段设计和选择就要突出果断性训练要求。反之,一个胆大、技术相对粗糙运动员,训练中要强化其技术动作细节把控。赛前训练具体手段示例:(1)分组对抗、个人对决、模拟单发决赛、单发定向飞碟射击、设定成绩指标、主要靶位难度练习、噪声干扰训练内容等。(2)转换场地、全天候训练、训练时间变化、选择不同难度抛靶方案等。(3)通过语言和表象,模拟比赛情境,提高运动员在压力下有效控制技术动作能力。(4)将意念放松、呼吸调节等心理调节方法与常规训练手段相结合,提高比赛心理调节能力。

3.3 认知训练法

认知指的是人们看待事物的看法,一个人对一件事的认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同样半杯水,对于悲观的人来说,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认为半杯水不够喝,而对于乐观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起码还有半杯水自己可以喝,同样的一件客观事物,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可能看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涉及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情绪消极和积极会直接影响到对待事物的看法。放在比赛中,如果要运动员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即使在比赛中碰到突发的挫折,也能及时调整心态,将大事化小,调整自身状态,很好的去面对接下来的比赛;而如果运动员情绪比较消极,就会出现消极比赛、破罐破摔的现象,这样肯定是无法获得好的比赛成绩的,甚至会直接导致运动员职业生涯的结束。在日常训练中,由于运动员自己害怕动作不标准,或者不能射到靶上,每一次的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甚至不敢开枪,往往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对于这种现象,教练员要学会帮助运动员减少自身压力,为运动员打气,增强他们的信心,告知运动员现在的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每一次失败中总结经验,通过不断的训练积累来提高自身能力。对于每一位飞碟射击运动员来说,飞碟射击分数都是其非常关注的问题。实际上,飞碟射击成绩不仅能够体现飞碟射击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的飞碟射击水平,更是能够反映飞碟射击运动员对于飞碟射击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多飞碟射击运动员误以为只要不断加长自己的训练时间,就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练实践经验,总结了三大提升策略,分别为:第一、运动员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飞碟射击技能;第二、运动员需要不断练习飞碟射击动作的连贯性;第三、运动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枪感。

3.4 运动员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飞碟射击技能

能够影响飞碟射击成绩的因素有很多种,除了可控因素(如自己的飞碟射击水平)外,更多的是不可控因素,例如比赛场地的环境等因素。因此,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练就需要帮助运动员将能够控制的因素调整到最佳,通过“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面对比赛。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形成过硬的飞碟射击技能,并储备丰富的飞碟射击理论知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障自己在比赛中正常发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能够发现,飞碟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的连贯程度也会对飞碟射击成绩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飞碟射击运动员难以在比赛中将飞碟射击流程做到一气呵成,那么不仅会影响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心态,更是影响动作的协调性。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教练就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加强运动员飞碟射击动作的连贯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别为:第一、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第二、加强运动员对固势动作的练习;第三、从飞碟射击保持动作到飞碟射击动作的环节是否流畅;第四、掌握精准的击发时间。大量飞碟射击运动员在采访时表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飞碟射击动作连贯性的前提条件。相比于其他竞技比赛项目,飞碟射击比赛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这能够帮助飞碟射击运动员形成轻松的心理状态,这正是提升飞碟射击流畅性最重要的因素。如果飞碟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难以稳定自身情绪,那么在飞碟射击瞬间无法保持正常心态,自然会对最终地击发动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授课教练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提升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引导运动员将压力降低,提升运动员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飞碟射击比赛中拥有良好的固势动作也是决定飞碟射击环节协调的重要条件。在整个飞碟射击环节中,固势动作是最基本的飞碟射击动作,因此很多飞碟射击运动员并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固势动作的流畅性可以帮助飞碟射击运动员更好地协调腿部与腰部的肌肉,从而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进入最佳飞碟射击状态。如果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固势动作十分不协调,那么其最终飞碟射击的动作不仅无法保持流畅,更是影响身体的稳定性,最终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飛碟射击成绩。

3.5 从飞碟射击保持动作到飞碟射击动作的环节是否流畅

研究表明,当飞碟射击运动员完成飞碟射击准备工作进入后续的瞄准环节后,除了需要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更是需要让肌肉进行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确保飞碟射击动作的流畅性与连贯性。如果运动员的肌肉较为紧张,那么大脑预判的飞碟射击位置就会与最终手部飞碟射击的位置产生偏差。例如,很多运动员在飞碟射击中忽视了前面保持动作与最终飞碟射击动作的连贯性,最终导致肌肉的协调性受到破坏。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授课教练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加强运动员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教授运动员肌肉放松的方式,提升运动员动作的协调度。大多数飞碟射击运动员能够很好的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但是到瞄准目标、扣动扳机的最后一刻时就会心理紧张,大脑空白,动作僵硬,影响自身客观判断,最终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由此可见,要想提升飞碟射击动作的连贯性,教练员需要引导运动员掌握精准的击发时间。笔者在对大量飞碟射击运动员进行调查后发现,飞碟射击成绩好的运动员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花费较短的击发时间就能够射中目标。不仅如此,优秀飞碟射击运动员每一发设计的间隔时间基本保持一致,而成绩较差的运动员则难以保障自己的击发时间,短则一秒左右,长至八秒左右,击发时间没有规律可言,飞碟射击动作也不连贯。因此,教练员就需要在日常教练中控制运动员的击发时间,例如,训练中固定击发时间来引导运动员快速进入飞碟射击状态,帮助运动员将飞碟射击时间调整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运动员的飞碟射击失误,进而取得良好的飞碟射击成绩。

3.6 运动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枪感

和训练其他课程一样,飞碟射击运动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形成基本的手感,我们称之为“枪感”。当飞碟射击运动员能够对枪支的基本操作形成肌肉记忆以及生理反应后,在比赛中无需进行过多思考就能够打出精准的枪法。由此可见,要想提升飞碟射击运动员的成绩,就需要提升运动员的枪感。例如,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形成完善的枪感,那么他就会对飞碟射击的时间以及飞碟射击的位置产生怀疑,最终成绩一定不会太理想。反之,如果运动员能够形成完善的枪感,那么他在考场中就会变得更加自信,进而打出完美的分数。由于培养枪感的训练方式十分复杂,教练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提升运动员对听觉、触觉以及视觉的感知度,且在同一时间将这三种感觉进行结合,最终使得大脑意识与飞碟射击动作同步。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一位飞碟射击项目运动员要想在比赛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飞碟射击专业技能,更是需要运动员有着非比寻常的意志力,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在每次训练中吸取经验,为日后的竞技比赛“储备能量”。

(作者单位:泰国格乐大学)

猜你喜欢
飞碟射击运动员
画与理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打补丁的飞碟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飞碟遇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