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医学生的另一条出路

2023-05-08 02:04木兰
求学·理科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约稿师父医学生

从业者:木兰

从业年限:五年

从业地点:上海

一句话感受:沉下心来,循证医学,字字有据

对口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类专业皆可

从业门槛:应屆毕业生亦可,但要求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具备文献检索能力和基础的阅读能力

能力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文献解读能力,阅读英文无障碍

晋升路径:医学编辑助理—医学编辑—高级医学编辑—医学总监

薪资水平:视具体公司和个人能力而定,有经验的医学编辑月薪在一万元以上

入职提醒: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医学编辑要有仔细、耐心和钻研的精神,不可浮躁

误打误撞,入了行

在苏州大学求学的四年里,我以为护理学专业的自己毕业之后只能去医院工作,整日与病人打交道,过着“三班倒”的日子。真正进入医院,见过了各种生死离别之后,我发现救死扶伤的责任太大,医院的工作强度很高,我的身体无法支持我继续留在医院工作。于是,我开始寻找除了医院的另一处容身之地。

广撒网式的求职让我知道了“医学编辑”这个职业,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入职一家医学杂志公司,成了公司里一位医学编辑的助理,在师父的带领下入了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的师父是一位十分严谨的医学编辑,他在医院工作了五年,转行从事医学编辑近七年,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我入职的第一天,他问了我三个问题:1.你换行是不是一时兴起?2.你知不知道医学编辑的工作繁而杂,不比医院的工作轻松? 3. 如果我批评了你,你是否还能坚持做下去?说实话,当时我被师父的三个问题问得有些蒙,只是信口回答了一些漂亮话。但我觉得,师父的这三个问题适用于所有的职场新人。

从医院辞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等待我的下一份工作具体需要干什么。在做医学编辑助理的某些时候,我有点后悔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陌生的行业,也意识到这份工作的辛苦和需要承受的压力。师父对我要求很严格,我经常会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遭受批评,但内心还是谨记师父送我的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最初的工作是校对,内容是和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书稿,将近二十五万字,里面是我并不熟悉的营养学知识。我按照师父的要求,在一个星期内结束校对,看完那些晦涩难懂的字句后,我心里很是欢喜,自认为不用再看第二遍了。然而,师父只是大概扫了几眼,便发现了好几处错误,当场批评我校对不仔细。书籍是会印刷出来供无数人学习的,特别是医学书籍,哪怕是一个单位符号错了,都可能在将来耽误一个人的生命,葬送一个人的前途。后来,我将那份书稿看了五六遍,持续了一个多月,也从中掌握了最基础的编校常识,对文字有了敬畏之心。

在做助理的一年里,我跟随师父一步步接触医学编辑的工作内容。我们的杂志是每半年一期,会提前一年和医学专家开选题会,确定杂志的主题;之后会根据定好的主题,向国内各医院的专家进行约稿;收到稿件后,我们会进行校对,与医学专家沟通修改内容,以确保稿件没有错误;定稿后,我们会与设计师交流,进行文字排版和插画设计;最后打样,印刷出版。

对一个职场新人来说,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也会犯不少错,吃不少闭门羹,但每次都会得到成长,积累经验。我曾经坐着早晨五点的火车去杭州的邵逸夫医院,等在肿瘤科主任的办公室前,待他查完床、开完科室会后,恭敬地向他约稿。尽管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但真正和主任对话时,还是会紧张万分,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调动脑海中的专业知识,尽量跟上主任的思维节奏。所幸,我顺利地完成了约稿任务。

前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积攒了一年的经验后,我跳槽到一家医学服务公司,成了一名医学编辑,工作内容虽与原来的公司有所不同,但还是需要不断地看文献,了解医学前沿信息,与各领域的专家探讨学术问题。失去了师父的庇护,我需要独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编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套PPT 里的医学内容负责。

在我做医学编辑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印象最深的便是编撰一家外企的上市药品的“红宝书”,从开始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到临床试验的结果,我查阅了无数的国内外文献。对于同一种药物,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指南,不同医学协会也会有不同的专家共识;针对不一样的人群,该药物亦有不一样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作为医学编辑,我需要通过有质量的文献来支持自己所写出来的每一句话。

在编写“红宝书”时,我愈发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不够,总结归纳的能力不够,甚至连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水平都不尽如人意。我加了很多天的班,熬夜看资料,不断和客户沟通,不断修改医学稿,力求每一处的用词都是准确的。最终,看着设计师结合我的医学稿设计出来的“红宝书”,我的心中感慨良多。

后记

在众多医学生的眼里,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是唯一光鲜体面、不负艰辛求学时光的选择。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医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医院的环境和工作节奏,而医学编辑是既不荒废自己的医学背景,又能收获高薪的另一蹊径。

目前,医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医学编辑的市场很大,只要你愿意努力,你一样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猜你喜欢
约稿师父医学生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师父穿越啦
倒霉的师父
云山之间
我的师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