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2023-05-10 02:40冯善智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文章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语篇,提出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图片激活话题知识,解读标题预测语篇内容,留意标点感受作者意图,绘制导图梳理语篇框架,赏析语言深挖主题寓意等具体策略,分析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深度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编号:2021C59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善智(1972—),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科育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语言、文化、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融为一体。深度学习是一种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也是英语阅读的新路径,而深度閱读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初中英语教材所提供的语篇具有丰富的教育文化内涵和语言赏读价值,为语言、文化、思维和能力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初中英语教师应思考如何利用教材语篇开展深度阅读教学,下面,笔者通过案例展示如何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阅读教学。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并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认识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其服务语言学习、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把语篇研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1]。“语篇研读”即深度阅读,是指要延展阅读活动的思维深度。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思维由低阶到高阶逐步深入。深度阅读也具有层次性,首先,教师应让学生亲历及体悟语篇,发展其对英语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和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力,这是语篇阅读的基础层;其次,教师要关注语篇的文化知识和阅读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语篇特点欣赏力和语篇结构分析力,这是语篇阅读的赏析层;最后,教师要深挖语篇独特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语篇审辨批评力和创新迁移力,这是语篇阅读的评鉴层。深度阅读的每一个层次都指向学生素养的培养,随着层次的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得到落实。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

教师对语篇的研读深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紧扣语篇主题,一以贯之地深挖语篇内涵,设计真实情境任务,通过由浅入深的思维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关联新旧知识,从语篇阅读基础层、赏析层逐步到评鉴层,形成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最终实现语言能力与必备品格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利用图片,激活话题知识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的配图是编者精心编排的,也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语篇的补充与诠释。因此,教师在读前环节可把图片作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即“看”的语言技能。理解图片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一定的观察能力,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案例1]

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5“Why do you like pandas?”的Section B的2b部分是一篇泰国学生在网络上倡议保护大象的语篇,以截屏的方式呈现,具有鲜明的网络小品文特点。语篇右下角有一张图片,近景是一头带着铁链的大象在一个画架前作画,画架下方隐约可见一顶白色的帽子,远景是另一头大象和一个带着白帽的人(见图1)。

在阅读前,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Q1:What do you think might be talked about in this picture?

Q2: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Q3: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picture?(追问引思)

读前环节是阅读活动的热身和导入阶段,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联系与阅读语篇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使阅读过程顺利展开[2]。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出“elephant”。第二个问题学生显然不能再回答“elephant”了,于是他们会深入思考,呈现出因人而异的答案。第三个问题极具个人感情色彩,能够反映学生对表象—大象画画以及它身上的铁链等细节的思考,由此引发对旅游、文化、环境以及人性等的深层次思考。

教师通过问题链层层深入,引发学生从主题—大象,到场景—大象表演场,再到人象和平相处的思考,为后续开展深度阅读做好主题语言的储备和背景知识的激活,让学生更快速地投入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中。

(二)解读标题,预测语篇内容

标题是语篇信息的浓缩,它不仅暗示语篇的主旨,提示作者的写作目的,还潜含更多的信息。教师需要多视角分析解读标题,发现其中的隐性信息或写作线索,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对新知的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辨力。

聚焦标题中的关键词展开提问是解读标题的方法之一,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交流,让他们在互动的基础上对标题进行预测,以此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欲望,并主动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这样的预测与验证过程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也是深度阅读的前提。

[案例2]

人教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 Section B的2b部分是一篇文章,标题为“Sad but Beautiful”。语篇介绍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及其创作者阿炳坎坷传奇的一生,是一位外国人初次听《二泉映月》感到很震撼以及后来了解阿炳的悲苦人生及成就后写下的评论类语篇。

教师可先让学生翻译语篇标题“Sad but Beautiful”,并用红笔标注“but”以引发关注和思考,再结合教材插图播放《二泉映月》,让学生感受其旋律与意境,然后呈现以下问题,让学生仅根据标题和插图寻找答案。

Q1:What’s the name of the musician that the passage mentions?

Q2:What music did the musician play?

Q3:How did the writer feel about the music and the musician? And you?

Q4:Why does the writer title the passage “Sad but Beautiful”?

問题由浅入深、从语篇主旨到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标题的结构和内容,让学生积极预测,发现语篇标题的修辞手法:既呈现了《二泉映月》凄美的音乐风格,又寓意阿炳对命运不屈的抗争。教师通过聚焦关键词,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质疑、想象能力,促使学生实现了深度阅读。

(三)留意标点,感受作者意图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文字相互配合,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在解读语篇时应聚焦语篇标题、主题中心句、重点语句中的标点符号,将其与作者写作意图、语篇脉络、主题内涵相结合,以挖掘标点符号所起的重要作用。

[案例3]

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A的3a呈现了语篇“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该语篇标题和单元标题遥相呼应,同样以问号结尾,但一个是特殊疑问句,另一个是对名词及其同位语提出疑问,语篇标题貌似给出了单元标题的答案,却又以问号结尾,这样的标题是教师通过标点符号引导学生研读语篇的绝佳案例。

语篇围绕珠穆朗玛峰,先描述了它的地理位置及危险之处,后简单介绍成功登顶的团队及个人,最后分析登山的意义及登山者的探险精神。语篇通过三个段落层次分明地提示了关于标题疑问的答案,第一段从客观角度肯定地回答了标题的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山峰;而第二、三段从登山者的登峰成就和他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人文角度对标题的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传递了人类勇于超越、永不言弃的精神。一个小小的问号与语篇的内在联系,隐藏着作者独具匠心的伏笔,是学生深度阅读的重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去掉、添加或替换标点符号,让学生感知标点符号所起的关键作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使用该标点符号的用心。教师基于对语篇的研读,聚焦标点符号,帮助学生梳理语篇信息,带领他们寻找语篇标题问号的答案,这一过程就是深度阅读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四)绘制导图,梳理语篇框架

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结构,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3]。语篇结构能为学生获取语篇意义提供重要线索,把握语篇结构有助于学生了解语篇主题大意。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它使语篇内容结构化、图示化、形象化和系统化,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深度阅读的读中环节,教师可先帮助学生梳理并提炼语篇关键词句,再要求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绘制思维导图以呈现语篇脉络(尤其是说明文),为进一步深度研读语篇做准备。

[案例4]

人教版英语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的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Section B的2b部分是一篇结构清晰的说明文,标题为“Beauty in Common Things”,作者围绕单元主题“Things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紧扣语篇标题中的“beauty”(美)和“common things”(普通材料),以先总后分的行文结构和举例子的方式,用第三人称介绍了三种中国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孔明灯、剪纸和陶艺的起源和制作流程,叙述中国人是如何用智慧和双手以普通原材料创造美的。

教师可先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语篇结构,如,“How many parts do you divide the passage? Why? How does the writer develop the passage? Why?”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主题句和关键词,然后根据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见图3)。

绘制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结构的理解,促进学生发展语篇阅读能力。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要求他们运用目的语言—被动语态,复述还原这三种民间艺术品的制作过程,鼓励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其中一种艺术品展示和介绍其制作过程,还可通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现场配音介绍。场景沉浸式的介绍,让学生领悟普通原材料华丽变身的背后是制作者不断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从而加深他们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五)赏析语言,深挖主题寓意

在深度阅读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悟语篇,发展其对英语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和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力,更要关注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领悟作者传递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

[案例5]

人教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Section B的2b部分是一篇杂志文章的采访笔录,标题为“Sports Star Eats Well!”,以对话的形式呈现,David就饮食习惯采访体育明星Cindy。

在最后一个话轮中,David提问:“OK,well,one

last question—do you eat ice-cream after dinner?”Cindy的回答是:“Err...I like ice-cream...but I don’t eat it.I don’t want to be fat.”

简单的口语化表达传递的不仅仅是字面意思,教师还结合了单元主题Food(食物)与语篇主题“Sports Star Eats Well”(体育明星的健康饮食)挖掘育人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Cindy所回答的内容推敲她的内心。首先,上半句能感受到Cindy确实喜欢吃冰激凌,虽然她用了“Err...”来表达她在思考犹豫中,但之后她诚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冰激凌的喜爱—“I like ice-cream...”;然后话锋一转,用“but”坚定地说“I don’t eat it”,再进一步说明她不吃冰激凌的原因。很显然,作为体育明星,Cindy对于日常饮食的管理是十分严苛的,她用坚定的意志力抵制诱惑,这正是运动员之所以成为运动员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律,这是语篇所要传递的育人价值。

通过深度研读语篇,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感悟语篇所要传递的育人价值。

结语

在初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篇,以主题为引领,依托语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语篇标题与单元主题、教材插图和语篇内容的关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语篇结构,把握语篇主题意义与语言表达的关系,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建构知识体系,在应用实践活动中实现能力的转化,在迁移创新活动中发展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黄维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40

(11):6-12.

[3]程晓堂.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J].国外外语教学,2005(01):8-16.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戴着镣铐起舞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