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模式在班级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05-10 02:40钟丽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物品班级幼儿园

【摘要】6S管理模式是一种规范现场、提升素养的简单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各类物品的管理工作繁杂且重要,采取6S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持班级环境的干净整洁,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有效落实幼儿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以加强幼儿园班级物品管理为目的,围绕6S管理模式在班级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6S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物品管理;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南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6S管理理念’在户外游戏材料管理中的运用研究”(立项批号:NJYKT2021-05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丽(1983—),女,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幼儿园。

6S管理模式是一种规范现场、提升素养的简单有效的管理模式,主要包含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这六项内容。幼儿园班级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很大,有教学用品、生活用品,也有各个区域的游戏用品,还有公共卫生的保洁、清扫和消毒物品等。科学引入6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幼儿营造一个清洁、安全的教学环境,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从幼儿园班级物品管理实践来看,6S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分区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们常常会为班级物品管理犯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6S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分类、分类必标识、标识必清晰,从而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良好的物品管理秩序,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1]。

(一)明确不同分区,实现分类管理

面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班级物品,分区管理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思路,即教师可以将物品进行整理、整顿,纳入不同区域内,实现规范化管理。区域材料的整顿和管理与幼儿的一日活动密切相关,是班级物品管理中的重点。对于各区域的物品管理,教师可以根据6S管理要求进行全面优化。例如,在图书区,教师可以设置标识,将大班、中班、小班幼儿常看的图书划分到不同的区域,贴上不同的标签,为各阶段幼儿取书、阅读、规划提供指引。在建构区,教师可以针对区域中材料、玩具多而杂的特点,采用分类型、分颜色的方式归置物品,这样幼儿能够根据物品的颜色和类型做出区分,并在游戏后自觉、快速收拾物品,保持区域干净整洁。在美工区,教师可以引入自主管理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取各种物品进行创造活动,让幼儿明确物品的使用规范,如“小心使用剪刀,不能用剪刀对准他人”“将废弃物品放入垃圾桶中”“将材料放回原处”等,利用规则让幼儿逐渐养成安全操作、取物后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在角色区,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因为争抢角色和材料而产生矛盾的现象,设置规范的物品标识和明确的游戏规则,让幼儿能够合理利用物品,管理物品,并沉浸在和谐有序的游戏氛围中。通过这样的系统管理,教师能够对区域中的物品进行合理划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

(二)合理利用标识,维持管理秩序

标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暗示作用。利用标识是一种非常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物品管理方式,将其通过6S管理运用到班级物品管理中,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例如面对班级中不同类型的物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标识。对于大班的各类物品,教师可以设计文字、符号、数字、点数等标识;对于中班的各类物品,教师可以设计图形、颜色、实物绘图等标识;对于小班的各类物品,教师可以设计照片、动物图片、卡通图片等标识。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的日常教学活动、游戏等规范幼儿的行为,让他们在教师的提醒和标识的引导下自主收拾、整理物品,井然有序地学习与生活,实现自我管理。当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师还应定期进行摸底检查,根据班级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理,更新一些破损、陈旧的标识,新增一些趣味性标识,确保所有标识都是幼儿喜欢并且幼儿能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的,保障标识的使用效果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根据教学管理需要对班级不同颜色的区域篮进行调配,对各区域的物品进行规整,体现物品管理“分类清楚、区隔整齐、标识明显,洁净安全”的特点,使实物与标识的呈现一目了然,凸显标识的行为引导作用。

6S管理模式在提高班级物品管理效率,优化班级管理环境,促进幼儿素养发展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育管理中,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不断地优化完善标识管理,让教育管理工作始终保持螺旋式上升的状态[2-3]。

二、明确管理责任,实现精细管理

在幼儿园班级物品管理中运用6S管理模式时,教师需要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并通过制度规范促进6S管理相关措施的落实,从而在保持班级环境整洁的同时促使班级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一)完善班级物品管理制度,明确分工

班级管理涉及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教师与保育员应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民主分工原则,建立健全班级物品管理制度,要求负责人整理归纳班级物品,保管齐全,取用时做好记录。一般来讲,保育员主要负责班级公共卫生用品和幼儿个人生活用品的管理,教师主要负责班级教学用品和幼儿学习、游戏等活动用品的管理。虽然班级人员有一定的分工與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班级物品的使用在时间与空间上很难进行严格的划分,因此班级人员一定要相互协作,共同负责。此外,幼儿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尤其是中班、大班幼儿,教师要激发幼儿参与班级物品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幼儿的班级责任感,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与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对物品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幼儿初步掌握实物概念,真正发挥物品管理教育的实效。

(二)设计统一的登记表格,完善物品管理流程

对班级物品进行登记管理是保证物品完整,避免物品损坏、丢失的有效措施。幼儿园应统一设计“班级物品登记表”,写明类别、物品名称、物品数量、型号、责任人、备注等信息,以便随时记录、更新班级物品;设计“班级物品变损清单”,写清楚物品名称、单位、数量、变损记载、备注等信息,记录日常教育活动中物品使用及损坏情况,以便及时修理与补充,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活动。表格的运用既有利于幼儿园对各个班级的物品进行统一记录和分析,又能够保证6S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切实提高班级物品管理效率。

(三)加强责任落实,实现班级物品的精细化管理

在明确了管理责任后,相关责任人应根据要求履行责任,将6S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保证物品管理的有序、有效。例如教师在管理不同类型物品时,首先要进行观察,界定学习或生活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对其进行分类;其次,针对筛选出的必需品,再观察分类,将必需品的数量减至最低;最后根据物品使用的高、中、低频率将物品放在最适宜的地方,例如使用频率高的物品放在贴身的地方,使用频率一般的物品放稍远的地方,使用频率低的物品放在最远和最高的位置。这样细致入微的管理能够让不同的物品在合适的区域内得到有效使用,并形成秩序化的管理氛围,保证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推进[4]。

(四)及时检查,加强监督,优化物品管理制度

在6S管理模式中,幼儿园可以采取红牌法,即设计6S问题揭示单,明确责任人,督促其及时做出工作调整。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利用红牌法找出班级中的“无用品”,做好下一步的整理和整顿的前提工作,及时更新班级中陈旧、破损的物品,及时清出空间,避免物品堆积,为幼儿开展学习活动创造安全的环境;利用红牌法标示班级环境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提醒后勤人员尽快处理,避免出现事故;利用红牌法了解班级中各类工具、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是否需要维修或者更换。这样有利于幼儿园监督6S管理模式的落实情况,能够让责任人不断改进弊端,提高物品管理水平[5]。

三、重视幼儿成长,优化管理模式

6S管理模式在班级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是教育工作者优化班级管理环境的体现,也是实施幼儿教育的重要措施。6S管理模式强调“素养”,这说明有效的管理能够对幼儿的素养培养形成有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成长,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物品的6S管理工作中,让他们成为管理物品、优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幼儿的教育培养。

(一)培养“小管家”,提升幼儿管理责任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部分幼儿缺乏自控力,常把玩具材料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6S管理模式的要求,将物品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让幼儿充当“小管家”,负责不同区域的物品管理。例如教师可以把活动区分成若干区域,并设计徽标,每周一上午评选出七名“小管家”负责管理物品。具体来说,建筑区“小管家”负责带领该区幼儿整理积木,毛巾区“小管家”负责检查毛巾收挂情况,图书区“小管家”负责检查图书破损、取放情况,及时制止撕书行为并修补破书等。到了周五,教师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小管家”,给予其奖励,然后重新评选七个岗位新的“小管家”。“小管家”日常进行清扫整理工作,将班级的物品摆放在明确、标准的位置,让幼儿和教师存取东西更加轻松简单,因为物品管理引发的矛盾也明显减少。同时,幼儿在教师的激励下会树立自信,愿意参与到日常的物品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规范幼儿行为,监督幼儿

在班级管理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夺各种物品而产生一些矛盾。为了缓解幼儿之间的矛盾,教师在物品管理中根据6S管理的相关要求制订了规则,并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让幼儿读懂规则,遵守规则。在实施管理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记录,例如针对玩完玩具、看完书没有将物品放回原处的幼儿,不顾规则肆意争抢物品甚至打人的幼儿等,将他们的名字记录下来。当然,如果其中有幼儿在一整天的活动中表现良好,能够自觉遵守物品管理规则,而且能够主动帮助教师和保育员整理物品,打扫卫生,他们的名字就会被清除,他们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轮流当“小小监督员”进行检查,让幼儿在身份的转换中逐渐形成自觉,并根据班级物品管理规则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相互监督管理,幼儿能够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什么是错误的做法,加之教师的监督与表扬,幼儿渐渐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整理物品以及打扫卫生的重要性。

(三)组织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班级物品管理

分工和合作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学会的,也是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让幼儿与同伴一起合作劳动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幼儿要打扫活动区的卫生,就要和同伴讨论分工、合作等细则,这样一来,幼儿就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分工与合作。

在6S管理模式中,教师将班级物品的管理工作交给幼儿,既让幼儿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他們的责任心,还能使班级各种物品的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根据幼儿在分工合作中的表现,了解班级物品管理效果,掌握各位“小管家”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对于幼儿之间因为分工不均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干预,确保幼儿能够有序开展合作,共同担起责任,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在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幼儿会尊重与自己一起工作的小伙伴,相互体谅,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结语

总之,6S管理模式在班级物品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优化。基于此,在班级物品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把6S管理理念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并长期坚持,自上而下地去落实这一理念,形成良性循环,提高班级物品管理效率,创造整洁、规范、安全的班级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彩琴.企业“6S管理”理念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07):174-175.

[2]徐峰.浅谈6S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借鉴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6(84):185.

[3]张丹.6S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科学版),2016,38(04):159-160.

[4]张杜娟.6S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175-176.

[5]张丽萍.论6S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26(09):206-207.

猜你喜欢
物品班级幼儿园
称物品
班级“四小怪”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我爱幼儿园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欢乐的幼儿园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爱“上”幼儿园
不称心的新班级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