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人物传记

2023-05-13 23:28吴应海
关键词:立传人物传记传记

吴应海

所谓人物传记,就是介绍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学习了一些传记作品后,不少同学跃跃欲试,也想尝试写一篇简单的人物传记。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人物传记呢?下面,听吴老师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写哪一种传记?

这是从篇幅长短角度来说的。人物传记可长可短,长的可以是厚厚的一本书,像《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短的可以是一篇文章,像朱德写的《我的母亲》等;还有的甚至更短,只有几百字而已。同学们初学写传记,应当从写小传入手。小传比较简略,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成就等,甚至只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例。

二、準备给谁立传?

这里谈的实际上就是写作对象的选择。从课本上的几篇传记看,既有写老师的,也有写父母的,还有写朋友的。在这些传主当中,既有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文学家,也有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可见,传记的写作对象并无什么门槛,名人可以立传,普通人也可以立传。

那到底为谁写一篇传记呢?这就需要选择。首选那些自己特别喜爱、非常熟悉、生活经历丰富、个性鲜明、有一定成就的人来写。喜欢,写起来才能带着情感;熟悉,写起来才能如数家珍;生活经历丰富,写起来才能典型有味;个性鲜明,写起来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一定成就,写起来才能有亮点。当然,这里的成就,并不一定是什么重要成果,一个人为家庭、为集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样是有成就。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给不太熟悉的人作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你认真进行观察和采访,完全可以给不太熟悉的人,甚至给陌生人写传记。采访前,要事先拟写好提纲,想好问哪些问题;采访时,要做好记录,最好能同时录音,便于查对。另外,除了采访写作对象外,最好再采访一下其他人,听听别人的评价。这样,写出来的传记才会客观、公正。

除了给别人写传记外,我们其实也可以给自己立传。给自己写的传记,叫自传。由于是自我介绍,可以幽默风趣一点,但也要把握好度,实事求是,不张扬。

三、如何写传记?

1.明确传记内容。正常情况下,应该先对传主的姓名、年龄、籍贯等要素进行必要的交代;然后依照时间顺序,择其生平主要经历进行介绍,或按照个性特征,比如特长爱好、性格特点、行事风格等分类进行介绍;最后,可用三言两语进行概括总结。

2.确定传记主题。这和我们写其他作文一样,立意应摆在第一步。比如你想为爷爷立传,就可先思考一下,通过这篇传记,向读者呈现一个怎样的爷爷,是勤劳节俭、忠厚善良,还是为人豪爽、性情刚正,抑或兼而有之。有了主旨,后面的选材、构思、行文才能有的放矢。

正常情况下,我们为之立传的人物都应是正面的,最起码优点大于缺点。不过,如果你能反弹琵琶,为一个有缺点的人,或者是反面人物立传,也未尝不可。这样的立意,或许更能吸引人。当然,写这类传记,一定要慎之又慎。

3.精选典型事例。传记一般短小精悍,在记叙人物故事时,一定要精选那些最能突出传主性格特征、最能反映传主事业成就的事例。比如《美丽的颜色》一文,选取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4年时间提取镭这一典型事例,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居里夫妇的坚守和乐观,体悟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

如果传记侧重于写传主的某一方面,或人生的某一阶段,那同类型事例可以多写几个;如果传主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比较复杂,那某一方面只能写一个典型事例,有的甚至可以不举例。如果选用的事例多,一定要注意详略搭配,有的可以是一大段文字,有的可以一笔带过。事例的典型性并不在于长短。几句话的故事,同样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比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为“我”改讲义那一部分,也就两三行文字,却写出了藤野先生的严谨、认真。

4.灵活巧妙表达。人物传记应该以记叙为主,但有时候,也可适当进行描写、抒情甚至议论。比如在写传主的外貌、动作、神态时,就可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描写,这方面的例子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比较多。再如在记叙完传主的主要成就后,就可抒发自己的敬佩、赞叹之情,或通过议论表达一下自己所获得的感悟。当然,人物传记中的描写、抒情、议论,一定要简短。

四、写传记注意什么?

人物传记和记叙文差不多,都是写人记事。但传记的写作,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刻意夸大,也不能故意诋毁,更不能“移花接木”,切忌把别人的事例写到传主身上。这条原则一定要守住。当然,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也是可以的。另外,传记的语言既要简洁明了,也要生动有味。“板起脸”写出来的传记,读者往往不爱看。

同学们,现在你一定知道怎样写传记了吧!期待大家都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学生范文】

祖 奶 奶 小 传

唐 瑭

祖奶奶今年86岁了。她出生于1936年,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到处都在打仗。祖奶奶的家中穷得揭不开锅,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都10岁了,祖奶奶还瘦得像个小萝卜头。而祖奶奶的爷爷、奶奶又十分重男轻女,于是祖奶奶还经常挨打。小小年纪的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同时还要帮着带弟弟、妹妹,吃尽了苦头。

20岁那年,祖奶奶嫁给了祖爷爷,那时候已经解放了,日子渐渐有了起色。随后,爷爷出生了,接着二爷爷和姑奶奶相继出生,负担越来越重。祖奶奶和祖爷爷只得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几个孩子。我的爷爷脑袋瓜灵活,是块学习的料,但那时家中实在是太穷了,爷爷准备辍学回家,祖奶奶硬是把爷爷送回了学校。后来,恢复高考后,爷爷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当了一名乡村教师。爷爷常说,如果没有祖奶奶,就没有他的今天。

祖爷爷由于劳累过度,在我爸爸出生不久就去世了,祖奶奶也是一身病,可她仍然坚持干活儿。等到我出生后,祖奶奶已经非常老了,背驼得厉害,走路需要靠拐杖。

从我记事起,祖奶奶每天都看护着我。我在家中玩,祖奶奶就在旁边微笑着望着我;我出门玩耍,祖奶奶就在后面跟着。

一转眼,我上学了,祖奶奶“失业”了。但她哪里闲得住呀!她不是帮着打扫家里,就是抢着择菜、洗碗,有时还拄着个拐杖颤巍巍地走到田地里,想要帮着干农活。奶奶怎肯让她动手,于是祖奶奶便坐在田埂上,看着大家干活。

现在,我一放学回到家,便抓紧写完作业,然后去给祖奶奶讲学校里的趣闻,讲社会上的新鲜事,把好吃的送给她。祖奶奶吃了一辈子苦,我要让她开心过好每一天。

评语 这篇人物传记以简洁的笔法,记写了祖奶奶平凡却有意义的人生经历。从小时候忍饥挨饿,到婚后省吃俭用抚养子女,再到年老了仍勤劳不辍,祖奶奶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心生钦佩。全文精选典型事例进行记写,构思精巧,详略得当,饱含真情,引人共鸣。

猜你喜欢
立传人物传记传记
一种灵魂间的呼唤与应答——读周和平先生的人物传记《大道留真》
任伯年为吴昌硕画像“立传”
【重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使用艺术形式“为时代造像”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为乡土立传,为农民代言——陆军乡土题材戏曲创作研究
为隐名慈善者画像立传——《一座城市倍加珍视的秘密》浅析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以人物传记阅读 涵养学生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