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要在饲料圈做智能化!看标准化生产、智能化工厂如何助力2023开启通威“好产品年”

2023-05-16 05:53当代水产杨帆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23年3期
关键词:通威标准化智能化

■ 当代水产 杨帆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近年来,随着饲料行业快速发展,大宗原料价格持续高位,全国饲料产业进入加速整合期,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高利润、高增长时期已然结束。

通威,作为40多年老牌饲料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不断深化变革,保持综合竞争力的持续领先,其根本动力在于以养殖效益最大化为核心,坚守产品质量,实现用户与通威的共赢发展。

2023年新年伊始,通威再次向外界发出最强音:将今年定义为“好产品年”,并提出“原料稳定,质量如一”的新品牌形象以及“通威料,不偷料”的产品口号,向大家定义和诠释究竟什么是“好产品”。

其中,在“不偷料”的产品口号中包含有三层含义:原料稳定——采用规模直采,采购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配方稳定——所有配方由总部直管,片区无权修改、干涉配方;生产稳定——采用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

与此同时,2023年也是通威落实“质量方针”的第三年,通威人上下同心,力排万难,终于完成了国内外61家公司的标准化一阶段的打造,并从2022年开始迈向标准化二阶段,通过“生产自动化、业务数字化、作业标准化”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

那么,通威做标准化的初衷是什么?接下来又将如何深化?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如何对“好产品年”进行支撑?本刊就此特邀采访了通威股份工会主席、通威学习中心执行副校长张红缨,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赵诚。

以“质量方针”为纲,围绕“好产品”推进标准化

当代水产:标准化生产是工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外饲料生产早已进入标准化阶段。而国内饲料工业4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标准化的概念始终缺失。国内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的首次了解,基本是通过通威,请问通威做标准化的初衷是什么?

张红缨:通威做标准化的初衷就是践行通威的“质量方针”,即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而标准化的本质就是构建一系列生产“好产品”的管理秩序和管理规则,因为只有企业真正向养殖户提供了好产品才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所以,标准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围绕“好产品”展开,涵盖从产品配方设计到生产与销售全过程,始终以用户养殖效益最大化为核心。从用户利益的角度出发,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这也是通威的使命。

当代水产:标准化过程中历经了哪些困难?又收获了什么?

张红缨:在标准化建设的这三年中,我们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认知不统一的问题。大家知道饲料行业相对还很传统,因此,前期刚开始打造的时候,不少人对标准化的认知不到位,不理解,认为就是一阵风。同时,在行业中也存在一些争议,认为通威有点做形式主义等。

第二大困难是来自企业硬件上的压力。通威作为40多年的老牌饲料企业,多数工厂已有10年、20年、30年的历史,生产设备改造困难,现场也呈现出相对粗放的状况。在员工层面,他们不仅要保生产,还要严格执行标准化的各项要求,工作强度确实很大。

虽然标准化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是三年来,我们的公司已由内而外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每一个工厂的现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无论是同行,还是客户参观后,对当前的标准化生产车间都是高度认同。他们更相信通威的管理,同时也更相信通威产品质量的稳定。

另外,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人心的改变,标准化打造的过程很难,而迎难而上这个行为,这个动作本身正是改变人心智模式的过程。我们通过如文化沙龙等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有效实施,员工开始自我调整并主动自发地工作。通过大家的努力,置身于干净整洁的现场时,员工已完成从不理解,不相信到热爱并拥抱标准化建设。

通过三年的打造,我们认为,标准化不仅生产现场发生巨变,员工的心智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而这一改变,反过来又让我们的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得到加持。最终,让用户使用到原料稳定,质量如一的“好产品”。

当代水产:通威的标准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已经完成了哪些阶段?接下来将会如何深化?

张红缨:通威的标准化是根据饲料企业的特点来分阶段的,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标准化现场和人心的改变,同步打造运营标准化;第二阶段是以降本增效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打造;第三阶段就是满产满销。

目前,通威已经全面完成国内外共计61家公司的标准化一阶段的打造,同步完成了2家二阶段标杆公司的打造。当前,我们已将完成打造的公司移交给生产部,由生产体系继续二阶段的打造。

当然,一阶段改造中实行的文化沙龙、提案改善等制度也将会一直沿用下去,其中文化沙龙可以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提案改善立项→评估→实施→评估→实现价值→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三级督导机制”也将持续深化与实施,即员工自我督导、部门与公司督导、总部督导。

赵诚:在刘主席“质量方针”的引领下,在郭总裁的带领下,通威标准化一阶段推进了三年时间,现已全面完成各分子公司的一阶段改造,公司上下员工的行为意识彻底转变与提升。在巩固提升标准化一阶段的基础上,我们生产部要继续推进标准化二阶段,完成生产智能化与产供销一体化的目标。

树立农牧行业标杆,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工厂

当代水产:通威将2023年定义为“好产品年”,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如何对“好产品年”进行支撑?

赵诚:我们生产部始终坚持以“质量方针”为纲,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综合成本领先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管理机制。所以,我们2023年将会实行通威“131”模式,以满产满销为目标,打造生产标准化、工厂智能化、团队专业化三大体系,构建数字化的制造平台。

目前,我们通过现场、作业、能效、质量、设备工程、“EHS”等六大方面构建生产标准化体系。同时,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做好保质、保量、保供应,这两个方面包括:一是组织业务变革——建立生产运营、设备工艺、标准化铁三角(总部、大区、子公司);二是标准化工作深化——建立管理标准化,帮助提升一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完善业务标准化,强化设备技师、生产技师;优化工艺参数,打造标准化、专业化的核心团队。

当代水产:标准化、智能化,再到规模化的目标,将在生产端为通威带来怎样的降本增效?您认为如何才能在标准化生产中体现出“原料稳定,质量如一”的新品牌形象?

赵诚:我们要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打造,从而达到规模化,实现满产满销的目标,体现通威的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动作统一,实现效率与产能利用最大化,进而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我们内学“光伏”,外学行业标杆,在生产体系导入阿米巴模式,全员自主管理,合理化建议共创共享、统一思想,让标准化融入到我们生产的全过程。

目前,我们除了建立标准化、智能化,还致力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持续推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优化与生产战略供应商的合作模式,聚焦优质供应商实现通威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做到所有工厂的流程如一、质量如一,树立通威新品牌形象。

当代水产:如今,有很多饲料企业都在学习通威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并在内部加以模仿实施。通威对生产标准化、智能化的持续推进,对饲料行业有何意义?

赵诚:自从通威推行标准化以后,确实有很多同行也在学习,这也是整个饲料行业的进步。我们作为生产部门,打造智能化工厂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聚焦设备管理,需要完成整个生产的数据采集,让设备自动化控制,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第二,生产运营管理,建立全流程的质量管控,比如大数据分析、实时预警,优化质量、工艺流程,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第三,构建数字化的交互平台,实现数据中台交互,消除业务流程断点,拉通产供销高效协同。

当前,随着饲料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行业早已进入微利时代,唯有做好降本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且集团化的规模养殖也在逐渐兴起。通威作为深耕农牧行业40多年的龙头企业,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通过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打造,优化生产运营成本,保持综合竞争力的持续领先,树立行业标杆。

同时,我们要改变行业原有的“脏、乱、差”面貌,仅仅依靠大量的人工以及低效的生产运营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们要用智能化设备取代人工动作,通过自动控制、信息采集、数据集成,保持稳定的生产工艺、精准的过程管控,减少人为干预,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如一,打造综合竞争力,实现成本最低、质量最优,让利养户,从而实现养户与公司持续共赢发展,真正对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通威标准化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风向标!通威独创“一年两季鱼”新模式,如何为养殖户鼓起“钱袋子”?
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行业大佬通威正在做哪些准备?
标准化简述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通威股份并购诡象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