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的优化策略

2023-05-24 23:32姚月华
天津教育·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减课程标准作业

姚月华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如何采用适宜的优化策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成了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话题。本文立足于“双减”这一教育背景,对提高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的优化策略展开讨论。

一、目前小學语文作业设计弊端

(一)作业设计目标不明确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目标不明确,有些教师设计作业时随意性强,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作业设计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忽略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针对高年级的语文作业设计,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外,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或者出现重复性阅读的作业。

(二)作业设计内容庞杂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作业大搞题海战术,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数量庞大且结构庞杂。数量庞大体现在学生不仅需要完成教材同步练习册中的作业,而且需要完成家长为学生购置的习题;结构庞杂体现在教师设计的语文作业内容无法体现创新性,不能迎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教辅材料,导致学生需要完成种类繁多的语文习题,作业设计针对性与个性化不足。这种作业设计现状会使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语文学习效率下降,作业完成效果大打折扣。

(三)作业设计有效性缺失

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但是受制于传统教育模式,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导致作业设计缺乏有效性。例如,在阅读型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些书籍阅读和延伸阅读等,但是阅读内容缺乏具体的阅读目标,造成学生的阅读难以达到预先设定的效果。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不能迎合学生的语文个性化作业需求,为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内容,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之路,降低了语文课堂效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科学与精准

具有科学性特质的作业类型通常目标明确、语言结构精准,迎合新课程标准的作业设计原则,遵循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与规律。作业的精准性指的是作业设计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且迎合学生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面需求。

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有效把握语文教材的核心思想、概念、关键词语等,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可视化目标,制定具有计划性的子目标,最终使作业目标具有科学性和精准性双重属性。

(二)严谨性与层次性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需要迎合“双减”教育政策,要求教师对作业内容反复研究和创新,不断优化整合作业资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严谨性不足,不能从根本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缜密分析作业对小学生的适应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引入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作业内容、作业数量、作业难易程度等进行合理分层,丰富作业设计类型,使作业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引入先进的软件和测试工具,分析和研究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学习不同的作业设计模式,培养学生多重语文技能。

最后,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对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进行评估,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确保作业的严谨性与层次性。

(三)趣味性与多样性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在兴趣的驱动下,儿童可以全身心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最终激发他们潜在的能量,完成有效学习历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双减”作业设计原则,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内容。要想达到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目标,就需要教师对作业开启多样化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作业类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作业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深度融合,丰富作业内容,以调动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

(四)核心素养与学科技能

在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业的主要目标是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应试成绩,达到升学的考核目标。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考试套路设计相应的题型,之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练习。

“双减”政策的推行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路径,对小学语文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将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采用适宜的作业设计手段,给予学生自我探究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作业中巩固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小学语文作业实效性优化策略实践

(一)发挥语文作业设计的校本功能

新课程标准具有确定学科教材性质、明确语文教材目标、执行教育指导性纲领等多重属性。在语文作业实效性策略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依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新课程标准的校本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释放教学目标的校本性,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得以深度体现。《纲要》指出课程标准应该体现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能力的要求,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性质、目标、内容做出规定,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意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校本化,深度分析和研究课程标准,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教材内容、校本特色、个性化需求等调整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发挥校本功能,以校本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作业设计凭证,使学生在适宜自己发展的领域完成作业练习活动。

(二)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关联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素材来自语文课堂内容,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再现及再实践。教师要将作业的设置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彰显二者的实践性与关联性,以“双减”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意效果和实践效果,打造高品质的作业內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素材和文章皆取材于现实生活,与生活实践具有紧密联系,这些生活化元素为语文作业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有助于学生有效巩固课堂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以“双减”教育理念为先导,使语文作业设计与教学内容发生关联,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与应用效果。

比如,在“北京的春节”作业布置中,课本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些传统文化民俗与民间趣味性故事,因此作业设计要以“传统习俗与重要节日”这一课题为出发点,以加强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深度联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开展作业探究活动时归纳和重现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如除夕吃饺子、元宵节看花灯、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赏花登高等。活动之后,教师给学生推送相关的学习网站,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的辅助归纳我国传统节日与风俗,并与课文进行对照,以满足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因此建立在课堂知识基础上的小学语文作业探究和实践任务的设定,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面,实现作业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最终提升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三)呈现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语文作业活动的意义在于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作业之间寻找双向交流渠道,促使学生在作业探究活动中有效思维、潜心行动,最终获取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着力于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价值,发挥语文作业设计的能动性功能。比如,针对小学语文“开国大典”这一课的作业设计,文中描述了“开国大典”的壮观场景,讲到了开国元勋等一系列人物。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陌生,为了解决学生认知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将“欣赏有色彩的开国大典”作为作业探究任务,让学生在网络中搜索关于开国大典的彩色修复视频片段,从而近距离欣赏大典盛大的色彩画面,目睹各大开国元勋的风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对课文知识与视频信息的双重体验,获得更多关于“开国大典”的历史知识与感官信息,在观看形象的视频画面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印象,对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提升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四)实现语文作业设计的主体性

语文作业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作业,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融入趣味性、导向性、可行性元素,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使学生在作业探究中提升实训意识,积累语文知识,真正践行“双减”教育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主体参与和实践认知的作业活动氛围。

比如,在小学语文“军神”的作业设计中,课文讲述了“军神刘伯承”在负伤以后接受外科手术的感人故事,这一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具有一定联系,因为学生都有去医院就诊及打针的经历。为了强化学生对文章的切身感受,使其理解“七十二刀”的身体疼痛,教师可以设计“读后感”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及背景的基础上领悟主题思想,潜移默化地接受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教育。之后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读后感,向全班呈现文字成果,从而窥见学生作业探究的深度与广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将课文文本信息转化成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探究路径,可以在主动议论、抒情、写实中提升作业完成效率,使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体,在研读文本、积累资料、提炼主题、形成素材、展示自我成果中促成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五)践行语文作业设计的能动性

语文作业设计可以构建一个丰富的主体实践环境,释放作业设计的人文价值,调动学生的作业能动性。因此,教师在践行语文作业设计能动性的过程中,要体现作业活动的个性化、创新性、拓展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表现途径,释放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

比如,针对小学语文课“荷花”的作业设计,这篇课文描写了荷花的独特韵味,清新、质朴、明快的语言娓娓道来,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与形象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生动的“荷花图”,引导学生将荷花的形象特征和主观印象呈现在画纸上,释放学生作业完成的能动性效果。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发挥想象力和绘画天赋,将荷塘、荷叶、小莲蓬、白荷花等元素引入绘画作品,部分学生为了提升绘画品质,还会在荷塘中增加一些水草、蜻蜓、青蛙、鱼虾等,增强了作业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提升学生在作业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将绘画作业融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这种颇具开放性特质的作业类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作业创新意识,使其自主诠释学习成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实践证明,作业绘画活动在小学语文作业中是一种颇受推崇的作业设计模式。

四、结语

“双减”政策是教师构建实效性课堂的教育指南,教师将高品质的内容与符合学生学科素养的元素融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可以达到提质减负的教学目标,真正践行“双减”育人的观念,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效性,为学生的课后实践和主体探索提供积极有效的路径。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做好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效性,为培养全面发展的语文人才而不断努力。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双减课程标准作业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