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2023-05-24 03:43程伟
天津教育·上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课程

程伟

当前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课程评价的“保驾护航”。我国劳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必修课程,小学劳动教育课作为劳动教育的“开端”,需要课程评价的介入。为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探索研究,积极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一、明确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目的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制定课程评价目标时要将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劳动情感等列为重点关注内容,不仅强调课程完成进度,还要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促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和实践。

(二)促进教师不断提升

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其自身的劳动素养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优化劳动教育效果。

(三)促进课程持续改进

现阶段劳动教育以独立的课程身份存在,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更多挑战。通过课程评价的实施,课程发展得以持续进行,从多维度、多方面整理数据资料,有利于促进课程不断完善,更好地提供教育服务。

二、梳理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内容

(一)评价劳动教育课程准备过程

1.评价劳动教育课程条件。

劳动教育课程是综合性实践课程,需要师资和物质条件支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条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师资。评价学校师资队伍是否完善,是否具有从事劳动教育的专业资格,是否参与课程教学培训,是否具备专业能力。二是场地。评价活动场地是否专业,是否与生活场景相契合,是否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是否有校外实践基地。三是材料。评价劳动工具、设备是否完善,评价活动材料是否健康环保。四是经费。评价劳动实践经费是否充足,是否可以支撑校外实践。

2.评价劳动教育课程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评价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第一,课程目标。评价课程实施目标是否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是否遵循劳动教育理念;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是否值得推广和发展;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否准确、具体、清晰。第二,课程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否满足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第三,课时安排。小学低段劳动课每周不能少于1.5小时;小学中、高段劳动课每周要保持3小时以上。

(二)评价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

1.评价教师教学过程。

针对教师的施教过程主要评价以下内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设计全面、合理,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进度,是否包含劳动素养内容;二是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现实性,是否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三是教学氛围是否能展开平等对话,是否创设轻松、健康、愉快的活动气氛,是否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四是教学方法是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否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是否借助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是否将学生作为劳动主体。

2.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非常重要。第一,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否高涨,是否主动参与劳动活动,是否承担劳动任务,是否敢于质疑,是否勇于面对困难。第二,评价学生合作情况。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是否配合他人活动,是否听取他人意见,是否服从团队指挥。第三,评价实际操作情况。是否具有劳动技巧,是否重视手脑并用,是否锻炼动手能力,是否接触自然和社会。第四,评价创新情况。是否有创新意識,是否善于观察,是否愿意思考,是否灵活运用知识,是否创新提出方案。

(三)评价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结果

1.评价对课程的满意度。

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是否喜欢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主动参加实践活动,是否积极探索和发现,是否观察到课程实施的不足之处,是否将课程学习知识迁移到生活中。

2.评价终身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养成终身劳动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在实施结果评价时,要将培养学生自主劳动的意识和能力纳入其中。要评价学生是否对社会劳动问题保持持续性关注,是否具有劳动使命感,是否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是否明白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事实上,终身劳动是劳动能力的一种表现,包括体能、劳动欣赏力、劳动创造力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活动。通过评价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劳动技能掌握情况、劳动兴趣度,可以对学生未来劳动发展做出准确判断。

三、扩大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

小学劳动教育呈现出互动性特点,所以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时应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互动,将教师、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家长,甚至是社会引入到评价主体中,形成教师总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或社会点评的立体化评价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一评价带来的评价结果误差。

教师总评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劳动成果,对劳动技能、劳动思维、劳动态度等进行整体评价,形成完整的学生数据信息,为班级间的横向对比奠定基础。

学生自评中,学生重点表达个性化发展需求,阐述自己对劳动课程的态度及异常表现的原因,制定劳动计划。

学生互评是高效的评价方法,部分劳动实践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合作性项目,小组合作中组员间的熟悉度要高于其他评价主体,所以学生互评的角度偏向于默契值、参与值、配合度等方面,促使评价结果更系统和全面。

家长点评中,学校采取家校联合的方式引导家长定期对学生劳动知识与技能、家务分担等实施评价,给出等级。家长与学生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家长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认识,更加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校园官方网站的建设,在网站上增加劳动专栏功能。教师将学生参与劳动或社会实践的视频上传到专栏页面,鼓励社会主体踊跃发言,提出科学的劳动教育建议和意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

四、完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量化评价是以学生的数据信息为参考依据,对学生进行数字化、客观化的评价;质性评价是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状态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动态性、综合性的评价。前者有助于获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易于操作和度量,但忽视了动态发展因素,导致结果产生偏差;后者倾向于整体性描述,更灵活和全面,但是衡量标准不客观,评价结果参考价值不大。因此,为建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发展各自的优点,规避局限和漏洞,例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量化评价,同时辅以访谈法,借助一对一面谈的形式掌握特殊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捕捉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结果性评价是对课程质量进行整体判断和研究,有助于判断预设目标的达成度。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通过分析和判断为评价结果增加资料证据,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为后续开展劳动活动提供参考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为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学校应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健康、完善、系统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小学生劳动活动和劳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的内涵和意义,促使其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劳动价值观。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