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3-05-24 10:21黄国梁罗晓斌袁益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肌酐死亡率肾功能

黄国梁 罗晓斌 袁益清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内科常见的疾病,病因通常为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部分坏死[1],发病急,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部持续性剧烈疼痛[2,3],严重时可致死。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4],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如何评估其预后的研究十分关键。有研究认为肾功能不全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5],而血清肌酐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肾功能的指标之一[6],其含量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什么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本研究为探究高血清肌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选择我院7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2020 年1 月-2022 年6 月在本院住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7],共收集70 例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患者包括男性35 例,女性35 例,平均年龄66.88±3.75岁。排除标准:排除患者患有其他可能致死的严重疾病。分组方法:参考患者入院24 h 内首次测定血清肌酐值,以血清肌酐水平116 μmol/L 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高于标准者为观察组,共35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龄(68.77±2.73)岁;低于标准者为对照组,共35 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7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65.0±2.65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史、高血压病史、吸烟等一般资料上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52)。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相关检查,并均给予抗凝、调脂、溶栓、冠状动脉介入等治疗措施,定期通过复诊、电话等手段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

1.3 观察指标(1)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后即刻、3 天和7 天时检测LVEF(LVEF)。(2)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180 天时检测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3)在治疗90 天和180 天时分别观察并统计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内对比用方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各时期LVEF 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各时期LVEF 比较(x±s)%

2.2 两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的比较

2.3 预后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死亡率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常见,其诱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特点是发病急,且死亡率高。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认为肾功能不全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8]。血清肌酐由肾脏清除,肾功能衰退则导致机体对肌酐的清除能力下降,因此临床上常用血清肌酐水平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并以其变化指导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监测患者的肾功能[9]。

LVEF 越大,心肌收缩能力越强[10],若LVEF<50%,说明心功能不全,心脏收缩力弱,原因可能为心肌组织坏死或心肌间质水肿、充血等。且LVEF 下降会导致患者死亡风险加大[11]。因此LVEF 能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本研究发现,在治疗后各时期观察组的LVEF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且观察组的LVEF 低于50%,说明有心功能不全的情况,该结果表明高血清肌酐不利于LVEF 的改善。hs-CRP 和WBC 的水平越高,说明肌体炎性反应越严重[12],CK-MB 和CK 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13]。治疗后,观察组的WBC、hs-CRP、TG、TC、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CK-MB 和CK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肌体损伤严重,该结果表明高血清肌酐不利于患者治疗。观察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90天、180 天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表明高血清肌酐造成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概率增大,死亡率增加。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会被高血清肌酐水平影响,预后不良也于此有关,建议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避免使用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本研究结果证实高血清肌酐水平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为临床预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了依据,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肌酐死亡率肾功能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