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尚用:指向深度理解的低年段识字教学

2023-05-26 17:19袁小芬陈志明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袁小芬 陈志明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识字教学要由“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和真实的语用情境中提升识字素养。指向深度理解的低年段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设情境任务,进行激趣赋能;创新实践活动,涵养识字审美;融合生活运用,发展语言经验。学生在个体识字经验发展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构造和运用规律,促进深度理解,实现意义建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深度理解;核心素养

识字素养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性决定了其重要性。低段识字教学要由单纯机械识读的“知识本位”走向兴趣与能力、审美与文化、思维与运用融合共生的“素养本位”,需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促进深度理解,实现意义建构,提升识字素养。

一、创设情境任务,进行激趣赋能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学生认识300个汉字,会写100个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因此,认识300个汉字只是知识目标,拥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发展独立识字能力才是素养本位的低段识字教学之“根”。

1.多样挑战,任务闯关激趣

强动机、高情感投入是深度理解的重要表征。新课标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要求教师切实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创设丰富多样的识字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爱上识字。

笔者领衔的教学团队定期将教室和校园布置成“识字乐园”,组织闯关活动:第一关“眼疾手快——生字水果多采撷”,将生字水果卡片挂在大树上,学生认读,比赛谁“采摘”的生字水果多;第二关“步步为营——词语认读我能行”,将词语制作成跳房子游戏的格子,贴在地上,学生边认读词语边跳格子;第三关“火眼金睛——词语宝宝要回家”,学生认读卡片,只要认读正确就可以将词语放回“家”;第四关“滔滔不绝——争当汉字小精灵”,学生认读句子,读得正确、流利就可以获得“汉字小精灵”称号;第五关“终极PK”,将大屏幕上的儿歌读流畅就能登上汉字王国宝座,获得“汉字大王”称号。富有趣味的闯关任务活动触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深层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多方联动,立体情境赋能

独立识字是一年级学生重要的能力素养。汉语拼音学习、看图猜字、阅读故事、听大人讲故事、生活识字等多种渠道都能够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教者可发挥科任教师、家长、同伴的力量,多方联动,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源和情境场。

笔者在教学生字时,经常有意识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渠道和方法,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一课的“法”字时,引导学生说出是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有学生说出是从“人民法院”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法”字。笔者再让学生说一说记住这个字的方法,可以是编字谜“水边去一去”,可以是熟字加部件的方法等。笔者还在班级QQ群引导家长交流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科任教师在教学中也积极主动地利用学科特点来引导学生提升识字能力。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上下左右”这些方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上下左右”,这种在情境中的学科识字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二、创新实践活动,涵养识字审美

汉字的产生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汉字本身就是重要的审美对象。教材中编排了多种识字材料,如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儿歌、古诗、反义词、归类事物等。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及汉字特征,遵循低年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认知规律,设计丰富的融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为一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悦识字的过程中领悟造字规律,掌握识字之法,发现汉字之美,感受汉字文化内涵。

1.画字与拼字,探究造字大智慧

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一般表示事物的形状。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月水火》安排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象形字,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兔、鸟、竹、羊、木、网”6个象形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仿着画一画这些字所代表事物的图画和甲骨文的字样,让学生在绘画中认识这些象形字的字形,领会它们的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课《日月明》安排了“明、男、尖、尘、从、众、林、森”八个会意字。课后习题拓展了“泪、休、歪”三个会意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拼接汉字的方式将这些汉字拼接出来,并根据两个部件的意思猜出整个汉字的意思。学生在拼字游戏过程中,理解了汉字的意思,也初步理解了会意字的造字方法,感受到了祖先造字的智慧。

2.对韵与诵读,感受汉字音韵美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韵歌》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教学时,可让学生尝试对韵,比如一学生说“我说云”,另一学生接说“我对雨”。学生可以在这样充满趣味的对韵游戏中感受汉字的音韵美。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画》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显示“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诗的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可让学生进行配乐诵读,在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学生在诵读中认识了谜语诗中的汉字,培养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親近感。

三、融通生活运用,发展语言经验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了“理解六侧面”,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应用是指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能应用、能迁移是深度理解的重要表现指标。新课标积极倡导做中学、用中学,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是素养时代学习的应然追求。低年段识字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口头和书面运用中巩固汉字的音、形、义,建构基于生活情境的认知方式,积累和发展学生个体语言经验。

1.口头多“聊”,显尚用之张力

中国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每个汉字不仅有其单一的字面意义,而且与不同的字组成词时,它能生发出很多引申义。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特定意义。识字不仅要识“形”,更要在实际运用中悟“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在生活情境中聊字。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月水火》中的“火”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古人生火煮食物的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认识到“火”的形状以及“火”的作用。接着跟学生聊,让学生说说在哪里看到过“火”字?学生回答在火锅店、小区宣传标语栏等地方看到过这个字。再让学生用这个字组词、造句,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学会运用这个字。像这样从字源、字理出发认识汉字,再到链接生活巩固识字,最后组词造句深化理解、走向运用,显示了识字教学“尚用”之张力。

2.书面勤“写”,抵尚用之真义

汉字的运用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教学中,教师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书写、运用。比如,笔者在教学“日”字时,指导学生为父母或者其他亲人、朋友写生日贺卡,并面对面送给父母或者其他亲人、朋友,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有事要告诉老师,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时候,可以写留言条给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在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运用中抵达“尚用”之真义,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为理解而教:小学语文逆向设计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69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袁小芬,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陈志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